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95章)
第95章 圣上心思
当裴耀卿、王维在苦苦思索如何想出既为圣上接驾、又不增添百姓负担的万全之策时,他们并不知道,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在长安的朝堂之上,为了让唐玄宗名正言顺地前往泰山封禅,大唐臣子们是如何一步步处心积虑地投其所好的。
正如王维对璎珞说的那样,从古到今,历代帝王都将泰山封禅视为毕生最高荣耀,向天下宣扬文治武功、国泰民安。但真正实现这一愿望的,无非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等四位帝王而已。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吞二周而亡诸侯,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
汉武帝雄才大略,大破匈奴,奠定汉王朝之强盛,后人以“秦皇汉武”并称。
汉光武帝在王莽篡夺大汉江山后,重新平定天下,开创汉室中兴。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对内开创贞观之治、对外令四夷宾服、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都不在前面三位帝王之下,却终其一生,未能到泰山封禅。
唐玄宗明白,曾祖唐太宗一生中其实有三次想去泰山封禅,但天意弄人,每一次都被有意无意地打断了。
第一次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不久,他刚有去泰山封禅的念头,就被他身边的“镜子”魏征劝阻了。魏征说:“天下若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则虽不封禅,也可以比德于尧、舜;若是百姓不足,外族内侵,那么即使封禅之后,亦于事无补。”唐太宗虽然有些失落,但觉得魏征言之有理,便只好悻悻作罢。
第二次是637年(贞观十一年),却因天上彗星之变而终止。第三次是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却因战争和水灾而作罢。待到了649年(贞观二十三年),50岁的唐太宗病逝,封禅泰山终究成了他一生未能实现的梦。
唐太宗的遗憾,倒是被儿子唐高宗弥补了。虽然唐高宗不如父亲有雄才大略,甚至有些体弱多病、优柔寡断,但却延续父亲的“贞观之治”,开创了“永徽之治”。他统治下的大唐疆域,一度达到1237万平方公里,堪称大唐之最。
666年正月,在群臣的请求和武则天的支持下,唐高宗李治实现了封禅泰山的荣耀。和以往三位帝王封禅泰山不同,唐高宗李治封禅泰山时,是带皇后武则天一同参与的。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后参与的封禅活动,也是唯一一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今,是724年,距离唐高宗、武则天封禅泰山已经过去了58年,39岁的唐玄宗已执掌天下12年。在姚崇、宋璟、张说等一任任贤相的辅佐下,大唐已然一派盛世气象,唐玄宗本人,也是名副其实的盛年天子,意气风发,功成名就。像祖父唐高宗那样去泰山封禅的念头,开始在他心里萌芽。
然而,即便他内心想去封禅,但场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
他要让天下苍生感到,不是他居功自傲要去封禅,而是他的文治武功已经足以让他享受泰山封禅的荣耀。他去封禅,是水到渠成,是众望所归。
这番场面上的功夫,他算是做足了。在群臣一次次上书请求下,他前后拒绝了四次,最后才“勉为其难”,不得不答应去泰山封禅。
第一次是以吏部尚书为首的文武百官,称唐玄宗“握符提象,出震乘图。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梯航接武,毕尽戎夷之献;耕凿终欢,不知尧舜之力。恶除氛沴,增日月之光辉;庆袭休荣,杂烟云之气色”。
这些话显然是阿谀奉承之词,极力恭维唐玄宗,唐玄宗自然是一力辞谢,并让人起草《报裴崔等请封禅诏》,其中有云:“朕承奉丕业,十有余年,德未加于百姓,化未覃于四海。将何以拟鸿烈于先帝,报成功于上元?……抚躬内省,朕何有焉?难违兆庶之情,未议封崇之礼。”
紧接着,中书令、丽正书院修书使张说和侍中源乾曜,不愧是两个最懂唐玄宗的人,他俩联袂上演了三次请唐玄宗封禅泰山的戏码。其中,第一次上书最有代表性。
被时人誉为“燕许大手笔”、“天下一代文宗”的张说,洋洋洒洒地上书,和群臣第一次上书相比,显然更为情真意切。
“陛下靖多难,尊先朝,天所启也。承大统,临万邦,天所命也。焉可不涉东岱、禅云亭,报上玄之灵恩,绍高宗之洪烈,则天地之意,宗庙之心,将何以克厌哉!且陛下即位以来,十有四载,创九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兄弟,文五之慈惠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玄漠,风太和,轩皇之至理也。至于日月星辰,山河草木,羽毛麟介,穷祥极瑞,盖以荐至而为尝,众多而不录。正以天平地成,人和岁稔,可以报于神明矣。”
张说言辞恳切地请唐玄宗效法古代明君圣主,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天平地成,人和岁稔,可以报于神明矣”。
当然,唐玄宗还是要推辞一番的。他声称“朕以眇身,托王公之上,夙夜祗惧,恐不克胜,幸赖群公,以保社稷”、“朕承奉宗庙,恐不克胜。未能使四海从安,此理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
张说和源乾曜当然是百折不饶,再接再厉。一次不行,就第二次。当然,毫无悬念的,第二次上书依然被唐玄宗婉言谢绝、搁置一旁。
他俩继续第三次上书,坚持敦请唐玄宗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稽天意以固辞,违人事以久让;是和平而不崇昭报,至理而阙荐祖宗”。他们说,唐玄宗若不去泰山封禅,就对不起列祖列宗,有悖天意了。这马屁拍的,可真绝了!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后,唐玄宗才心回意转,“万般无奈”地接受了封禅之请,并郑重其事地发布《允行封禅诏》:
“朕昔戡多难,禀略先朝,虔奉慈旨,嗣膺丕业。是用创九庙以申孝敬,礼二郊以展严禋。宝菽粟于水火,捐珠玉于山谷。兢兢业业,非敢追美前王;日慎一日,实以奉遵遗训。至于巡狩大典,封禅鸿名,顾惟寡薄,未惶时迈,十四载于兹矣。今百谷有年,五材无眚。刑罚不用,礼义兴行。和气氤氲,淳风淡泊。蛮夷戎狄,殊方异类,重译而至者,日月于阙庭。奇兽神禽,甘露醴泉,穷祥极瑞者,朝夕于林籞。王公卿士,罄乃诚于中;鸿生硕儒, 献其书于外。莫不以神祗合契,兆同心。斯皆烈祖圣考,垂裕馀庆。故朕得荷皇天之景祐,赖祖庙之介福,敢以眇身,而专其让?是以敬承群议,宏此大猷,以光我高祖之丕图,以绍我太宗之鸿业。”
至此,一代明君贤臣终于一起上演了一场泰山封禅前的大戏。不知天下苍生,是否感慨幸何如之?
这其中,有一个名叫房琯的弘文馆学生,倒也贡献了一己之力。他不早不迟,不偏不倚,就在中书令张说三次上书时,也动笔写了一篇《封禅书》。
房琯出生于697年,虽然只是弘文馆学生,但先祖是大唐开国名相房玄龄,父亲房融曾在武周时期担任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精通佛法,曾翻译《楞严经》。
受家学渊源影响,房琯从小好学,潜心读书,风仪沉稳,生性淡泊,以家族的恩荫成为弘文馆学生。724年,得知唐玄宗欲封禅泰山,他也写了一篇《封禅书》。
张说看到这篇《封禅书》后,眼前一亮,很欣赏房琯的才华,就举荐他为秘书省校书郎。或许连房琯本人也想不到,一篇文章,竟帮助他开启仕途。
若干年后,比王维年长4岁的他,还将助王维一臂之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