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清韵,古镇诗画
作者/乐婆婆
庄行古镇老街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上海市奉贤区最有江南水乡神韵的明清建筑一条街。
一走进老街石板路,就听到嗲嗲的吴侬软语伴随着三弦声声响起,一下子就会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久远的年代……
庄行,水的清韵渗入弹词丝弦音韵的骨髓里,化作舒适柔软的灵魂;评弹的慢和委婉又化做流水潺潺,两者互相渗透和交融组成了庄行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情。
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仿佛到了诗人戴望舒《雨巷》那柔美的意境之中。
丁香姑娘的油纸伞、身着旗袍的婀娜身姿、在青石板路上“笃笃”的脚步声和着评弹的低吟浅唱,勾勒出了江南小镇的诗意画面。
石板桥下流水潺潺,乌篷船上“方糕……”、“青团……”的叫卖声飘过,船停在水上人家,钱货两讫,船儿又继续向前,这不就是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烟雨庄行”
的真实写照吗?
庄行古镇有“花米庄行”这个独特的称谓。花即棉花;米即稻米,这里的富庶引来了苏杭地区的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李雪亭宅就在这条老街上,极具江南特色的五开间二厢房二进大宅、白墙黛瓦,历经三百年沧桑。大宅与“东兴楼茶馆书场”毗邻,大宅的主人忙时打理生意,闲时品茶听书,岂不快哉乐哉!
书场和李雪亭宅同建于明末清初,评弹那时刚刚兴起,就能在庄行古镇占有一席之地,说明此处人流量大,古镇居民欣赏水平了得。
庄行有很多名小吃,制作工艺也是代代相传。
庄行青团有600年的传承,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相传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到庄行,在红莲寺旁的冯记农家菜馆里,连吃六只蔴花郎青团,赞不绝口,当场赐名为“乌金蛋”。
庄行方糕是糯米制作而成,它皮薄洁白如雪,以甜豆沙为馅,制成四方形,是老少咸宜的小吃佳品。
庄行肉粽是用四片芦苇叶包裹糯米,糯米经过浸泡颗粒饱满圆润,五花肉经过酱油浸泡,粽子呈长方形,口感不错。
庄行的鼎丰酱菜园已经有百年历史,其中以“进京腐乳”最有名气。
传说在清朝同治三年,有位京城为官的庄行人吃了鼎丰酱园的乳腐,感觉味道极好,就买了些带回京城,引得商人竞购贩运。
鼎丰酱园老板趁此机会做了一块红漆招牌,上书“进京乳腐”四个金字,悬于店堂,“进京乳腐”的美名不胫而走,远销海外。
庄行的文化底蕴深厚,“庄行古镇文化会客厅”唤醒了老街的记忆。
人们常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庄行离上海市区只有五十公里,可是俚语各有不同。
比如:
我一一上海市区:阿拉
庄行俚语:五奴
很多一一上海市区:交乖多
庄行俚语:杭情杭事
聪明一一上海市区:门槛精
庄行俚语:灵清
…………
百里运河、千年古镇、一川烟雨、万家灯火,这就是庄行古韵。
迎着春风走进老街,三弦的弹拨声声响起,悠扬的丝弦清丽委婉;绵软的唱腔演绎着庄行的昨日今生。
三月春天的庄行,桃红柳绿、碧水青青,油菜花节蜂飞蝶舞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宾客。
听着小桥流水似的弹词开篇,吃着庄行的美味小吃,品着历史的文化气息,行走在不知陶醉了多少才子佳人的古镇上,只为领略你那婉约的江南秀色,春烟、夏雨、秋桂、冬梅,哦!美丽的庄行。
作者简介
乐婆婆 上海人 主任医师 热爱文学 退休后撰写美文美食影评诗词等作品 有多部作品发表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