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生僻字,道出一个人生哲理
各位都知道老树爱读春秋,但说实话,春秋并不那么好读,因为首先就要过生僻字难关,我都记不清已经碰到过多少生僻字了,每次碰到就埋怨古人:干嘛好好的字不用,一定要用我们看不懂的字呢?
比如下面这两个字,大家看看是否认识:
穮 蓘
如果你认识,恭喜你,你的水平肯定比我高;如果你不认识,恭喜你,你的水平和我一样高,因为我也不认识!
不认识咋办?办法倒是很简单:手机上写好,自动转成印刷体汉字,拼音随之出来,读音也就知道了,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它的意义,那就随手百度一下,好多字我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才认识的。这真是:古有康熙字典之完备,今有智能手机之方便。
手机准确地告诉我上面这两个字的读音:
穮biāo
蓘gǔn
百度告诉我这两个字的意思:
穮:锄地或者耘田除草。
蓘:用土培苗根。
总之,穮蓘皆为农夫耕作之事。
这二字出自《左传》之昭公元年,晋国执政赵文子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中的那个孤儿,不过早就长大了)与同僚间的对话。原文是:
……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夫,是穮是蓘,虽有饥馑,必有丰年。……
当时晋楚两国正处于和平时期。这一年,即将成为楚王的令尹王子围又将与晋国等诸侯国会盟,重温过去盟誓。有大臣提醒赵武:要防止楚国在盟会上做出恶意举动。对此,赵武说了上面这段话,意思是我将继续坚持信义为本,仁义待人,楚国再怎么阴险又能奈我何?这就好比是农夫种田,年年耘田除草培土辛苦耕作,虽说有时候还会碰上饥荒,但丰收年景毕竟总会到来的。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赵武说的完全正确。因为晋国坚持以礼服人,包藏祸心的楚国终究也不敢拿晋国怎样,相反的,此后楚国还被迫向中原国家学习礼仪以防出丑。最后盟会成功举办,皆大欢喜。
值得一提的是,温文尔雅的赵武执政期间是晋国历史上最为强盛和稳定的时期之一。虽说他并不刻意争霸,甚至还与楚国达成了和平协议,但绝大多数中小国家不论从道义上还是感情上都是偏向晋国的,晋国成了事实上的霸主,而这也从实践上印证了老子的一句话: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赵武就这样通过一个农夫耕种的简单比方给我们讲了一个大道理,虽说他的道理主要还是偏重于那时的治国,但仔细想想,又何尝不适用于现在,何尝不适用于方方面面?
如果我们现在还能找到小学时写的作文,一定能发现,那时候每个小学生都写过《我的理想》,有的要当科学家,有的要当飞行员,有的要当解放军,有的要当老师,有的要当医生,有的要当警察……五花八门的理想寄托了天真孩子的美好愿望。
可是再与现实对比一下看,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又有多少人因为自己没有实现理想,而只好把它寄托在孩子身上,逼着孩子牺牲了玩耍时间来给家长读(没错,就是给家长读)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训班呢?可知道家长们的这些举动扼杀了孩子的多少天性吗?
当然,今天的话题不是谈如何开发孩子天性,而是谈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老树还记得,自己高考时的作文题目是看图写一篇议论文。图的内容是:有个人背着一把铲子去挖井,快要挖到时他放弃了,说:“这里没有水!换个地方挖!”第二处也是如此,第三第四第五处也是如此。可惜的是,其中有一两处离地下水面已经是咫尺之遥,只要稍微再加把劲就可以成功的。这人没有坚持到底,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背着铲子回家了。
早已忘了自己那篇高考作文是怎么写的了,但如果现在让我写,我一定要把赵武的话写进去,并且还要加上一句农谚:庄稼不收年年种。哪怕收不到庄稼,还是要年年种下去!
年年种,不一定年年丰收,很多时候还会歉收甚至绝收,但是一定会有丰收的那一天。但如果一年种一年不种,甚至年年不种呢?那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定不会丰收,这个道理跟渔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上课一周旷课五天一样,没有本质区别的。
确立目标很简单,简单到像写小学生作文的程度:我要当科学家(作家医生老师战士航天员警察等等)。难就难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立下弘愿后,接下来就是漫长的为之奋斗的过程。而这个奋斗过程说穿了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两个字:恒心。
说这两个字只要零点几秒时间,可要做到这两个字却是要花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
难吗?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很难,难于上青天。这也就是绝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原因。
可对这世界上另外一些人来说,不难。
比如上文说到的赵武,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几十年如一日的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成就一代春秋君子之典范。这是为什么他能从赵氏孤儿成长为晋国执政的原因,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在任期内让晋国保持勃勃生机的原因。
比如大圣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孔子,曾用生命来实践过一句话:吾道一以贯之。不论他当平民、小吏,不论他当司寇、执政,抑或他在不得志时的流亡诸国,还是在他晚年时的修订春秋、学习易经,孔子都始终不渝地坚守着他的道——说克己复礼也好,说仁也好,说礼也好,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道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这也是为什么历代帝王要把孔子当作至圣先师来崇拜的原因。
我们能一以贯之吗?我们能不能不像那个挖井人一样,而是成功挖出一口井呢?在挖了几十米,挖到口干舌燥心烦意乱,挖到一点都见不到水的迹象,挖到没有一个人来帮助你甚至还要嘲讽你,挖到自己心里两个小人打架到底要不要继续挖下去时……这个时候,你能坚持自己的初心不动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