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花苑第三届“百花苑”杯参赛作品021 | 李贤武:土佛寺,一个苦行僧的最后归宿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为发现文学新人,扶持文坛新秀,《文学百花苑》杂志社、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华夏文学网联合河南科技报、焦作市作家协会、修武县委宣传部共同举行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即日起正式启动。
主办:《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
华夏文学网
协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焦作市作家协会
修武县委宣传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本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二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三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二十名,奖金50元。
6.收稿时间:即日起到2019年3月10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7.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8.2019年4月上旬在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举行颁奖典礼,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
2018年9月10日
作者简介
李贤武,笔名劲草,网名祁连月,甘肃永昌人,中华精短小说学会签约作家,甘肃金昌作协会员,自由撰稿人,主要作品有《命运》、《留一手》、《雪莲花》、《蝉》、《代沟在旅途中》、《留一手》、《雪的遐想》、《终南山寻道》、《土佛寺,我魂牵梦萦的故土》。
土佛寺,一个苦行僧的最后归宿
作者:李贤武
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境内,有三座独立的小山:月亮山、溜溜山和圆山子。除了月亮山上有一块自然形成的,镶嵌着九个圆月状纹理的巨石有点新奇外,其余都是光秃秃的小山包,显得单调而荒凉,在河西地面随处可见。然而,在这三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背后,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神奇而动人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炎夏之日,久居天宫的西王母有一天突然感到很无聊,便打算到她的老家昆仑山去散散心。一番准备之后,乘鸾舆华盖,率亲信随从,携蟠桃玉液,驾祥云和风,一路西行,来到祁连山之巅。祁连山一带是她的封禅之所,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联系单位,这里有她的避署行宫。西方是她的娘家,她对西北这一带历来是很有感情的,她乐善好施法力无边,偶尔回一次娘家,只要小施神通,总会给这里带来无穷的福祉。她曾在青松山种植千年胭脂,正在河西一带治水的禹王来求她,禹王说:“河西这边人力缺乏,谷水、弱水、呼蚕水泛滥成灾,请圣母助我一臂之力!”王母建议他说:“西方是我故乡,我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你可把谷水导入潴野泽,把弱水导至合黎山,把呼蚕水导入三危,我再抽调五千天兵助你,你看如何?”禹王深表谢意。在王母的帮助下,终于把河西的洪水全部疏通,这里从此一片兴旺景象。老百姓为了纪念西王母帮助禹王治水的恩德,将青松山改名为胭脂山,一直沿用至今。后来,她又把一颗三千年成熟的蟠桃赐于汉武帝,鼓励他驱逐匈奴,澄清寰宇,成就了千古伟业。
这次,西王母站在祁连山冷龙峰顶望下一看,只见永昌一带草木稀少,荒凉萧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随生恻隐之心。她掐指一算,原来是此地山缺水漏,脉气不聚所致。于是命令随从中的两名大力神各负一山,前去堵住永昌地脉外流的麻黄沟山口和黄家泉山口。
两名大力士分别背着月亮山和溜溜山一路走来,走到东寨境内时,已经很累了,便放下山休息。这时,迎面走来两个人,一个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富商,另一个是袈裟褴褛的苦行僧。富商拿出两颗稀世珍宝夜明珠献给两名大力神,要求买下这两座山。苦行僧坚决反对,他恳求大力神继续把山背到原定地点。大力神问僧,你有比夜明珠更好的礼物吗?僧拿出一只开了豁口的破瓷碗奉上说,此碗名叫“天碗”,民以食为天,乃无价之宝,他说他可以用这只碗去化缘,为大力神提供食物。孰不知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两名大力神听了,皆轻蔑地付之一笑,把山留给富商,带来夜明珠,化作一阵风走了。
苦行僧千呼万唤,最终没能唤回大力神,只好用那只开了豁口的破碗将山上的土一碗碗装进随身携带的包袱中,准备背往麻黄沟山口和黄家泉山口。他发誓,无论何年何月,不管千辛万苦,一定要用这两座山的土去堵住那两个脉气外流的山口,聚集脉气,好让永昌的父老乡亲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富商挡住他说,这山现在是我的了,我要在这里修建后花园,一捧土也不准你带走。僧说,这两座山乃上天所赐,是用来造福百姓的,任何人不得据为已有!两人争执不下,富商显出本相,原来,他是一条千年蛇精所变,他吐着树杈一样的信舌,张开血盆大口,恶狠狠地说,穷和尚,识相点,不然我一口吃了你。僧说,摩诃萨青王子为拯救生灵尚能舍身饲虎,我算得了什么呢?你杀了我,将来还会有后来人效仿我的,天底下这么多人,你杀得完吗?!蛇精大吼一声:我先杀了你!看谁敢再来绕舌?说罢一口将苦行僧吞进肚里。苦行僧在蛇腹中,双手紧紧揪住蛇的心带,疼得蛇精一个跟头跌出了五六里地,缩蜷成一团,苦行僧包袱中的土从天而降,化做一座小山把蛇精压住,这时,苦行僧在蛇腹里被毒汁所浸,已经奄奄一息,蛇精重新挣扎起来,眼看着小山就要被它掀翻,只见苦行僧的那只“天碗”旋转着呼啸着从天而降,那样子极像外星人的飞碟,只听“呯”的一声,便罩在这座小山上,将蛇精牢牢地扣在下面动弹不得,而那位执着的苦行僧,也永远长眠在了蛇腹之中。这就是永昌县东寨镇圆山子的来历,月亮山和溜溜山也永远定格在了两名大力士的歇脚之处,苦行僧捧掉土的地方,在两座山之间形成了一个豁口,如二龙戏珠一般,人们给这个山口起了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龙口子”。
