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十多年,我再一次站在她的身边。那条终年散发着嚣张气味的臭水沟,已经成为一条繁华街道,行人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还冠之以“文化路”----一个听上去便觉“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的名字。直通大门处的长街,让我完全陌生,迎面便是高阳中学办公楼的巍峨与静穆,而这大概二百多米的路途,也竟然让我有了近乡情怯的感觉。整整七十年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大门处进进出出。命运如潮汐,拥着我们忽东忽西忽左忽右,在高阳中学这个铭刻着青春记忆的渡口,我们的快乐和忧伤,我们的奋斗和怅惘,我们的憧憬和失落,我们的青葱和成长,都曾在这里交织。岁月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如今的她,还记得曾经依偎在她怀中的少年吗?
如今的塑胶体育场不记得我的样子,曾经的她杂草丛生,尘土飞扬。校运动员那鲜艳的运动服,是运动场上最靓丽的颜色,也随着记忆的远去而褪淡了。操场一侧的立体看台,令人有了视觉上的恍惚,仿佛无比清晰地看到学生们正在操场上龙腾虎跃,军训也好,比赛也好,课间操也好,这是从前踮起脚尖也不能一窥操场全貌的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在奔跑,时间在奔跑,操场也在奔跑,跑着跑着,我们跑到了天涯海角,时间的速度永远令人惊惧,操场跑得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我是如此深深地怀念着三十多年前校园里的杨柳,和浓荫匝地的大槐树。但是不得不说,如今在教学楼前、种植得整整齐齐的法桐更符合高阳中学新时代的气质。如果你觉得应该有一排排的冬青蓊郁着少年们的身影,应该有芬芳馥郁的玉兰花香自风中袅袅而来,应该有繁花似锦的碧桃璀璨着楼宇、楼层之间回荡不已的书声琅琅,那么,我觉得更应该有一尊纯洁的女神雕像,高举着手中的天文仪,守护着学子们春诵夏弦的安静时光。三十年前的阳光和今天的阳光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照射在同样年轻、却不同容貌的青春的脸上。空调、饮水机、新风系统、一体机黑板、统一颜色的书桌,是每一座教室的标配。讲台上那高大的身影,那关切的眼神,那柔情的声音,那因为劳累而憔悴的脸色,换了又换,走了又来,却无论怎样更换,也更换不了一颗孜孜不懈、呕心沥血的殷殷之心。离开了这么久,本以为已经完全忘却,但是隔着窗子看到这一幕不断在梦中出现的情景,忽然时光静止,岁月窗明几净,回忆铿然有声。
高阳中学安静的教室走廊,
阳光轻手轻脚的走进来,
折射出各种形状,感觉可爱极了。
于是那些尘封的往事就想走马灯一样在我眼前清晰起来:融化在雪糕清凉里的小卖部,食堂里大师傅手中敲打菜盆的勺子,隔壁男生(女生)的笑靥,图书室里宁静的黄昏,遗忘在楼道里的暖水壶,吱吱作响的铺板床,晚上十点十分熄灯后忽然传来的歌声,风儿摇碎的月光,晨起操场上的跑步声,被一阵急雨淋湿的自行车座儿,上课了却不知道跑哪里去的课本,书桌上厚厚的、做完的、没做完的试卷,楼道里的追逐打闹,上课铃响起慌慌张张的奔跑.....都在此时此刻像冲垮堤坝的洪水一样涌来,把自己淹没,再也无从挣脱了。如今的高阳中学处处整齐明媚,我想起的这些往事,自然再也无从觅迹。但是我相信在这里正在生活、以及将来考入这所学校的孩子们,一定也会发生许多的故事,在如今高阳中学水木清华的的场景下,会更加温馨,更加温暖,更加生动,更加潋滟,他们也会在他们的三十年之后,回到母校,如我今日一样的浮想联翩吗?偶遇三位正准备去参加教研的老师。我知道教研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形式,大家集体备课,易错点是什么,难度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通过一位老师主讲,大家在交流沟通中共同打磨,精益求精,让普普通通的一节课在思想的碰撞中变得盎然有趣、滋滋有味、熠熠生辉。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行走的途中,两位老师已经开始非常激烈的讨论了。高阳中学的教师有多忙?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从每天清晨的五点四十开始,最晚到晚上十一点结束一天的工作,每一位老师每天都至少有四、五节课的上课时间。此外还要批改作业、备教案、教研、每周进行小练习等等。学生们学习废寝忘食,老师们更是分秒必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和学生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他们一起出发,一起披荆斩棘,奔向远方。我和三位老师就如何辅导孩子们学习的问题,做了短时间的交流,却令我茅塞顿开。三位老师一位两鬓斑白,一位风华正茂,一位青春洋溢,却正好是如今高阳中学教师队伍的极佳体现,既有经验丰富的智者,也有年富力强的砥柱中流,更有锐意进取的年轻力量,“老中青”的有机结合,把传授、帮助、带领的意义抒发得淋漓尽致。恐怕也只有像高阳中学这样底蕴深厚的学校,才能既有艺成初下山的江湖客,也有技艺精湛的掌门人,更有深不可测的“扫地僧”。喜欢他们谈到细致,非常到位的督促检查,让学生们的基本功更加的扎实;喜欢他们谈到持之以恒,定期检查学生们的背诵,恒定他们每天的学习任务量,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他们谈到有的放矢,学习有目标,有针对性,学生们不会学习的过程中盲目、迷失;喜欢他们谈到多种方法讲同一例例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拓展抽象思维;喜欢他们谈到对教材的理解透彻,重点难点,纵横捭阖,即使不用课本,讲课也是滔滔不绝,信手拈来;喜欢他们谈到全面这个词汇,就像春雨滋润着万物,滴滴点点,融会贯通,入里十分......
