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大大方方地谈一谈:性与人的关系
卷首语
这里讲的生理需求,指的是动物性最基本的性需求,性需求总是让人感觉那么神秘,有种无法靠近的不了解的感觉。
那么,性之于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一、佛系群体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一群人,他们清心寡欲,无欲无求,对世间万物都一副与自己无关的样子,这样的人我们称为佛系群体。
这个群体的人总是那么与众不同,他们总给人很神秘的感觉,他们那淡泊的模样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感觉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与常人不同的,包括性需求。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佛系群体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正常人,他们也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人作为高级动物,第一需求的动物性是正常存在的,所以佛系群体的人也同样有性需求,并不像他们外表表现得那样淡然。
荣格曾说,一个人如果一个人的外向呈现出一样貌,那么他无意识状态里就一定会与外在的形象相反。
佛系群体较之常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能把身与心分离开来。王阳明先生在《知行合一》提出:一个人首先是要知道他想要什么,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去做。
佛系的人,他们很清楚地明白自己想的是与世无争的内心,他们远离人际斗争、远离政治斗争、远离商场斗争,通常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目标十分明确。
当然他们也很明确,性需求也是他们不能缺少的,只不过他们不去研究而已,一切顺其自然,不拒绝、不压制。
但是这种佛系群体跟佛教还是不同的,性需求在佛教中被界定在“破戒”,但是佛教中人也是自常人,他们就没有需求吗?这又如何理解呢?
人作为高级动物,与动物的区别在于能理性思考。佛教中人对于性需求就是动用了理性思考。
我们生存的大千世界,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指的是事物的逻辑性,既然佛教存在着,那就说明佛教的存在并没有违背客观规律,只是人的选择而已。
选择了信仰,就要服从这个群体的所有规定,我们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就说明是可以承担一切的,这与人性并不违背。
经过了理性思考,一个人在自己的选择路不违反法律就不存在对错,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那跟每个人的经历是相关的,这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我只需要知道,他们选择的是自己最舒服的状态,这就足够了。
二、西方心理学上的研究
在西方,基于科学研究基础,生理需求的定义有许多种,比如生长繁衍之理、养生之理、为人之道、生存条件等等,不管是哪一个,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人的基本需求。
生命的延续与传承是大千世界源远流长的基础,如果没有人类的繁衍生息,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因为这一切都是基于人的力量。
所以西方心理学学家认为,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这种研究是基于人类发展史最基本的原则,是对人性最初的探究,西方人都崇尚自由与民主,就是因为遵从了人的第一需求,所以他们的观念里,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必须是要自由的。
这并没有错,但是也不代表这就是人类永远的第一需求。
三、需求之外
人类从几百万年前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他们从当初在野外与动物抗争,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世界的主宰。
种族的繁衍虽仍然是社会前行的基础,但是这种繁衍已经不单纯依靠“性”来实现了,试管婴儿的出现,使人类的繁衍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虽然性需求依然是人的基本需求,但是社会的展已经不依靠人的本能了,这是发展的必然。
看过《千与千寻》的人都知道,千寻的爸爸妈妈停不下来贪吃的嘴,最终彻底失去了人性,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动物,如今,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如果人还仅仅停留在对性需求的要求与研究上,那么就将上演现实版的《人类进化论》。
人从猴子进化成功智人之后,他们区别于动物的是精神、意念和创造力,这些能力是需要不断迭代更新的,那就要适应现实的科技成果,把身与心分开,去做更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后记:
性需求是人的本能需求,什么时候人都不能脱离动物性的本质,但是这也不代表人要像动物那样活着。
人作为高级动物,除了本能需求之外,还必须要明白在本能需求之外,还有许多别的需求也或将成为人类的首选项,因为未来将如何谁也不知道。
作者|孙庸子
编辑|孙庸子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Psychobiology 心理生物学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