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78章)

第178章 捐造佛像
春天的早晨格外清爽,天空明净得宛如刚刚洗过的青瓷,让人看了便心旷神怡。辰时刚过,王维已穿戴整齐,准备前往安仁坊的大荐福寺。
“阿爷,你今日要去大荐福寺么?”身后传来莲儿银铃般的声音,王维脚下一顿,转过身来,看着莲儿一脸慈爱道:“是的,阿爷今日去寺里为你阿娘祈福。”
再过几个月就满十周岁的莲儿,如今已出落得出水芙蓉一般,通身上下有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明丽和灵动。听了阿爷的话,她忙低头从随身佩戴的银镂香囊中取出一粒香料来,递给王维道:“阿爷,这是莲儿喜欢的女儿香,日日带在身边。阿爷去寺里为阿娘祈福时,能否将这女儿香带上,莲儿很是想念阿娘……”莲儿轻言轻语地说了下去,说到最后一句时,眼角隐隐涌起了一层水雾。
王维心中一紧,拍了拍莲儿的肩,接过这粒小小的女儿香,安慰她道:“好,你阿娘也极喜欢女儿香,阿爷定把你的心意带到。”说着,便头也不回地向门外走去,直到走出很远,才长长叹了口气。他知道,莲儿打小便极聪慧,对阿娘记忆极深,每每说起阿娘,便会红了眼眶,他着实不忍莲儿小小年纪便如此重情……
这样一路走,一路想,不知不觉便到了大荐福寺。从大门走到主殿,一路都是前来听法师讲经的善男信女,人数竟比平日多了数倍!王维正疑惑间,迎面看到十多位僧人拥簇着两位身披袈裟的法师向主殿走去,其中一位是道光禅师,另一位不曾见过,从容貌看,似乎是来自天竺的大德高僧。
王维忙快步迎了上去,向两位法师躬身行了一礼。道光禅师看了一眼王维,笑着向身边的大德高僧介绍道:“好叫法师知晓,这是贫僧的俗家弟子,姓王名维,字摩诘,素有慧根,跟着贫僧已四年有余。”
说完,便向王维招手道:“摩诘,你来得正好,这位是来自天竺的金刚智法师,今日亲临本寺讲经,你随为师一起好好听听。”
金刚智法师约莫六十开外,看了王维一眼,似乎微微一怔,随后才点头笑道:“王檀越的名字,倒是和佛门有缘。”
王维忙双手合十肃然行礼道:“多谢法师厚爱。家母笃信释教,拜在洛阳敬爱寺大照禅师门下,故给弟子取了这样的字号。”
“哦?原来是家学渊源,如此甚好。”金刚智并不多言,抬脚便往主殿走去,道光禅师和其他僧人也忙跟了上去。王维也欲跟上时,忽然有一人走了过来,笑着向王维抱拳道:“在下久仰王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幸会,幸会!”
王维闻声转过身来,只见说话之人皮肤白皙,面色红润,虽然一口河洛官话说得极为流利,但显然并非中原人士,忙抱拳还了一礼道:“在下王维,听阁下口音,似是来自东瀛?”
