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秦书day171:在岭南初遭遇——我读《长安的荔枝》
我们接着说这本小说。当李善德来到了唐代时的广州城后,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热,除了热还是热。农历三月的广州,比之于长安的五、六月份。所以,他一走进广州城后,只觉得浑身都在冒汗,如蚂蚁附身一般。
初来广州城,他找了个官家馆驿,先行入住。为了仅有的体面,他花费了袋中最后一点钱,租了一个浴桶。好好睡了一宿,第二天,我们的主人公便前往当地的经略使的官署。
不过,经略府等着他的并不是欢迎,而是呵斥。经略使何履光把敕牒往地上一摔,沉着脸道:“来人,把这骗子拖出去沉了珠江!”何履光吐槽道,哪个糊涂蛋想出来要把新鲜荔枝运送到长安。吓得李善德百般解释,何履光才勉为相信他的使命。虽然是相信了他的话,却不打算实心实意地协助。何履光的一位文书只给李善德开了五府符牒,却避开了最关键的钱粮。这就是说,说白了,我们可以给予你方便,你在岭南爱去哪去哪,圣人面前挑不出错,但鲜荔枝的事,我们一文钱不给,你自己晃荡去吧。对此,李善德感到很是局促不安,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好悻悻而去。
不由地,他又想起朋友韩承的话,还是赶紧写一份和离书,免得妻子到时受牵连。可事情转机还是出来了,外面来了一位胡商。这胡商唐言甚是流畅,自称叫做苏谅,本是波斯人,入唐几十年了,一直在广州做香料生意。
这位胡商就问李善德,有什么烦心事,不妨说一说。随之,苏谅猜测地问,莫不是缺钱?他这一问,直刺李善德的心口。李善德怔了怔:“尊驾所言无差,不过我缺得不是小钱,而是大钱。你要借我么?”
苏谅却毫无退意,反而笑道:“莫说大钱,就是一条走海船,小老也做主借得。只要先生拿身上一样东西来换。”李善德心想这家伙果然是有所图的,他在长安听说,海外的胡人最擅鉴宝,向来无宝不到,今天这位大概要走眼了,居然找上一位穷途末路的老吏——我身上能有什么宝贝?
这位胡商似乎看出了李善德的心思,就把话挑明:“昨日小老在馆驿之中,无意见到经略使幕里的赵书记登门,给先生送来五府通行符牒,可有此事?”苏谅接着说,“明人不做暗事。你要多少钱粮,小老都可以如数拨付,只求借来五府通行符牒,照顾一下自家生意。公平交易,你看如何?”李善德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位胡商的心中所图,无非就是求一份过路免税凭证。李善德明知对方所图甚大,却没法拒绝。他迅速心算了自己那计划所需的耗费,脱口而出:“七百六十六贯!”经过一番算计,这位胡商加了三成,准备给他整一千贯。但李善德只要九百九十六贯。
解决了资金问题,李善德连夜写了要苏谅代买的清单,他自己则买了两匹蜀马,寻了个当地向导,直奔盛产荔枝的从化县。在那里,李善德终于见到了荔枝庄园——折磨他的元凶。
他在荔枝园,很快和阿僮及一些人混熟了,便问道,倘若不让荔枝变质,可有什么法子?只听阿僮来了一句,“你别摘下来呀”。我们要注意这句回答,在之后会对李善德是一个巨大的启发。但这时候李善德只想知道,摘下之后有什么好的办法。阿僮跟他说:“放入大瓮之前,先把荔枝拿盐水洗过,可保到五日如鲜。”但五日根本到不了长安,李善德还是很沮丧。他就知道到底有什么法子能让荔枝新鲜十几天的。这时候,阿僮跟他说,有一种叫三月红的荔枝,只需提前催熟即可。于是,李善德一面让阿僮替他准备着,另一面让苏谅准备特制的双层瓮。待到一切准备就绪,送荔枝的骑手们就从广州出发了。
只是不知道的是,那个法子是否可以保证荔枝完好新鲜地送到长安。在李善德想来,“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明天再接着说,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