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刻融资1个亿,三年要开5000家店?这事靠谱吗?
被乐刻融资的消息刷屏,本来挺好一件健身行业幸事,理应祝福之。但是乐刻居然打出三年内全球要开5000家店的消息,这个也真的是有点过了……虽然说资本市场靠忽悠,但是也不能那么脱离常识啊。
5000家店什么概念?
中国健身房现有总量的一半。
我们简单来算笔账,根据乐刻新闻稿透露的数据,乐刻单店面积平均在300平,我们以上海、北京为例进行测算,根据乐刻的选址(相对比较偏中档),租金+物管成本大概在4-5块/平/天,一个月大概4w,人力假定为0好了(乐刻专注自动化,假定做到极致),运营成本(水电煤+清洁)算5k/月,初始装修和设备假定2k/平,就是60w,按3年折旧,每月1.6w(不要问我为啥按3年折旧,第一是现在一般3年健身房都需要重装一次,第二是会计谨慎性原则),这样每月的成本在6.1w。
而根据乐刻CEO提供的单店数据,平均每家店280人(这个已经达到健身房的每平米人效,但是健身房为之付出的获客成本是极高的,乐刻的模式是否会为其带来免费客流,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不论是大众点评、还是路边刀旗,或者是地推派单,都是不容无忽视的获客成本,不无夸张的说,健身房最大的成本其实就是获客成本,咱们这里假定为零),月费199块,就是5.6w,亏损5k。
这里没有考虑任何总部管理费用和市场广告费用,而我们知道就算你再智能,要撑起不要说5000家店了,就是50家店,需要的这部分的成本都是非常可观的。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说笔者漏算了客人的私教和周边产品消费。乐刻主打的私教价格为180/节,其中大部分给了教练,自己能拿来的微乎其微。假定280人里有5%的人买私教课好了,也就是14人/月,每人每月贡献收入大概在5k。另外,另外笔者一直觉得所谓的线下流量导入周边产品的逻辑是不对的(下面详述),从乐刻的销售数据上来看,这条路也仍处于探索之中。
综上所述,乐刻单店基本处于打平的状态。那在这个情况下,乐刻为啥敢于叫出2年5000家店的口号呢?
笔者大胆猜测是受所谓的互联网流量思维荼毒太深。但是互联网流量为王的逻辑的根本是因为互联网的边际成本为零,你想想我一个app做好,投入了固定的成本,多来一个用户,我的边际运营成本是零。但是线下就不是这个逻辑了,多来一个实打实就是一个人的成本。
这个差异导致所谓的以线下为入口积攒流量,然后转化周边变现的逻辑压根就不成立。
再算笔账,就算乐刻真的牛逼开出了5000家店,单店280人,也就是140万的月活,这个数据放到互联网上啥都算不了,别人一个app的日活可能就超过这个数据,而你为之付出的资本投入是惊人的30亿,别人可能只有几千万(算上推广获客成本)。
笔者始终不认为线下健身房是销售健身周边产品的场景,至少我本人及周边朋友没有在健身房购买除应急的水或香蕉之外的产品的欲望,买衣服和补剂我看品牌,消费行为在线上。
此外,目前中国健身行业虽然处于快速发展态势,但要认清一个事实,就是目前的渗透率依然只有0.7%,全中国的健身房会员规模在1千万左右,这个数据最后也基本保持在千万级的水平。
而各地的传统健身房都在以史无前例地速度疯狂扩张,上海的威尔士和一兆韦德均已突破百家店的规模,全国健身房数量很快会突破1万家,竞争相当激烈,传统健身房已经卖出超低白菜价年卡,3000元40个月,一个月只需要75块,且硬件环境还都是要高出乐刻好几个档次的,乐刻未来会面临残忍的同业竞争。
线下开店不是线上画图,是件极其复杂和繁琐的事情。平均一家店铺从选址、谈判、设计、装修、试运营基本需要1个团队3个月的时间,就算执行力再强,要做到一天开出14家店,背后必须有极其庞大且强大的执行团队支撑,而这些都是需要大量资金供给的。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的健身房数量大概在7-8k家,如果乐刻一切顺利,几年后,乐刻将占据行业1/3强的市场份额,这个在高度分散的健身市场是全球所未见的。
最后,可能还有一招,加盟。
北美的大型品牌健身房的扩张基本靠加盟完成,如planet fitness、anytime fitness等等,但是加盟商都是贼精的主,他们会加盟一家不赚钱的店吗?会投入资本无偿帮助乐刻实现规模发展吗?我感觉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哎。
根据懒熊体育对乐刻的报道,乐刻未来主要想做健身行业的Uber,可是健身行业毕竟和打车不同,一个是强C2C关系,一个是弱C2C关系,强关系有了第一次倒流后,后面教练和学员自己微信上玩去了,弱关系才需要平台每次撮合。所以目测市面上做起来的C2C平台,没有一个是强关系的,连雕爷的河狸家都貌似没啥声响了。
另外,做C2C平台是没法保证用户体验的,你为了节省成本,不舍得给教练全职待遇,有想要教练按照你的标准来,这不是又要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吗?Soulcycle创始人分享其成功秘诀第一条就是全职招募单车教练并善待教练。
从Uber开始的共享概念玩到今天其实已经差不多了,客户可不管共享不共享,客户要的是体验,企业要的是效率,而健身教练C2C这个事情既无体验保证,也无效率保证。
殊不见当年红极一时的全城热恋、小熊快跑等共享健身房们都已经纷纷转型了吗?前车之鉴。
寻找更多您所感兴趣的内容 可以试试点击以下关键词
Paleo Diet|Zone Diet|CrossFit人群
SoulCycle|David Barton|Equinox|1Re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