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随笔】给新教师的“安魂辞”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xLzIyMTMvMjEzNjYzMzg4XzFfMjAyMTAxMjIwMTAzMDc1NTM=.jpg)
给新教师的“安魂辞”
这是新的季节,新的生活,新的你——经过漫长的修炼,从讲台下的学子,你终于成了讲台上的教师。这不只是空间意义的变化,更是身份角色的变化,是“世界关系”的变化。你是教师,孩子或长或短求学路上的陪伴者,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甚至可能是他们心中的权威,万能的神。尤其是中小学,他们可能拿你的话语当圣旨。他们不一定会说,我爸爸我妈妈怎么说,但他们的口头禅一定是“我们老师怎么怎么说”。对你来说,这是权力,更是责任和担当——你首先需要考虑的,可能就是怎样去承担。
也许,这并非你所期望的。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做自己所爱”。如果选择或从事的,都是自己喜欢的,我们可能更容易以做事为幸福,以工作为乐趣。从道理上讲,每个人都有权利与责任去“做自己所爱”。但是,能不能这样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没有那么命好,没有碰巧遇到自己的“所爱”,可能就应该考虑“爱自己所做”。否则,就会陷入“灵与肉的分离”,承受无尽的苦役和煎熬,承受一场暗漫无边的噩梦。
现在,你可以稍微犹豫一下:如果这真不是你所喜欢的,那么你还愿意继续做下去吗?就像在新婚的殿堂上,你可能需要这样的确认和肯定:我愿意接受他(她)吗?无论怎样,我都能坚持下去吗?结婚不能趁早,但离婚一定要趁早,因为要容易得多——真觉得不合适,一拍两散,从此,你走你的人行天桥,他(她)走他(她)的过街地道。这是非常“妖精”的抉择,丝毫不亚于高考时填报志愿。无论如何,你需要对自己即将开始的人生旅程,有一个明确的判定,需要像《武林外传》里所说的那样“确定、肯定以及一定”。
如果继续,请在走下去的同时,也爱下去。行走路上,最可怕的不是目标遥远,而是心怀抱怨——抱怨,除了把情绪弄得更加糟糕外,不会有任何益处。若能以一种美好、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无论坎坷泥泞,还是康庄大道,至少我们会更容易感觉到行走的意义和乐趣,更容易让自己在岁月的流逝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如何,不要与自己的工作为敌,不要与自己所做的事情为敌,就像禅宗里说的“行人莫与路为仇”。以色列诗人纪伯伦说:“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你看,热爱工作的人,上帝与你同在,天使与你同在,这样美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为教师,如果以被动的心态去面对和从事工作,你可能就会有应付的感觉,有不得不完成任务的感觉,你可能就会觉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和海角,也不是飞鸟和鱼,而是,从星期一上午,到星期五下午。反过来,如果你觉得这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值得自己投入全身心去做的事,你就更容易在工作中感受到乐趣,在付出中体验到快乐——教育,是特别需要身心投入、需要无私奉献的事业。以我的感觉,如果一个人,不能从本职工作中获得快乐和幸福,他的职业乃至整个人生,都会非常灰暗,悲惨;而那些能够从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人,更容易成为“好教师”。
也许,我们还应当明白:教育是关乎生命的事业,生命的成长总是缓慢而柔软的。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学校比作花园,把孩子比作花朵,这是诗意的,但不够科学和准确——学校不是温室,花朵也太过柔软;蓓蕾不长久,花开只一季;孩子更像一棵树,有自己的根系和枝叶。它的生长与发育,是缓慢、优雅、从容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古话。“桃三李四杏五年”,这是俗语。我们怎么可以期望今天种下一棵树苗,明天就收获累累硕果?
其实我们都该知道,生命的成长,不只缓慢,也很艰难。因此,教师对学生,除了陪伴、守望和耐心的等待外,还需要有真切的理解——只有理解,才能与孩子有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对孩子成长的艰辛和不易,有真切的同情和体谅。不是每个孩子都会非常聪明,懂事,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如我们期望的那样听话,顺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和局限,孩子更是如此——就像一棵幼苗,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波折和坎坷。作为教师,一定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始终以孩子般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始终以孩子般的心跳去回应他们。
我们从事的工作本身,也有边界和局限。教育是有用的,但也有无用的一面;教育是有效的,但也有无效的时候,否则,这世界上怎么会有法律、警察和监狱——我们必须明白:教育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被学校教育好,“太阳也只能照亮愿意被照亮的事物”。不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话,不是神话,就是鬼话。我们应当明白,天才不用教,白痴教不会,教育,只能教中等之人。同时,作为教师,可能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主要的心思,花在那些成长比较困难、学业比较艰难的孩子身上。就像放羊的时候,牧羊人总会特别关注体质弱小的那些,甚至经常掉队的那些。
也许,随着时光推移,我们会把教育从职业变成事业,甚至“志业”——自己志愿做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应该爱教育,但是更要爱生活。一个好教师的生活里,绝对不会只有教育。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有丰富生活体验和生活情趣的人。如果说,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那么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有幸福的生活,才可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才可能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发现和创造幸福的生活。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交给别人,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教给学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显然,这个“教”字所意味的,不只是生活和幸福,还应当包括自己的成长。成长就是让我们更优秀,或者说,成长就是让我们发现更好的自己,创造和展现更好的自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跟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在陪伴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做教师的。这个过程,其实是彼此的陪伴,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成全——在成全孩子的同时,我们也成全了自己。或者说,孩子其实是在成全我们。要更好地成全孩子和自己,你需要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教师。“我希望自己拥有最出色的学生,所以我必须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我很喜欢这句话,如果你也喜欢,请一定努力使自己更为出色,使自己更能配得上你的工作,你的学生。
我知道“安魂辞”的惯用意思,但我愿意为它赋予新的理解: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首先要让内心安定,灵魂安妥——内心不安定,容易情绪浮躁,灵魂不安妥,容易身体游移。情绪浮躁,容易感觉烦乱,身体游移,容易感觉漂浮:无根的状态,会让我们感觉无所依凭,就像一叶浮萍,或墙头的芦苇。人生短暂,能够让我们漂浮的时刻不多,所以特别需要尽快安定自己的心神,在“有所不为”的前提下,做到“有所为”,在有所放弃的前提下,做到有所坚持。我一直相信: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教育如此,做教育,也是如此。
(原载《北京教育》2013.9.)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