鳄鱼和恐龙,是什么关系?

石炭纪之后,羊膜动物的两大类群分道扬镳,其中一类是包含现今哺乳动物及其祖先的合弓类,另一类是包括鸟类,恐龙,鳄鱼,蜥蜴等还有其祖先的一支蜥形类。在相当长的的一段时间里面,向现今爬行动物演化的一支,也就是蜥形类,并不占优势的。

二叠纪以及三叠纪前半段,陆地上的霸主是合弓纲,包括盘龙类和更接近哺乳动物的兽孔类。

在显生宙最大的灭绝——P-T灭绝之后,大部分合弓纲灭绝,但兽孔类幸存了下来,并且在三叠纪早期辐射到了盘古大陆的各个地方。

恐龙和鳄鱼的共同祖先——主龙类,很成功的度过了P-T大灭绝(很多基干的蜥形类灭绝了)。大约发生在晚三叠世的中期,卡尼期极端气候事件,导致大部分的合弓纲灭绝。

陆地霸主位置空了出来,接下来是恐龙的时间了?

事实并非如此!

在卡尼-诺利灭绝之前,主龙类分成了两类:一类叫做鸟跖类,具有类似鸟的跖骨(这是脚上的几块骨头)类型,也就是后来的翼龙,恐龙,鸟类的祖先;另一类是镶嵌踝类,所谓镶嵌踝类,就是踝骨的特征很镶嵌的一类。

鳄支主龙类(嵌踝类)和鸟支主龙类(鸟跖类)的主要区别是跗骨关节的位置不同,所谓跗骨就是相当于人类脚踝脚腕的一些骨头

主龙类的跗骨分成近端的两块大的骨头距骨和跟骨,以及远端几块小骨头,鳄鱼的这个关节位于近端两块大的骨头(距骨和跟骨)之间,而恐龙的则是位于近端两块大的骨头(距骨和跟骨)和远端跗骨之间。(如下图,左嵌踝类, 右 鸟跖类)

这两个类群后期都通过各自特化的足部结构,成功的把腿从身体的两侧,转移到了身体的下部分。鸟蹠类的听起来很陌生,实际上就是恐龙的这种直立模式。镶嵌踝类的模式和恐龙的不太一样,应该是独立演化的,但也成功的把腿从身体两侧移到了身体下部。

下图这个镶嵌踝类中的劳氏鳄类

四肢位于躯干之下,可以明显的提高运动的效率,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站着就不用太多力气了。这里要说明以下,哺乳动物的类似的结构也是独立演化出来的。

卡尼-诺利期灭绝事件到三叠-侏罗灭绝事件之间,大约还有诺利期,瑞替期,不到三千万年的时间,镶嵌踝类占据了陆地的大部分生态位。

然而三叠纪-侏罗纪的灭绝,使得镶嵌踝类这群三叠纪最兴盛的类群大部分消失了。属于恐龙的时代开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