这个故事在本地流传已经很久了,仰慕那位苦行僧的人何止万千。为了纪念这位为道义而死的无名殉难者,后世出家人在圆山子山顶建庙塑像,弘扬佛法,还将制伏了蛇精的那位苦行僧列入佛班,尊其为“苦佛”,将这座庙宇命名为“苦佛寺”。僧俗们在山下修了几间土坯房做为栖身之所,挖了一方涝池积蓄饮用之水,从此,这儿渐渐有了烟,“苦佛寺”也演变成了一个地理名称。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苦佛寺被人误读成了“土佛寺”,一直延续至今。由于历时久远,具体的原因现在已经无以考证。实事上,地名以讹传讹的例子很多,不足为奇,比如永昌头坝的邵家寨子在方志上本有明文记载,后来却莫名其妙的叫成了“骚胡寨子”,真不知始作俑者处于什么用意。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尽。土佛寺身处穷山恶水之间,一向荒无人烟,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很难保障,若不是后世僧人敬仰苦行僧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谁会跑到这里来受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来土佛寺出家的僧人,其禅定之心一点也不比当年在嵩山石洞面壁十年的达摩祖师逊色。
据附近村子的几位老者讲,民国时,土佛寺还有几个苦行僧在那里修行,他们在修禅之余种粮种菜,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一些本地的庄稼人看到后,也到这里开荒种地,往往却是辛苦一年颗粒无收。他们感叹道:“土佛寺这个倒灶地方,咳!地皮子真硬啊,和尚能在这里过日子,咱们就是不行,难道真是被苦行僧扣了个大瓷碗吗?”建国后,寺内出家人被强迫还俗,僧去庙空,日渐破落。文革时,寺庙被拆,佛像尽毁,木料被拉去盖了生产队的牛圈,只留下几截残垣断壁在风雨中哭泣。小时候,我经常和一群小伙伴到圆山子玩,古庙的影子已难以寻觅,只有它地基的轮廓依稀可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大的木塔,据说是飞行航空用的指示塔。
一九五五年,土佛寺建成了劳改场,更名为红光园艺场。经过六十多年开发经营,监区、学校、厂房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还把山沟坡地改造成了可以种植多种农作物的万亩良田,栽植各类苗木近亿株,苹果、杏子、梨等大型经济园林十多处,使几千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永昌的南泥湾。土佛寺曾经是一个苦行僧的归宿之地,在这里建成监狱,同样具有扶正抑邪,重塑灵魂的作用,决策者选择这样一个地方来度化那些罪孽深重的人,也许正是处于这种别出心裁的考量。
二O一三年,监狱机关迁往金昌市区,红光园艺场交给永昌县政府管理,土佛寺完成了它又一个历程碑式的使命。政府有关部门响应中央号召,审时势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祁连山区迁出部分贫困农牧民,决定把这里改造成为全县最大的扶贫安置基地,现已安置精准扶贫户近百家,向全面落实“两个一百年”目标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佛云:“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惟思利及人。”扶贫,也是度人的一种形式,政府的这一善举,难道不与当初那位苦行僧的初衷相吻合吗?
时至今日,脉气外流的那两个山口虽然依旧畅开着,但土佛寺的山早己淹没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尽管这里的水资源依然还是那样的短缺,但在历代土佛寺人的不懈努力下,这里的人居环境较之本地其它地方优越了许多。我们现在看看这里的建设,谁还会将这里所有的欠缺皆归罪于那两名大力神的贪婪呢?造化可以弄人一时,决不可弄人一世。清代乾隆年间永昌籍进士南济汉在《永昌县志.人物志序》中对此已经解释的很明白:“(永昌)部娄无松柏,山川初,不任咎也......”我们不能因家乡的自然条件差而自暴自弃。正如国际歌中所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美好的日子,全靠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身的幸福而奋斗,也许奋斗的结果不尽相同,但都会不可避免地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归宿。那么,人生的最后归宿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是来自于无形,归至于有形。无形是业的轮回,有形是德的彰显。苦行僧的归宿就是一种德的彰显,德最终会将业化为乌有。
我相信,苦行僧留下的这些精神遗产,必将在今天土佛寺的建设中发扬广大。
请参加杂志征文的作者加微信:shuai_pengju以便保持沟通
《文学百花苑》编辑部公告
本刊从第十期起,与河南科技报联合办刊,杂志名称不变,刊号为:CN41-0019,具备全国发行和刊登广告的资质。刊出的作品可作为申请各级作协的依据,是在职公职人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15926594970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