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史迹|青川出土的战国木牍

方志四川 2018-12-26 10:45 35623

作者:梁琦林(青川县地方志办公室)

青川县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北连甘肃省的文县和武都区,东界陕西省的宁强县。辖区面积3271平方公里,设9镇27乡,人口25万。古为扼秦陇入蜀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青川全貌(图片由作者提供)

木牍,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青川木牍》于1980年出土于青川县郝家坪第50号战国墓,为墨书秦隶。笔法流畅,率意而不呆板,结构错落有致,并有纂籀(音“昼”,先秦的文书。

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的一种字体,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遗韵,字形体现篆隶之间的转化轨迹。

木牍正面记载秦武王二年(前309),王命左丞相甘茂更修《为田律》等事,背面为与该法律相关的记载。

青川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图片来自青川县旅游局)

1979年元月,青川县乔庄城郊农民王文聪在郝家坪建房,挖基脚至深1米下,发现一些类似木板、陶瓷、  铜等残片。文化馆得悉,现场断定为古墓葬。

之后,省博物馆与县文史机构组成发掘小组,清理此墓,发现为一古墓群。历时17个月,共发掘清理墓葬72座。墓葬群均为土坑竖穴、木棺、无坑道。

墓坑长宽比例一般为1∶3左右,按其形制,72座墓可分为四类:一棺一椁;有棺无椁;有椁无棺;无棺无椁。坑位整齐排列有序,整体面积约为3300平方米。

该墓葬群发掘随葬器物400多件,主要是生活用器。其中:陶器124件、铜器58件、漆器177件、竹木器50件。出土木牍2件,出于M50边厢之中。

M5017,长46厘米、宽3.5厘米、厚0.5厘米,文字已残损不清,无法辨识。M5016,长46厘米、宽2.5厘米、厚0.4厘米,正面和背面皆墨书文字,残损较少,字迹清晰。正面三行计121字,认读如下:

“二年十一月己酉朔朔日,王命丞相戊(茂)、内史匽,□□①更修为田律:田广一步,袤八则为畛。亩二畛,一百(陌)道。百亩为顷,一千(阡)道,道广三步。封,高四尺,大称其高;捋(埒),高尺,下厚二尺。以秋八月,修封捋(埒),正疆畔,及癹千(阡)百(陌)之大草。九月,大除道及除澮(浍)②;十月为桥,修陂堤,利津□③。鲜草,雖(虽)④非除道之时,而有陷败不可行,相⑤为之□□。”背面计33字,与正面颇有关连,惜字迹残蚀过甚,多不可识。分上、中、下三栏书写,仅上面部分直书四行共33字,也只能略通大意:“四年十二月不除道者:

□二日⑥,□一日,辛⑦一日,

壬一日,亥一日,辰一日,

戌一日,□一日。”

折叠文字释读:

① □□:“□□”表示未识字,于豪亮释为“民愿”;李昭和、黄盛璋释为“取譬”;李学勤释作“民臂”,读作“民僻”;何琳仪释作“身臂”;徐中舒、伍仕谦释为“吏臂”。

②除浍:于豪亮、李学勤均释为“阪险”,黄盛璋释作“陕险”,读作“狭险”。

③利津□:“□”表示未识字。于豪亮、李学勤均释为“利津梁”,黄盛璋释作“利津隘”,汤余惠释作“利津涧”。

④虽:于豪亮、李学勤、汤余惠释为“离”。

⑤相:于豪亮、黄盛璋释为“辄”。

⑥□二日:“□”表示未识字。“日”,李学勤释作“田”。

⑦辛:于豪亮、李学勤释作“章”。

折叠全文通释:

(秦武王)二年十一月初一日已酉,王命令丞相甘茂和内史匽,百姓邪僻不守法,现对《为田律》加以改订:农田宽一步,长八步,就要造畛。每亩两条畛,一条陌道;一百亩为一顷,一条阡道,道宽三步。封高四尺,大小与高度相当;埒高一尺,基部厚二尺。在秋季八月,修筑封埒,划定田界,并除去阡陌上生长的草;九月,大规模修治道路和难行的地方;十月,造桥,修筑池塘水堤,使渡口和桥梁畅通,消除杂草。不在规定修治道路的时节,如道路破坏不能通行,也应立即修治。(秦武王)二年十一月初一,王命左丞相甘茂、内史匽,取譬(秦律),更修为(蜀地)田律。律令如下:畛道的标准,定为长八步,宽一步,一亩有两条畛道和一条陌道。百亩合一顷,一条阡道,道宽三步。封,高四尺,为最高者。埒,高一尺,下厚二尺。于三年秋八月始行,修封、埒,端正疆畔等界域,并刈杀阡陌上的荒草。九月,修路及水道;十月,造桥,修陂堰筑堤坝,以利疏通河道。纵使没修道路时杂草较少,然路有毁坏坎坷不平而不可行,遂相机而修道。