七十年的时间里,有多少位老师曾经在这里挥洒着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我们实在已经记不清了。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简简单单的小平头、也无从淡化丝毫帅气与英气的孟庆辉,嘴角永远带着淡淡微笑、酷似邻家男孩的姚佳音,笑容可掬、一眼看过去就想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的田绍乾,眼神里带着璀璨光辉的西峻岭,像一株兰花一样静雅的于红艳,知心姐姐一样的马庆玲,好像随时能拔剑而起一夫当关的陈二勇,比春日的青草还要秀气的尹博才,一说话就自带星辰大海气息的段秀敏,仿佛随时都在散发馥郁芬芳的苏艳丽,举手投足间便觉有春风拂面的梁雪,令人望过去便心生安详的王晓东,笑容里就像藏着万家灯火和高山大海的孙敬娟,比阳光还要和蔼、比露珠还要晶莹清澈的赵锦花....当然,他们也都会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带着一身的病痛、苍老的容颜、背影萧索的离开这里,离开他们热爱的讲台,离开他们时刻挂心的孩子们,但是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成绩,所铸造的辉煌与荣耀,却像一座座永远不朽的丰碑,就像高阳中学----这个在高阳人心头永远火热的名字一样,矗立在高阳的历史深处,永不褪色,历久弥坚。
自2014年以来,高阳中学的高考本科上线率保持90%以上,2020年更是达到了92%。高阳中学多次被保定市政府、保定市教育局评为“保定市文明先进单位”、“保定市培养高考拔尖优秀高中毕业生先进单位”、“保定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17年6月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能力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代表。他们不忘从教初心,牢记为师的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砥砺前行,书写着无悔人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 8人,省级学科名师2人,县十大杰出青年1人。
整洁的餐厅
高阳中学现任校长刘艳坤,是一位并不健谈的中年男人。他沉默得像一座山,像一棵树,像一片海。从三利中学到宏利佳中学,从金鑫小学到集英中学,刘艳坤一路栉风沐雨,攻苦食淡。提到高阳中学的未来展望,刘校长说:我们制定了高阳中学短期工作目标和长远规划。一年目标:整饬教风、学风、校风,实施规范化管理,促进德育规范化、教研制度化,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赢得良好的口碑。三年目标:学校管理由规范转向精细,实现德育特色化,深化校本教研,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人才,成绩上升到保定市中上水平,吸引优秀生源。五年目标: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建设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德育课程,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办学水平上升到保定市前列。长远目标: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实现高品质、高质量的“双高”教学,打造成省内名校。
刘艳坤校长
说实话,我被刘校长这些真挚而又充满信心的话语,深深的感动到了。这些话语,绝不是泛泛之词。或者,在某些人的心目中,高阳中学并不是配置精良的学校,面积不是想象中的庞大,有些教学楼和公寓楼也不是刚刚建成、设施未必周全,尽管她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仪器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干净整洁的多功能餐厅,美轮美奂的阶梯功能教室,以及色彩斑斓的标准化塑胶操场。但是大家别忘了,这里有七十年的文化底蕴,有不容忽视的师资力量,有对新教材、新高考、新课标的精准掌控,有一颗摩拳擦掌、轻装上阵并严整以待、全力以赴的心。而最最重要的是,就在我从高阳中学重拾记忆的过程中,我听到、也看到了学子们令我眼前一亮的精神面貌与变化。老师们的关爱与呵护,就像一场春雨,落在食堂、操场、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落在高阳中学的角角落落。从早操跟操、午餐跟餐、再到晚上查寝,生活方面无微不至;从透彻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区分、理性作业布置、高效课堂讲解、针对性的课后辅导、深入的集体教研,学习方面洞幽烛微;如此润泽之下的孩子们,正像雨后春笋一样,焕然一新,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他们跑操队列整齐,口号嘹亮;他们的宿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宿舍铃一响就秒静秒起,早晚读一到就激情朗读,只要动笔写就要工整规范,只要限时练就要如临高考。他们自强自律,自主自信,他们就像一棵棵萌芽吐绿的小树,正舒展着枝叶,沐浴在阳光下,挺拔在春风里,向着更快更高刚强的目标,整装待发。
相信高阳中学的未来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会有辉煌的成就,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