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千山万水,原来是格局二字

1

亲爱的欢乐:

某天,我去参观一个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遇见一位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前辈。

他很认真地观赏着这些作品,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好苗子。

我问:“您心目中的好苗子,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前辈沉吟片刻,缓缓地说:“要有一定的格局。”

接着,他说:“其实,不仅是书法,其他任何艺术领域,最后能走多远,能到达怎样的高度,功夫都不在艺术本身,而在于艺术家的人生格局。”

2

俗话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也就是说,你的锅决定了你能烙出的饼的上限。所谓格局,就是这口“锅”,是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文化底蕴,是一个人的眼界、气度和胸襟。

所谓“做人”,不就是努力做大自己的人生格局吗?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一个人所能到达的高度,最终也取决于自身的人生格局吧。

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他的开心与否,全在于乞讨的多少。

他看不见世界的繁花锦绣,看不见世界上的人还有多种活法,自然也看不见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机会,就在他为自己框定的狭小世界里不断错失。

也许他不平庸,也不笨拙,也不缺乏竞争意识,但当乞讨成为他世界的全部时,他便很难跳出乞讨者的思维。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修行路上,我们和谁同行?和谁比较?我们追求什么?看淡什么?

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或许终将形成我们的人生格局。

3

有时,我会傻傻地想:如果我们把一只蚂蚁放在一张白纸上,上面盖上玻璃罩,让它一辈子在里面爬来爬去。那么,蚂蚁眼中的世界,或许就是这样一个白色的、平面的世界了吧!

当有一天,拿开这个玻璃罩的时候,它还有没有能力爬出玻璃罩外的世界?

如果物理的局限性已经不存在了,阻止它向外探索的,就是意识的局限性。

人也一样,一旦习惯固有的环境,形成固有的思维,就会逐渐丧失尝试的勇气,逐渐失去创新的想象力。人心的包容与接纳,也会逐渐狭小。

4

我们生来就有着诸多生理的局限性。

比如,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光谱、耳朵能听到的分贝,是很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世界上有许多人眼看不到的光谱、人耳听不到的分贝。这是人的局限性。

比如,蜻蜓、蜜蜂等昆虫的眼睛是复眼,它们眼中的世界,和我们人类看到的世界,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所有生物的局限性。

其实,在大自然面前,任何生物都是渺小的。因此,生而为人,有什么资本可以自高自大,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呢?

井底之蛙的可悲,就在于受环境的制约,无法跳出这个局限。在深不见底的井内,它抬头望见的那片天空,不足方圆,却误以为就是整个天空。

它的格局,就是井底的方寸之间而已。

5

所幸的是,人类虽然会遇到像井底之蛙一样的环境局限性,但人类却拥有宝贵的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可以打破认知的局限性。一旦认识到了局限性,就会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从而不断打开人生格局。

比如,我们知道人眼所能看到的距离是非常有限的,就发明了望远镜,从而成倍增加了人眼的观测距离,探测到了广阔无垠的宇宙世界。

比如,我们知道人的行走速度是非常有限的,就发明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创造了超越人类极限的移动速度,得以飞越海洋,跨越地球。

6

如何追求更大的人生格局?

格局和年龄关系不大,却和经历、学识息息相关。

经历过风风雨雨,胸中有江河湖海,眼界和胸襟才能渐渐打开。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先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

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最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孩子,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格局。

好比孙悟空的筋斗云,再怎么厉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因为筋斗云只是雕虫小技,而如来佛却是大智慧,是真正的人生格局。

格局大了,未来的路才有更多可能性。 

——摘自2017年1月出版的《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吕瑜洁,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

2017年1月,出版亲子教育畅销书《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已加印6次。

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淘宝等网站和新华书店均有售。

-朗读-

杨琳,一个从小喜欢语言表达,一直对文字和声音敏感的女子。忙碌的工作之余,朗读是她心中最有效的放松方式。

现兼任新昌县播音主持协会副主席

(0)

相关推荐

  • 让孩子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导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年轻的家长也有了自己更多的新想法,新观念,他们不再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课后可以去上更多别的兴趣班课程就是好的孩子.他们会更注重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会早早地去丰富孩子成长 ...

  • 如何规划孩子的人生格局

    的确,读经,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简单,高效,没有负作用. 不用 读,大概可以分三种:听读,指读,诵读. 0-3岁小儿,以听为主, 实际上,是利用耳朵在读. 学过计算机原理的,就清楚了,这是一种录入 ...

  • 走过千山万水,原来是“格局”二字

    亲爱的欢乐: 某天,我去参观一个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遇见一位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前辈.他很认真地看这些作品,希望从中发现一些好苗子. 看完整个展览,我问:"您心目中的好苗子,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

  • 曾国藩成功的秘密,在坚挺二字,细读受益一生,三点提升人生格局

    近日,王和尚细读曾国藩<挺经>,颇受启发. 人生一世,难在于"挺",更难在于"成".王国维称,古来成大事者,须经过三重境界,曰"独上高楼, ...

  • 【灯谜赏析】修书一封止兵戈(二字京津冀协同发展用语二)文化、格局

    [灯谜赏析] 修书一封止兵戈 谜目:二字京津冀协同发展用语二 谜底:文化.格局 制谜:冀石家庄  谷红歌 赏析:广东揭阳  王绍宽 读此谜时,让我一下子联想到康熙年间六尺巷的故事来.当年礼部尚书张英在 ...

  • 咏春拳·正身二字拑阳马(训练)

    武宗的愿景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使命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价值观是"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 ...

  • 咏春拳·二字拑阳马转马(训练)

    武宗的愿景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使命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价值观是"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 ...

  • 谁都逃脱不得“名利”二字

    今天吃饭时听到了一个消息,原来一起的同学,刚刚升副处,一年没到被举报了,后面也就-- 体制中,我遇到过,也听到过许多,原本一个挺老实的人,真的是兢兢业业,都是以家庭为重,平常娱乐活动都参加不多,奔着局 ...

  • 书法的运笔当知“疾涩”二字

    一.书法的运笔,我以为汉末蔡邕用"疾涩"二字来说书法的运笔法是最精确的. 冯武的<书法正传>载蔡邕的女儿蔡琰述她父亲的书法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 ...

  • 书法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何理解“门道”二字?

    书法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何理解"门道"二字?从技巧方面来说,不管是艺术还是技术,都有其专业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按照民间的通俗言语就可以称之为"门道"了 ...

  • 人生,不外乎得失二字(太经典了)

    做人,是一种信仰,活着,是一种交易,有时候是一种玩心眼,斗心机,做人规矩,还是处事圆滑,很多事,三分说话,七分做人,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但是别让好人伤心. 人有一种懂,也有一种伤害,人有一种吃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