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旧事】何月波的程氏八卦功夫:纸穗、铜壶、羊皮袄
八卦掌自清代宗师董海川之后,百余年间名家辈出,代有传人,主要有尹福派、梁振甫派、程廷华派,影响遍及大江南北。而民国时期的太原城里,八卦掌还是很少见,专练八卦的名家几乎没有,最早只有何月波。
何月波(左一)
何月波,名均,字月波,以字行。何月波先生原本和程廷华学八卦,后拜在程有龙门下,得了程派的真传。何月波早期在张作霖的手下做事,奉系军阀入京后,他也在北京待过。他来太原,也是应邀来国民师范任教。何月波先生来到国民师范之后,主要教八卦掌。当时没有多少人和他学,因为连形意拳大家都觉得简单枯燥,不太接受,对于八卦就更不理解了,觉得这叫什么拳术,绕圈圈,绕来绕去太离谱了,实在不像武术。但是何月波先生一动手,试手的人就跌出去,一碰就跌出去,根本不用走圈。当时何先生的功夫人们是服气的,就是对八卦掌走圈的练习方法不太理解,也不太接受。
说到何先生的功夫,我这里有一些小故事,恐怕已经没有人知晓,说来与大家分享。在20世纪70年代,我从夏县重新回到太原以后,机缘巧合收了个徒弟,是一个老徒弟,当时他七十多岁,比我大得多,我当时才五十来岁。这个徒弟也没递帖,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敢递。这个人新中国成立前在国民师范做饭,并且专门给何月波先生做过一段时间小灶。与何先生见得多了,也有了情感,慢慢地喜欢上了八卦掌,特别崇拜何先生。但是限于身份和工作,一直没有能向何先生学。我的八卦掌师从路开源先生,而路开源先生又是何月波最得意的弟子。所以70年代我返回太原之后,他就联系上我,说要学学何先生传下来的八卦掌。一来二去的,我们两个就建立起了情感,我也为他几十年不变的心意所打动,便收了这么一个老徒弟。
有一次练过拳闲聊,他对我说:“安先生,您虽然是从何月波这支学来的,但何月波先生怎么练的您可能没我知道。”我回答说:“是的,我当时还小,只听路先生说过一些,但并没有亲见过何先生练功。”他就笑笑和我聊了起来,说了好多。
据他说,何先生很勤奋,每天都练功,但是在外头看不见他练拳。当时国民师范给这些聘请来的先生安排了教工宿舍,何先生就在宿舍练功,不在演武场或者露天的地方练。
何先生在宿舍的衣架上挂满了纸穗子、大小的纸条,隔着窗户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贴着灵符辟邪驱鬼呢!他说:“起初我去叫何先生吃饭,看到他房间里这种情况,感觉阴森森的,不敢进去,隔着窗叫他几声就走了。但是心里一直好奇,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后来熟了,何先生也知道我不练武术,对我也没有戒心了,有时就允许我进他房间,才知道那些白色的纸条都是他练功用的。他就在那些大大小小的纸条里转掌走圈。身形走开无声无息、无影无形,极其轻便灵活,纸条、纸穗一动不动,就这样练身体的感觉。
“冬天的时候,何先生在室内光着膀子练,多数时候还穿着铁马甲举砖走掌。他走掌的时候拿两块砖,推着两块砖练力量。或者双臂上挂着铜茶壶练,把铜茶壶里面灌满水挂在胳膊上,转完圈之后穿掌,这边穿,一穿穿到另外一边。就一个单换掌,来回转,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
我想何先生这样负重的目的,当然不止是为了练肌肉和练力,而是为了在负重的情况下还能够放松。
他还说:“在夏天的时候,何月波却是反穿着羊皮袄。安先生,您说大冬天光膀子,到了夏天却反穿着羊皮袄,我看着比较怪,不知道是什么深意。”
我听了笑笑说:“这是前辈肯下功夫,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不必这么练。”
虽然我心里觉得这不科学,更不能乱学,但是过去人就是那么下功夫,还是很钦佩的。
作者简介
安慰先生,祖居太原,世代为官,诗礼传家,于桥头街有祖宅一座,门面若干。性恬淡寡言,幼而颖悟,泛览群籍,能通其意。
先后师从王新午高足霍宝珊、刘殿琛高足辛元、何月波弟子路开源、孙禄堂之女孙剑云诸先生习武学技。于理能探幽发微,于术精益求精,将易、医之原理,释道之体性,与拳术融会。师承皆名家巨手,习艺技精功深,精形意八卦而尤擅剑术。遂精义而入神,慕山林之野趣,侠隐出乎风尘,哀珠璧沦于草莽,欣遗芳泽于后人……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