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与道心的关系: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东方既白 著

常言说“笨鸟要先飞”,那底子好、起点高的“灵鸟”更要飞的更高、更远才行,否则就是奔跑能力优秀如兔子,也终究会因为骄傲自满输给勤而不辍的乌龟,辱没了先人,成为“坑爹”的典范,而无颜见江东父老,当然“不知敬畏”、“无药可救”的不肖子孙除外。因此,古人告诫我们“天道酬勤”,它和道法自然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我们容易着了相,出分别心,具体怎么做才能得善果呢?老子说“无为而治,为而不争”,佛教说“因上努力,果上随缘”,阳明说“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说白了,还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问题,还是“以道统术,术则久,有术无道,术必衰”的根本性问题。

但关于这个问题,也没必要过分恐慌,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讲,也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其实古人早在《尚书·大禹谟》中就提出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的“十六字心传”,给出了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对策。只是当代大多数人限于“当局者迷”的认知偏差,处于时代的迷局中而无法自拔,倘若有“旁观者清”的高人或者圣人,携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良药,主动出来指点迷津,破时代之困局,世人自然就会迷途知返,时来运转。

比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据传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其大概的意思是说: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

说白了,就是“人心”如何与“道心”统一的问题,因此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阳明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什么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呢?“混沌无极”、“呆若木鸡”、“无为而治”的“道心”便是,因此就又回到了在“人心惟危”的基本现实条件下,如何沿着“道天地人”的基本路径,通过“人心”法“天地之心”的修炼,最终与“道心”达到统一的问题。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关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朱熹更在其《中庸章句集注 序》中,做出了如下释义:“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说白了,三者的实质都是在强调“人心”和“道心”的本质区别问题。而人心的特点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字,危。这是个会意字,最初的意思是表示一件事物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需要人时时刻刻倍加小心,战战兢兢的去控制,否则一不小心便有可能车毁人亡。比如“危”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扶着一个厄。厄,就是套在牛马脖子上面用以控制他们拉车的装置。放在““人心惟危”这里,就是说人心是躁动不安的,我们必须万分警惕,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而言外之意的意思则是,人心虽然躁动,但并不是不可以控制的,要不然就不应该说是危,而应该是乱了。

那道心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还是一个字,微。微也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位美女在梳理长发。长发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虽然千丝万缕,却又可以梳理得青丝如绢,这就是“道心”的特点,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既然道千丝万缕、玄之又玄,我们又该怎样追寻道呢?答案是就是“精一”二字。

精是分类是演绎,一是聚类是归纳,当然这其中又始终穿插着类比和辩证。

所谓精,便是不断地筛选,不断地去除杂质的过程。对于“道”来说,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一丝每一缕都是什么,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格物”,去芜存菁,去不断的剔除掉那些明显错误的选择。当我们把一缕缕散乱的长发梳理到柔顺,便是实现了“精微”。可长发只是根根柔顺就美了吗?恐怕不是,如果根根都彼此远离,一头秀发支起来像个刺猬,是不是也不美?所以不但要精,而且要一,把头发梳理在一块,放在手里托起来便像一条瀑布,那样才是美的,这就叫“精一”。

而当我们将人心用于追寻道时,人心也就成为了道心,因此到了最后,就又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中”了,怎么“中”呢?“允执厥中”,就是说要永远把握那个“中”。那什么是“中”呢?孔子讲中庸、时中、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便是瞄准靶心,和便是正中靶心。靶心是什么?是庸,时时刻刻都“有用”就是庸。这个靶子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个移动靶,时移事异。所以,射之前要看好,靶子在哪里,然后有的放矢,这叫时中。因此,中国人所谓的“中”,就是回答“如何做”的问题。

这就又回到了阳明心学中关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问题了,“心即”什么“理”?“心即”“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混沌无极”之“理”,“知行”怎么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合一”呢?“行”到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内,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公约数,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以至于把“混沌无极,无我无私”的区域扩展到“至大无外”,如此就能达到“心即理”程度上“知行合一”,就能达到阳明先生所言的“致良知”境界了。

阳明心学,儒释道三教合一集大成者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