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北近台村牡丹开
文/蒙山樵夫牡丹是爱憎分明的花,她勇敢而无畏、美丽而多情。历史是位公正的老人,他将花中魁、国之色、天之香,赋予这牡丹身上。千百年人们只喜欢这牡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我敬佩牡丹的勇敢无畏、美丽而多情。她不畏强权,捍卫自我;她爱憎分明,知恩图报;她对爱她的人,爱她的地,回报以美丽的花朵、悠远的花香。
美丽从不是上天赐予的,牡丹之美经历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寒,在严寒里守护自己美丽的梦想。在春风里绽放自己一身的美丽。想那位不可一世的武皇,登上九五之尊,便要百花为自己在隆冬时节开放。于是,她下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强权之下,众花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战战兢兢中放开自己的身子。独有牡丹宁肯被驱离皇城,流落偏远乡野,也要捍卫自我。
牡丹不是柔弱的女子,她知恩图报,颇有侠士的风格。当年一花痴秋先老,爱牡丹胜过妻子儿女,终日呵护陪伴。当黑恶豪强张委那厮诬告恩人秋公,牡丹将花朵变为枝条,将枝条变为剑戟,惩恶霸、救秋公,这侠义的牡丹,不仅有美丽的腰身和面容,更有一种爱憎分明的豪侠。
说来有愧于这美丽的花朵,从小长于乡野的我,没有机缘远赴洛城,甚至在本省曹州府也没去过。从图片里从文字里,多次端详牡丹之美。多少次奢想,能有一月朗风清的夜晚,在牡丹盛开的季节,静对牡丹美丽的容颜,该是一番何等幸福的享受。怎奈,为生活所驱使,囊中无闲散银两,也无多余空闲,一直没有机缘一睹这美丽的花朵,愧对了这大好的春光。
真的感谢北近台村刘庆元先生,他将牡丹引来蒙山之阳,我与牡丹多次的梦中之缘才在今天的春光里实现。家乡东蒙巍峨高峻,周天子以颛臾王为东蒙主。以一个国家来守护一座山,普天之下四海山川,唯有这蒙山。对山之爱,唯有这颛臾国的臣民。围绕这东蒙山前,得有多少祭台啊!颛臾王颛臾国已随历史的烟尘而去,东蒙尚在,有关祭台的地名尚存。东蒙山前武台、黄台、北近台,这么多地名都是为当年祭祀东蒙所设。
这北近台村就是当年东蒙祭台的旧址。在这村庄里长大的庆元与我同龄,朴实得如同这块土地的红高粱,他是热爱脚下这块土地的。他将多年积蓄,流转了三十亩地,不种瓜果桃梨这些来钱快的树种,偏偏种些只有十余日花期的牡丹,这庆元莫非是当年的秋先公转世?也是秋公那样的花痴?庆元爱牡丹已经超越秋公,他一棵棵小苗栽下,一年年的守候一年年的等待,等到花开之时,他将牡丹之美分享父老乡亲,分享给四面八方的朋友,让众多的爱花人一睹牡丹的芳容,而没让牡丹在这一方田野孤独开放。士为知己者死,花为悦己者荣。这牡丹本就是忠义之花,对于爱她的土地,对于爱她的人,怎能不献出自己的美丽与芬芳呢?
乡野长大的我,小时候家里养过芍药花。觉得这芍药本来就是很美丽的。可是,见了北近台的牡丹,在那粉色如霞,在那绽放的黄蕊,我惭愧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一大片牡丹迎风绽放,花中是白色粉色的花朵,没了想象中的鲜艳。这块土地是那样的朴实,我读懂了花朵的心意,如果能接受我这淡雅的花朵,那才是真爱的人,在来年的春风里,我又怎吝惜自己的红硕的美颜呢?看看花丛里的人们,是那般欣喜。这是牡丹的节日么?那么多人还动情地炫起来舞起来,孩子们在花下做着花朵一样的梦,女人们将脸蛋儿贴在花面上,是比一比美丽么?总觉得这样不是比试,更多的是借牡丹的花来妆容自己。试想啊,即使倾国倾城的女子,又怎么比得上牡丹仙子的美艳呢?只是大家因喜欢而生亲昵感罢了。我则喜欢远远观赏,我始终认为,距离才能产生美。对于花朵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北近台是普通的村庄,刘庆元是这村庄长大的汉子。没想到这朴实的汉子,还有这样美丽的心情。他是爱牡丹的,牡丹也从来不辜负爱她的人。除了奉献美丽的花朵,还奉献着自己的果实,这果实可以榨油,可以入药。庆元将亲自制作的牡丹花茶送我,我珍视这牡丹之美,真的不敢泡而饮之,我害怕在沸水里花瓣的疼。这多情多义的牡丹,对于热爱自己的这块土地,真是全身心回报啊!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这是白乐天笔下的牡丹,真的盼望在这乡村,因牡丹的降临,多一分美丽的风光,多一分未来的向往。在今天这样的时代,牡丹之美虽是国色天香,但也被大众所欣赏。北近台村既然牡丹已经花开,何愁不“花开时节动京城”呢?我们期待着那遍布田野的美丽。作者简介:
陈凯,笔名蒙山樵夫。男,中共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中国乡村作家”,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平邑县教育和体育局高中语文教研员、传统文化教研员、高级教师,临沂市传统文化兼职教研员。壹点号蒙山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