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事件”只是曹操杀杨修的借口?曹操杀他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三国时期的杨修,大家都知道他因为“鸡肋事件”导致自己性命丧失,那曹操杀他是真的因为他乱了军心这么简单吗?其实并不是,他还有更深沉的意思。
曹操,我们大家都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曹操一生中, 身边谋臣无数,但都没有人真正知道曹操真正的意图,就算知道了,也都是看破不说破。
曹操
例如司马懿就深知曹操的意图,但他明知道却不说破,时常装傻,假装不懂曹操的意思。装傻有时候也不失为一种智慧的处理方式。
杨修出身豪门
杨修是东汉末年名臣杨彪的儿子,家族已经连续四代官至太尉。出生在名臣世家,杨修出生即自带光环,而且从小就好学好问,喜欢研究他人的想法。
杨修成年后,父亲杨彪也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博学多才未来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杨修先担任了朝廷郎中,后又转入做了丞相曹操的主簿。
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时期,曹操所有的心思都在处理军国事务,没时间打理丞相府的内外事务。杨修便负责帮助曹操处理内外事宜,而且都处理得非常的好,每件事都做得非常符合曹操的心意。
杨修
《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才华出众,令人赞叹
杨修才华非常出众,深知曹操的意图而且屡屡揭穿曹操的意图,显示出自己的聪慧。每次杨修展现才华时,曹操都羡慕不已,自愧不如杨修。
一次曹操在宴会上正和众多大臣用膳,此时有人送曹操一盒酥饼,曹操只是简单地吃了一口就不吃了,然后写下了“一合酥”就离开了。
在座的大臣都满脸疑惑议论纷纷,杨修则拿起了酥饼吃了一口,再结合曹操留下的“一合酥”就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杨修读一合酥
便和周围的大臣说,曹操是想让各位大人也尝尝这种新奇的食物,我们就不用犹豫了,快来尝尝吧。
还有一次,相国府正在修建大门,曹操前去视察修建情况,曹操来到相国府后,四周观察后觉得还是有些不妥,便在刚装好的门上面写下了一个“活”字,然后不满意的离开了。
此时杨修看到了这个字,马上明白的曹操的意思,门上写一个“活”字,就是“阔”字,意思就是曹操嫌弃这个门大了。马上叫人把门拆了重新建小一点,周围的人知道后都称赞不已。
杨修虽然才华出众,但对于为人处世可以说不太懂,缺乏政治上的应变能力,而又太过于显摆自己的才华了,过慧易夭。
错误参与政治
曹植
杨修可以说是历史上少见的奇才,只是这个奇是在文学才华上,并不是政治或军事上。杨修本人可以说过于高傲,看不起别人。
因此看不起文学上没什么才华的曹丕,欣赏曹植的文学才华,因此他竟然选择了帮助曹植争夺太子之位。
在立太子上,很多谋臣都知道这是个政治漩涡,也就不能站队的,明哲保身。但杨修自认聪慧,能帮助曹植选上太子,因此屡次帮助曹植通过了曹操的考验,但曹操是个很讨厌自己的部下私下结党营私的。
杨修帮助曹植通过考验的事情被曹操知道了,很是生气身为自己身边的亲信,竟然公然利用自己身边的便利帮曹植争夺太子之位。
左曹丕,右曹植
而且曹植因此屡次通过了曹操的考验,骄傲过度,认为自己必是太子人选,竟在一次醉酒后,跨过只有天子才能跨过的司马门,并且得意的哈哈大笑。
司马门可是连曹操都不敢跨越,曹植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导致他没能成为太子他重要原因,过于骄傲的人。
曹操怎么敢把未来放在他手里,而且杨修性格高傲经常看不起周围的人也已经让曹操很是生气。
为了打击曹植的嚣张气焰,同时也为了能除掉参与夺嫡的身边亲信,也因为杨修自认聪慧时而看不起曹操的才华。杨修因此也就上了曹操的黑名单,曹操想找个机会除掉杨修,但又对于他的才华又于心不忍,在徘徊犹豫之中。
杨修
祸从口出
在一次曹操带兵攻打汉中之地,攻打了很久没能攻下来,想要放弃然后班师回朝,但又不甘心牺牲了这么多的将士什么都没捞到就撤了。此时军中刚好通信兵请示曹操今晚的口令。曹操便说“鸡肋”。
杨修知道后,明白了什么意思,便告诉夏侯惇将军收拾东西准备撤军,夏侯惇不懂便问杨修,杨修则说因为“鸡肋”的意思大概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就是说曹操在舍不得撤军在犹豫当中,但不久就会撤军的。
杨修竟让军中将士收拾准备撤军了,曹操都还没决定的事情,杨修却帮曹操决定了,曹操因此很生气。
慌忙撤军只会乱军中阵脚,不仅影响军中士气,动乱军心。曹操对于杨修的不满达到了极致,此人不除日后必出乱,便以乱传谣言乱军心的罪名杀了杨修。
杀了杨修这位曹植亲信可以打击嚣张的曹植一伙,给曹植一个下马威,同时也表达了对曹植高傲做事的不满。也削弱了曹植的势力,为让曹植不敢再次骄傲自满,傲视他人。
杨修赴死
小结
可惜了杨修的一身才华,就这样没落了。他的死可以说是自己选错了阵营,也可以说是不会收敛自己,不会识破不说破的装傻,还可能是涉足了政治漩涡的原因。
杨修还是为后世人留下了众多精彩的作品,让后世人更加了解他的才华,看过他的佳作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为他可惜,如此才华之人就这样离世了。可惜,可惜,可惜了。
杨修一生著作颇丰,结集成册的两篇文稿已失,著有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今共存作品数篇,其中有《答临淄候笺》、《节游赋》、《神女赋》、《孔雀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