青川木牍(图片来自网络)

《青川木牍》牍文似属追述记事性质,叙述新令颁行的时间及过程,涉及更修田律、律令内容、修改封疆、修道治浍、筑堤修桥、疏通河道六件大事。

整篇用墨笔隶体书成,被视为目前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此牍纵有行、横无格,字距大、行距小,字形方扁,取横势。用笔的动势和笔迹清晰地表现出起止时回锋和出锋的变化,向右方向的末笔已显露波挑之势。

作为大篆快写趋向隶书的过渡期作品,《青川木牍》还夹杂着许多篆体字,显示了与其隶变母体——同时代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续性。这些都是早期隶书明显的特征。

从书体角度而言,牍中那种简率的用笔意识和参差不齐的天然美感与金文的严整、均衡、对称、凝重的美感已大相径庭,展现了一种与金文系统完全不同的书法语言和审美模式。

郝家坪战国墓群M27坑(图片由作者提供)

据考证,其书当成于秦武王二年(前309),处战国中后期。武王元年(前310年)甘茂伐蜀,二年定相位正与此合。简十六“王命丞相”牍文中,称王而不称帝,下文“正疆畔”的“正”字又不避秦皇政之讳,故下限当在秦始皇称帝以前。

据《史记·秦本记》所载,秦国在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故牍文所称“丞相戊”,其上限在公元前309年之后。再参照M50墓中出土的半两钱,则“丞相戊”应是秦相。

武王之后,始皇之前,只有昭王、孝文王、庄襄王三王。孝文王在位仅一年,与牍文“二年”不合;庄襄王在位三年,然以吕不韦为相。

详查史料,唯武王时期左丞相甘茂其人。而秦昭王元年(前306),甘茂因“击魏皮氏,未拔”,为向寿、公孙奭所谗,故亡秦奔齐了。所以,昭王二年(前305),甘茂已不在秦国,秦已相向寿,则牍文所记,只能为秦武王二年(前309)。

考古学家徐中舒说:“我们有幸生于今天,看到2300多年前的一位高明的书手,用秦武王时期官府通用民间认识的字体写下100多字田律,给我们解决了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更正了一些错误的结论,也给我们展示了隶书的起源和发展情况。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考古发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历史文物啊!”

青川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图片来自青川县旅游局)

《青川木牍》中“早、维、出、可、疆、田、其、戊、草”等字,结字与汉字基本相同,与蔡邕《九势》所描述基本吻合,与东汉《熹平石经》中的隶书也多有相似,而结字用笔横平竖直又与楷书多有相通之处。

它的出土,让人们对两千多年以来公认的程邈是隶书缔造者产生质疑。

汉代许慎认为隶书源于秦始皇时“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在此,许慎以一“初”字,把隶书的源头定格在大秦。

《青川木牍》为早期隶书作品。牍书两面,正面记更修《为田律》及其内容,背面为补记事项,以风格求知,二者非一时之作,字为早期隶书。

从文俊认为:“牍文尚出于隶变的初期阶段,篆法隶势、古今结构一应俱全,呈无序状态。表明隶变伊始,书写性简化还在自然地进行,人们还没有形成清楚的书体意识,主动去改造所有的字形,以使文字体系的符号式样协调一致。同时,牍文书写平正工稳,用笔从容,与人们所想象的隶变之六国文字式的潦草颇不相同,应该是它从简化'篆引’中化出的真实反映。从艺术的角度看,牍文的美感还不够明晰,也未能至于上乘,这与它处于日常实用书写的地位是相称的。”

青川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图片来自青川县旅游局)

《青川木牍》与1986年发掘出土的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相比,后者显得粗重草率,但笔意大致相同。

1975年发掘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从简中可以看出其脱胎于秦篆,形体中仍保存有大量的母体痕迹,篆隶混杂,秦隶在破坏、肢解秦篆的书写方式中,尽管仍留有大量的篆书圆笔中锋笔法,但比《青川木牍》隶化的特征更为明显。

从《青川木牍》——《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之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秦篆至古隶的演变过程。

青川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图片来自青川县旅游局)

(本文文图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