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玉米心叶拧成“鞭”,只用这一招,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近几年来,夏播玉米3片叶以后,田间就会出现心叶无法展开,最后拧在一起,像鞭子一样,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防治呢。
危害症状
经田间调查发现,造成心叶拧成鞭的主要原因是蓟马危害。危害玉米的蓟马称为黄呆蓟马。又称玉米蓟马、玉米黄蓟马、草蓟马,是最近几年玉米苗期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尤其是在夏播玉米上危害严重。在玉米幼苗期,大量蓟马聚集在心叶内为害,初期,叶片上出现许多失绿的斑点,发生严重时,大量蓟马在刺吸汁液的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黏液,致使心叶不能展开。随着玉米茎叶的生长,玉米心叶拧成“鞭状”,严重影响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造成幼苗生长缓慢,甚至幼苗死亡,导致严重减产。
发生规律
玉米蓟马一年可发生10~30多代,温度越高繁殖速度越快,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先在麦类、春玉米上危害,出现第一个繁殖和危害盛期,主要危害春玉米,小麦收获后,随着夏播玉米陆续出苗,6月中旬成虫陆续转移到夏玉米上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第二个危害盛期,温度越高,湿度越小,发生越严重。
防治方法
(1)种衣剂拌种:在玉米播种前,用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按照药种比1:200~300的比例进行拌种,噻虫嗪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在土壤中稳定性好,药剂被根系吸收后,传输到地上各个部位,将危害玉米的蓟马杀死,持效期可达60天以上,不仅可预防蓟马的危害,还能预防后期蚜虫的危害。操作简单,省工省时,防治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2)喷雾防治:对于没有进行二次拌种的地块,可在玉米2片叶后就要进行喷药防治,可选用10%多杀菌素悬浮剂16-25克/亩,或5%啶虫脒你乳油30-40毫升/亩,或50%氟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2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比较凉快的时间喷药,最好选用直喷头,把药液喷到玉米心里,即可有效预防蓟马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