“王君果然好耳力,在下来自东瀛,名叫阿倍仲麻吕。因仰慕大唐文化,717年来到长安,一晃已有十六年。在下给自己取了一个汉名晁衡,王君可以叫我汉名。”
“阿倍仲麻吕?”王维只觉得这个名字极为耳熟,凝神一想,才恍然想起,綦毋潜曾多次提到,当今太子有一位来自东瀛的师傅,名叫阿倍仲麻吕,汉学功底极其深厚,实属难得……想到这里,王维不由再次打量了阿倍仲麻吕几眼,颔首微笑道:“王某久仰晁君盛名,今日偶遇,颇为有缘。”
“是啊,晁某久仰金刚智法师盛名,听闻他今日来大荐福寺讲经,就特特赶了过来。”阿倍仲麻吕一边走,一边和王维说道,“金刚智法师十岁时在天竺那烂陀寺出家,二十岁时受具足戒,研习大乘律学和密教,并得受金刚界的密法灌顶。法师学成密法后,正值天竺久旱不雨,国王迎请法师到宫中求雨。不出数日,果然天降大雨,国王非常欢喜,要用至高礼仪供养法师,但法师发愿到大唐弘扬密教。历经三年艰险,于719年抵达大唐,次年到达洛阳、长安,面谒当今圣上,成为大唐国师。这十多年来,法师殚心竭虑,先后在慈恩寺、荐福寺、资圣寺、大荐福寺等处或建立坛场,或翻译经典,度化众生。法师还奉敕为国祈雨,为皇家加持除病等,颇受圣上敬重。”阿倍仲麻吕显然十分了解金刚智法师,滔滔不绝地一路说了下去。
“法师为了化导众生,千里迢迢来到大唐,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弘法,其高风亮节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人可歌可叹。”王维连连点头,和阿倍仲麻吕一起步入主殿,开始凝神听金刚智法师讲经。
金刚智法师研习大乘律学,只听他引用《大乘造像功德经》娓娓道来:“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功德转精系念,常观如来威德自在,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如是等一切功德皆无有量,离众过失无与等者,此人如是谛念思惟,深生信乐,以诸相好而作佛像,功德广大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当王维听到“以诸相好而作佛像,功德广大无量无边不可称数”时,顿时有种醍醐灌顶之感,灵光一现,掠过一个念头——既然造佛像的功德广大无量无边,何不为璎珞造一尊阿弥陀像?
心意既定后,王维便着手去做此事。道光禅师告诉他,河南河内县(今河南沁阳)的太行山尽头有一处摩崖,石壁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佛像,都是善男信女们为许愿还愿而造的,建议王维前往。
王维安顿后莲儿后,便星夜兼程前往河内,请当地工匠造一尊阿弥陀像,并亲自撰写《河内摩崖造像记》:“唐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岁二月己巳朔日,弟子王维敬造阿弥陀佛像一躯,申宿诚也。夫至诚必应,福无唐捐……”
当王维在太行山尽头的摩崖造阿弥陀佛像时,玉真公主独坐长安玉真观,临窗提笔写道:“三月春中,万物渐苏。东风吹来,山山印辉。入目是景,入目是春。是景,是春?是春,是景?陌上花已开,盼君缓缓归……”
她那清丽雅致的小楷,落在质地绵韧的宣城麻纸上,浓而不浑,淡而不灰,神采飞扬,飞目生辉。
写罢搁笔,她怔怔地看了许久,才长长地叹了口气。她知道,这是一封虽有收信人却永远都不会寄出的信。她虽在纸上书写春日的华丽,却终究敌不过一朝一夕中透出的那份孤寂。就像此刻,尽管春风拂面,但周身感受到的,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轻愁。
两年前发生的那些事,如今想来,依然有些苦涩,有些不甘,但却已经没有了当初那般痛彻心扉。看来,时光真是世间最好的良药。再疼的伤口,也会渐渐结痂。就像这落在宣纸上的淡淡墨痕,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一点一点发黄,一点一点变脆,千百年后,化成灰烬,了无痕迹。
然而,在这三月正中的春天里,那些苦涩和不甘,却被这春意渲染得有了一番别样的情绪,让人情不自禁地有了一些期待,一些渴望,一些憧憬。但是,她的期待、渴望和憧憬,很快便被王维造佛像的消息浇灭了。(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阿娘

    沪语朗读:王维杰 阿  娘 作者:王维杰 改编:郭莉 修正:丁迪蒙 朗读:王维杰 "阿娘"是宁波人对祖母个称呼,阿拉屋里向并勿是宁波人,只是因为小辰光,我个阿娘还呒没退休,父母亲日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