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惠 | 三代人的读书故事

三代人的读书故事

杨惠惠

母亲、我和女儿是不同时期的三代人。

40后的母亲

母亲生于上世纪40年代后期,那时候家里穷,姊妹们多,吃都吃不饱,一个学期的学费是五毛钱,但是对于母亲来说读书上学那是一种奢望。看着比自己小的孩子也背上了书包,9岁的母亲终于决定为自己抗争一次,上山割猪草卖了几个月攒了两毛钱,一天又趁着大人们出工,悄悄拿了姥姥藏在舅舅枕头底下的三毛钱勇敢的跑去学校交给老师,这才上了学。因为母亲儿时的最大梦想就是———能读书多好啊!

教室是村里文庙改建的,坐得满满当当,从一到五年级,一名老师轮着上课,大家各带各的凳子各坐一溜互不影响。冬天,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山上捡树枝,每人再带几个玉米棒子,用于教室里炉子的烧火取暖。

母亲也总是早早起床,做完家里的活计,熬了猪食、喂了羊,洗了弟弟的尿布,在村口和小伙伴相跟上,打着火把步行5里地去邻村上学去。每天中午吃一个窝头喝点凉水填饱肚子,下了学赶紧割草,攒下卖上5分钱才能陆陆续续的添置些本、笔、橡皮。母亲尤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读书机会,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晚上常常就着煤油灯写毛笔字,一笔一划唯恐浪费了不多的几张纸,被姊妹们取笑“描先生”。就这样母亲坚持小学又上了初中、高中,18岁一毕业就去另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当代教,后来因为写一手好字,打算盘利索脱颖而出,通过文化考试、政治审核才招了工,改变了一生命运。找对象的时候也是因为两家大人觉得和大学刚毕业的父亲很般配,用媒人的话说:“你们俩呀都是读书人,有文化,能说到一块”。

70后的我

我出生于70年代中期,跟母亲那代人比,我幸福了太多。虽然吃穿不富裕,但比同龄人幸运的是。我从来没有缺少过书看,父亲是知识分子,爱看书也爱买书,我就经常在父亲的书堆里翻看。他看什么,我看什么,能看懂感兴趣的就认真看看,完不懂的就随便翻翻。而小人书、连环画、《故事会》那是我的最爱。吃饭时我们兄妹三人和父亲听着收音机里单田芳妙语连珠的讲评书,碗放在床沿上,再坐着一个小板凳,左手把着书,右手拿着筷子夹着面条,吃的津津有味。《隋唐演义》、《水浒外传》、》《白眉大侠》都是听了评书意犹未尽又千方百计借来书看的。家里虽然没钱甚至比起别人家有些穷,但家里的书到处都是,孩子们出去个个都很体面。我想,今天能有感而发都得益于爸爸那时营造的读书氛围。

小县城那个阅览室是我每星期日风雨无阻必去的地方,总是抓紧时间想多换几本看;技校阁楼的那个旧图书馆是我每天下了学最向往的地方,如果能遇到那个认识的张老师上班,允许我能借回家一本书无疑是最欣喜若狂的。当然过年攒下的压岁钱是不舍得给妈妈的,总是跑到书店踮起脚尖看看自己喜欢的书,买上几本真是比穿新衣服还高兴。印像最深的是和父亲一起去太原出差,一下火车就走了好远去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厚厚的书端上,虽然自己看不懂,竟也是满满的喜悦和满足感。当然我最喜欢的是语文课,马老师帅帅的,老穿一身白西服,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耳朵竖着,唯恐漏了一个字,所以我的作文总被马老师当做范文念,那种感觉也是好得不得了哦。

有一次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学校奖励了班里一百多本书,马老师一下抱过那么多崭新的书给我们,并且宣布每人可拿3本书回家看,那种兴奋的感觉直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看得多了自然会写了。上了四年级,有个同学家里买了电子琴,我闹了好几天也想要,哭闹、绝食都没有让父亲松口,后来我写了一篇日记《电子琴的风波…..》,没动静还又写了一个续集,被父亲有意无意的看见了,非常痛快花了将近300元给我买了一台电子琴,并且报名参加了暑假培训班,后来学校文艺汇演我带到学校还给班里伴奏,引来多少嫉妒、羡慕的小眼神,真是风光无限……

10后的女儿

转眼间我的女儿去年也背起书包上学了,学校里宽敞明亮的教室、温馨舒适的寝室、功能齐全的活动室和宽阔安全绿茵茵的户外活动场地……当然女儿最喜欢去的就是学校包罗万象的图书馆,几面墙都是绘本,楼道每层都有图书角,校园里充满了浓郁的书香。而晚上的亲子读书更是女儿最期待的时光。洗涮之后躺在床上,女儿选一本喜欢的书,我和孩子相依相伴,一起细细浏览绘本故事,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她总是说“妈妈,接下来呢?还有呢?为什么是八十天环游地球而不是七十九天呢?鲁滨孙干嘛非要叫那个野人是星期五呢?”

