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殿堂 | 古酒欣赏需要知道的小常识

古酒,是一个收藏的品类。古酒的存在并不奇怪,因为在历史上,帝王对有功之臣赏赐美酒是个常态化的奖励手段,臣子得到君王赏赐的美酒不仅仅是舍不得喝,更重要的是一种谦卑的态度,要严肃严重地窖藏起来,以表示对君王赏赐之恩的诚惶诚恐之情。富有人家也有因为嫁女儿等人生重要活动自家特制或订制美酒窖藏起来这也是常态化的民俗。不光是酒的窖藏,形形色色物品的窖藏都有,很多情况下窖藏的主人或因为战争或其他天灾人祸的变故失去了对窖藏的掌控或遗忘了,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我们不知道而已,有神通的修行人入定观看会给我们讲述数不清悲欢离合的故事。这四十年来,伴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各种窖藏都重建了天日。

那么,古酒存量有多少呢?我们浅薄的视野和思维限制住了我们的想象力,古人的尺度远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无论是古酒的窖藏还是瓷器的窖藏,往往一个窖藏从几件到几百件甚至几千件上万件都是正常的。享用古酒自古以来都不乏有缘人。二三十年前有人写的回忆录里就提到文革期间有一次晚上毛主席请林彪吃饭喝的就是明代的酒,读那篇回忆录的时候笔者还没有见过古酒因此连想象的余地都没有,现在有缘分品尝古酒了才想起这个回忆录里的情节,应该是真实不虚。

没有古玩或古陶瓷经验的人对于古酒这个现象觉得很奇怪很不可思议觉得很不靠谱,首先担心是不是假的,其次担心能不能中毒。对此,笔者非常理解,因此经常告诫古酒的藏友,请人喝古酒,切不可一厢情愿,对方如果不懂不理解怀疑心重的话,切不可不管不顾地劝人喝。

那么,下面谈谈古酒常见的疑问和古酒真伪识别的常识。

(1)首先对古酒盛器的判断,这需要古陶瓷经验。以及封泥的状态是否自然正常,这需要生活经验。

(2)气味。酒瓶打开后,凡是正常的古酒,必然香气四溢,不会喝酒的人也会觉得很香,并且是高雅的香气。而新酒的气味,不喝酒的人认为酒气很香,甚至会觉得是酒臭而反感。

(3)酒体。凡是古酒都有颜色,大部分是很浅淡的琥珀色,并且晶莹透澈。也有颜色深的,多是向深红色方向的,也有略偏绿黄色的。这都正常,因为古酒几乎全部都有中草药或动物药物成分,再加上久远年代的熟化,这并不奇怪。

这瓶年款是“大宋明道元年造”,颈部有唐代大诗人杜牧《忆齐安郡》的“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的诗句。

酒体颜色如图。

这瓶也是大宋明道元年的,酒体颜色很深,笔者全喝了,没有任何异味,醇厚绵长,回味甘甜,柔中带刚。

(4)口感。就藏家们的经验而言,绝大多数的古酒都无异议。极少的酒感觉口感不太好,最常见的是淡如水、也有发酸口的。这是因为酒的原料或保管条件导致的劣化。如果是果酒,存放久了必然变酸、变成水了。不少藏友们证实了元代的果酒根本就不能喝了,这是对的。笔者遇到元代一瓶名为“葡萄酿”的,经过证实是粮食酒,不是葡萄酿的酒,“葡萄酿”仅仅是个名字,酒很香很美。

(5)关于造假的古酒问题。据说,山东河南等地有造假古酒的,也有藏家买到打开一品尝完全是刺激性很强的新酒识破了的。不过笔者尚未遇到过,如果哪位藏家有新仿古酒的证据希望与笔者联系,拜托!新酒和年份酒的区别,最简单最初级的判断就是新酒很刺激,一口下去就像狼牙棒捅了口腔一样,而好的年份酒或古酒则是绵中带刚,谁会喝酒谁知道!

享受古酒,知道这些常识是有必要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被假酒欺骗了,其次,确认了是古酒,口感不好了为了安全起见不要喝就是了。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