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病变] “扁桃体炎症伴咽旁间隙感染”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病例】
女,42岁,左侧咽痛伴吞咽不畅3个月。
图1
【影像所见】
图1A 横断位T1WI。
图1B 冠状面增强T1WI,左侧扁桃体区肿物,边缘不规则,T1WI像呈低信号,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病变呈高信号。
【病理诊断】
左侧扁桃体炎。
【临床与病理特点】
急性扁桃体炎(tonsillar inflammation )是青少年的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化脓性的扁桃体炎可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parapharyngeal infection)或罕见的扁桃体脓肿。咽旁间隙感染多发生于儿童和成人,常继发于鼻咽部和口咽部急性炎症,尤其是扁桃体周围脓肿扩散至咽旁间隙。致病菌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畏寒、咽痛、吞咽困难等。临床检查为咽侧壁红肿,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可伴有颌下及颈深组淋巴结肿大,炎症侵及颈动脉鞘将出现严重脓毒血症,腐蚀颈动脉壁甚至会导致大出血。临床检查为扁桃体、舌腭弓、软腭红肿,脓肿形成后有局部软组织肿胀,可有波动感,继之破溃、溢脓。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CT、MRI不仅能观察咽腔表面变化,还可对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病变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准确评价。
【诊断要点】
1.CT表现为扁桃体区软组织广泛肿胀,密度欠均匀,边界不清。
2.病变侵犯咽旁间隙内时,CT表现为咽旁间隙正常脂肪组织减少或消失,代之以中等密度炎性组织,有明显脓肿形成时肿胀的组织内出现低密度区,边界不清。
3.当脓肿形成后,肿胀软组织内出现均匀低密度区,增强后边缘环状强化,中央为低密度坏死区。
4.脓肿可超过扁桃体窝进入咽后间隙、咽旁间隙及颌下间隙,并可侵犯翼内肌、咬肌间隙和软腭。
5.脓肿在MRI T1WI呈低信号,边缘有一圈中等信号环,T2WI呈高信号,脓腔壁仍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时脓肿壁有强化。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扁桃体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癌及扁桃体区淋巴瘤鉴别。
1.扁桃体淋巴组织增生 ①多为双侧对称性扁桃体肿大;②病变内多无明显低密度区, 增强CT扫描或增强MRI病变内常有强化分隔;③常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密度均匀、边缘规则。
2.扁桃体癌 ①多为单侧病变,边缘多不规则呈侵袭状;②增强后有一定程度的强化,内部密度不均匀,多有低密度区;③颈部转移淋巴结多有边缘强化,内部可见低密度灶。
3.扁桃体区淋巴瘤 ①为单侧或双侧病变;②病变范围广,常可侵犯鼻咽,但病变多较规则,增强后无明显强化;③颈部淋巴结表现为边缘规则、无明显强化、内部密度均匀结节。
【评述】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影像表现是非特征性的,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可明确诊断,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不难。由于颈部间隙相互通连,上达颅底,下至纵隔甚至后腹膜,影像学检查时需注意观察病变蔓延的范围。此外,咽旁间隙脓肿可有明显占位效应,可压迫或侵犯周围结构,尤其需注意病变与颈动脉的关系,侵蚀颈动脉可引起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