女儿常去书城购买自己心仪的书籍,或者在当当网上挑选,比如《父与子》、《爱丽丝奇遇记》、《海底两万里》、《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假话国历险记》……

我们喜欢上了《神奇校车》卷毛老师,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下次会穿什么衣服,去哪里旅行;我们为了文中的主人翁“米小圈、淘气包马小跳,一起感动、一起流泪、一起着急、一起开怀大笑、一起沉醉于书中世界。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时,孩子心情沮丧,满眼含泪说:“妈妈,我不想读这段了,我不想让汤姆叔叔死了”。这两天在樊登小读者听了《追风筝的人》不过瘾,又找出哥哥的那本书看了一遍,不解的问:“妈妈,哈桑总是对阿米尔‘为你,千千万万遍’,可是为什么坏小孩打哈桑,阿米尔不管他呢?恩,他是胆小鬼……”

有一次女儿学完钢琴在得一广场书店看到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的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兴奋的叫起来,“妈妈,我在大舅家看过,可好看了,你给我买一套吧”。我说:“里面没有拼音,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女儿说:“我们发下《新华字典》,成老师教我们了,不认识的字我会查,”看着女儿脸上自带光芒抱着那套书,如饥似渴津津有味地读着。我想女儿阅读的精神满足和快乐体验,已成为她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给她的一生留下幸福美好的回忆。女儿上了学后,更是如鱼得水,双休日利用“荔枝”大声朗读,再发到孩子班里群中,更是让女儿乐此不疲,精益求精,总是读上几次之后挑选最优美、顺畅的一篇发进去,每每受到老师的点赞更是让她喜不自胜。时间长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让我大吃一惊,她的表达能力和识字量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上周孩子捧回全班唯一一张《阅读小明星》奖状,全班同学齐拍手祝贺,孩子成就感十足,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杨惠惠,女,山西灵石人,现就职于山西焦煤技师学院,爱好写写画画,作品曾多次发表于《汾西矿报》、《山西焦煤》、《山西工人》报等。

“文学百苑·改稿荐稿”群启事

  

具体细节电话或微信沟通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微信:shuai_pengju

重要通知

即日起,平台开始发放稿费,具体措施:点击量以七日计,500点为基准,发放10元稿费;1000点30元,1500点40元,2000点60元(作假者剔除),中间点数不计,参赛作品除外。特别优秀作品直接选入《文学百花苑》杂志,免费赠送样刊。此为试行草案,在新规定未出台之前按此标准执行。
投稿邮箱:1258873875@qq.com
微信交流:shuai_pengju

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4月1日开赛 今日开始接收参赛稿件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决定举行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4月1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九十,评委占百分之十。90+10=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此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4月1日开赛)到2021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1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与会者表演自制节目及互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文学百花苑

联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20年3月11日

  

参赛或杂志征文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0)

相关推荐

  • 《文学百花苑》2020年第12期来稿选登:马其迎||冬祭

    本期作者  马其迎    冬  祭  文/马其迎 享年九十二岁的母亲在去年冬月突发疾病后离开我们大家安静地走了.在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后已快接近春节,本想回无锡儿子处,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乱了行 ...

  • 【望安山文学】李金月|| 改掉坏脾气(散文)

    改掉坏脾气 作者:李金月     主编:非   鱼 我今年77岁了,回首往事,年轻时的我曾脾气暴躁,不懂为人处世的道理,遇事总以自我为中心,还经常得理不饶人.在厂里上班,虽然不怕脏不怕累,学雷锋处处做 ...

  • 一家三代人的高考故事看高考变革时代变迁

    说起中国高考 中国的高考变革 必然伴随着无数家庭的兴衰演变 解放后 于1952年开启高考模式 在一穷二白的国内形势下 共和国开始了艰难的高考长征 这次长征 在1966年4月戛然而止 十年浩劫 一种新的 ...

  • 宋梓瑜《三代人读书的故事》指导老师:李晓芳

    三代人读书的故事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晨曦小学五(5)班 宋梓瑜 你们知道我们的妈妈,我们的外婆,她们读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下面我来讲讲我们家的故事. 姥姥--穷,没书读 姥姥是1956年出生的,她有 ...

  • 初中作文素材,三代人的春节,故事里的时代进步

    初中作文素材,三代人的春节,故事里的时代进步

  • 新愚公故事征文 ‖ 梦想,三代人用三十五年共筑(井向艳)

    梦想,三代人用三十五年共筑 --济源瑞济口腔医院发展历程 井向艳 2019年4月15日,济源第一家二级口腔专科医院济源仁济口腔医院由济源市卫生计生委批准成立.其前身是济源口腔医院.济源市口腔医院,位于 ...

  • 【草庐书屋·王凌琴散文】节如惠风熏人醉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节如惠风熏人醉 原创/王凌琴 正月节 几千年来的风俗,时兴男耕女织,男子或耕地,或读书,或做生意,或当兵,女人们得窝在家里,纺线织布做家务.这里人说:再差 ...

  • 张桂梅女校长:女子读书可以改变三代人,穷人翻身,唯有读书最快

    张桂梅女校长最近在一部短视频里说:"读书对有些人重不重要,可能也不一定,但是对我们这群孩子是100%重要.她只能读书才走得出去,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我现在不是说做什么好事,而是追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 杨雅惠

    杨雅惠 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全联紫砂文化研究会理事 中国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 杨雅惠 生于陶的古都-宜兴,自幼对紫砂耳濡目染,深受紫砂文化的熏陶. ...

  • 【来稿选粹】星子|​ 读书三代人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读书三代人 父亲生活在农村,却一直喜好读书.雨雪天气或闲暇晨昏,常能看到父亲手握书卷,沉浸其中.父亲看到感慨处,也常常讲与母亲听,因为母亲无法直接阅读. ...

  • 杨炯:其实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作为大唐最早的偶像天团,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无疑是曝光率最低的那位,既没有王勃的朝气蓬勃,也没有骆宾王侠肝义胆,就连病恹恹的卢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