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不是现代艺术的重要标准?

“美”,对于现代艺术,不是重要的评价标准。
当代艺术理论家阿瑟·丹托的著作《美的滥用》中清楚地表示:美是生活的必需品,但不是艺术的重要品质。在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评价体系中,“美”不再是主要的评价标准,为什么?
一、什么是“美”?
从美学上当然有各种不同解释,比如,苏格拉底认为,美是合目的性。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数与数的和谐。抛开哲学的视角,美,是愉悦,是赏心悦目。
二、艺术史上,“美”作为标准只存在于一小段时期
艺术的概念,随时代而不断变化。我们今天用“美”来评价艺术史上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历史上并不以“美”为目的。以中国为例,在中国艺术史上大部分时间,“美”都并没有做为重要的艺术标准而出现。
比如,早期的玉器和青铜器,是为了宗教和礼仪中取悦于神,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尊卑结构;敦煌壁画,远在偏僻的荒漠中,人迹罕至,它的目的其实是为出资建造洞窟的供养人积累功德;墓室内的陪葬器(明器),是为了“藏”——墓主人死后所用,绝不希望被后人看到;《女史箴图》是为了实现传统社会的道德教化,等等。即便是中国传统绘画历史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文人画”,也是为了凝聚古代士大夫阶层的认同感和价值观,那些黑乎乎的山水、花鸟画很难用赏心悦目(美)来形容。比如中国传统绘画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八大山人,他的花鸟画作品,有几个人真的会喜欢这种“黑、怪、乱、奇”的作品?大约只有在宋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国家商业税收的比重超过了农业税收),艺术更加世俗化,院体画才表现出一些追求“美”的特征。
文人画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八大山人所画的奇崛干瘦、双眼上翻的怪鸟,不可能用“美”来形容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艺术世俗化,院体画“出水芙蓉图”出现一些赏心悦目的“美”的特征
在古希腊艺术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以及文艺复兴到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美”作为艺术的重要标准而存在。
公元150年左右古希腊艺术大理石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具有的“美”的特征。
三、“美”在艺术史上的革命性
欧洲从5世纪进入长达1000年左右的中世纪,这一时期的艺术都是为基督教服务的(教堂建筑、壁画、雕像),非常模式化,艺术家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人是带有原罪的。人活在世上是为了忏悔,洗涤自己的罪过,人生而有罪,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生命的意义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在中世纪的美学中,“美”很难找到位置。直到文艺复兴,对“美”的追求才开始复苏。拉斐尔的“圣母抱子”题材的作品出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在中世纪即将结束的时期,这样的作品,以恢复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名义,摆脱了中世纪艺术的刻板和冷漠。这种对“美”的追求,打破中世纪的禁锢,意味着“人性的解放”。这竟然获得了教皇的支持,美第奇家族出任的教皇本人就是人文主义者,或同情人文主义,支持了人文主义学者和艺术家。经历了1000年的中世纪之后,人类从“自我”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分别从“美”、“崇高”、“理性”三个角度对人性的理解进行了重现的阐释。
法国塔旺教堂地下墓室中世纪壁画描述人类七宗罪之一“淫邪”的场面,中世纪人生而有罪,中世纪艺术充满了宗教劝诫的意义,艺术风格刻板且非常模式化。
文艺复兴时期1505年拉斐尔的“圣母子像”,与中世纪艺术相比代表了人性的复苏。
四、“美”在艺术史上的“保守性”
文艺复兴之后,王权逐渐战胜教权,新社会的秩序逐渐确立,出现了王室和贵族阶层的审美观。之前代表教权的中世纪象征“苦难”的艺术消失了,“美”成为古典主义艺术的重要标准。美”往往意味着严格的秩序感、等级意识和规范化。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是文艺复兴之后最早以单个女性裸体为画面主体的作品之一,这是一位贵族乌尔比诺公爵的定件。这种逐渐形成的古典主义绘画所追求的“美”为贵族阶层服务,占据了艺术界的主流并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成为“规范”。到了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社会的巨变要求文化变革,“美”成为代表即将退出历史的没落贵族阶层最后僵死的艺术。以1863年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为例,尽管技法堪称完美,画面优美,但早已失去了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和激情,已经无法理解或表现那个时代正在到来的滔天巨变。而当时,现实主义、印象派、野兽派等现代艺术流派相继出现,开启并代表了新的时代精神。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大力支持印象派等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所代表的新的艺术形态和新的价值观。
1538年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是中世纪之后画面描绘单个女性裸体的最早作品之一。
1863年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技法完美,画面优美,却代表了古典主义艺术的逐渐退场。
五、《亚威农的少女》对“美”的放逐
1907年,毕加索创作了那件艺术史上极其著名的作品《亚威农的少女》不仅仅标志着立体主义艺术的诞生,也是艺术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作品。毕加索甚至称自己为“驱魔人”。19世纪下半期开始,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流派逐渐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取代了之前长期占据艺术中心地位的古典主义。尽管这些新兴艺术流派都很具有革命性,一次一次消解了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但是它们和古典主义之间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美”的因素,包括毕加索早期“蓝色时期”和“粉红色时期”的艺术风格。但是《亚威农的少女》堪称石破天惊,它借鉴了非洲原始艺术的形式感,作品本身弥漫出恐怖、骇人的气氛,甚至流露出非洲原始部落面具所代表的死亡和驱邪的气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艺术史上彻底放逐了“美”。从此以后,尤其是在20世纪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下,巨大的历史灾难面迫使艺术一次又一次反思,“美”不再作为现代艺术以来重要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不排斥“美”,但不再追逐“美”,而是向外拓展,开始表现和思考“有关于人的一切”,包括此前被古典主义排斥的种种主题:死亡、脆弱、困惑、迷茫、徘徊、冲动、暴力、丑陋、渺小、邪恶、孤独、冷漠、迷离、嫉妒,等等。艺术变得更多元,更真实,更充分地理解人性,也更包容。
毕加索早期蓝色时期风格的“母亲抱子图”与拉斐尔的“圣母抱子”相比具有延续性,仍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优美、典雅,但多了一些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与悲伤。
1907年艺术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作品“亚威农的少女”,少女的面孔借鉴了非洲面具的艺术形式,堪称恐怖,自称为驱魔人的毕加索在艺术中放逐了“美”。
六、为什么人们依然喜欢“美”?
“美”代表了秩序和规范,意味着安全感,意味着舒适,意味着平静,“美”对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离开了“美”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它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现代艺术以来,“美”不再是艺术重要的评价标准。不是说艺术作品中不可以有“美”,而是艺术史关注的重点发生了改变。
这带来了一个问题:艺术和大众之间存在鸿沟吗?
李飒2020年12月1日于北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