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文化】修族谱可不能随便,这背后的禁忌你知道多少?
修族谱禁忌你知道多少?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有记录祖宗事迹的习惯,后世称之为“谱”,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地方有志也。宗谱的存在有着“辨亲疏,明昭穆”的重要作用,古人常云:“谱谍立身之本也。”可见,族谱虽与国史、方志都属于中华民族三大历史文献,但谱更能通过追根溯源了解到你是谁、从哪来。
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家谱又是体现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修谱即是行孝,那如何才能将行孝做到尽善尽美?修谱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史料具有很强的可靠性,以史为据编修家谱能增强家谱的可信性。在家谱的编修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史料,辨别史料真伪,搜集本家族始祖、名人等重要历史资料,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物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客观记叙。对先人不作主观带感情色彩,影响后世对家族先辈客观认识的评论。
“生不立传”,是写史人的一个态度。古语有云:“盖棺定论!”、“历史对错让后人来评说。”,人会变化,先前行为良好,后来人生发生变化,导致晚节不保也是常有的事例。如若给生人立传会出现偏差,且带有请托行为、人情世故、主观色彩、个人喜恶等影响客观公正的因素产生,因此给尚在世的人立传为时尚早。既然要立传,就应让后来者认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盖棺再定论”。
人无完人,不能对一个人责备求全。且好坏也不是一两件事能定论的,判断历史对错也要因特定历史时期、历史环境而定,不以今时之参照标准去衡量古人,今日之标准也不能成为后来者评价今人的标尺!
家谱本身具有教化作用,警示后人更是家谱的重要作用。因此家谱里更不应有与传统道德观念有抵触的内容,否则不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
家谱文化是一种信仰
如果家谱是这么来的,那它还可信吗?袁义达说,家谱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保留几千年的家族文化。
这种信仰,也是对祖宗的敬畏,让人有根有源,知道自己从哪儿来。
实际上,对于家谱,前面是真实的,后面也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家谱前面多少代,因为有文献记载,是有据可依的;最近数代,牵涉自己的叔伯、爷爷、曾祖等,也是真实的。唯一的断层就是在文献缺失的那些年代。
“曾经有人发现,一个县如果有5个进士,那么全县同姓的人都认这几个人为祖先,难道这几个进士就没有兄弟吗?其他人都去哪儿了?”
袁义达说,这就像是一棵大树有众多分支,你本来属于第三支第五根,但是你认了第一根,中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说到底,中国的家谱文化,就是整个民族的血脉信仰。
袁义达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黑人开始寻根,由此带动了华人寻根。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们有家谱,追根溯源,就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不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姓氏文化不丢,我们的文化就能传承。
修家谱对子孙后代有什么好处
谱也叫族谱,或者宗谱。是以某一姓氏为中心的小范围的家族史。那么修家谱对子孙后代有哪些好处呢?
饮水可思源
家住长江尾,怎知长江头?逆水而上得知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才是长江水的发源地。中国历史几千年,大家都知道华夏子孙是龙的传人。那么,龙生几子?龙子各自衍生的分支分布格局怎样?自己又系哪一支?如果没有家谱周详的记载,我们不得而知。
辈份清晰
家谱中有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立辈份。
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家谱中立下辈份,很好地处理了长幼上下之分。如果没有家谱的功劳,那么爷孙莫辩,叔侄难分,便会出现见奶便是妈的可笑怪象。
学古鉴今
不管哪一姓氏都有杰出的人才,家谱都会祥细记载。以此做为后人学习之标兵。
以刘氏为例,自从盘古开天地,三黄五帝至如今,刘氏出现了约四十位皇帝,很长一段中国史,刘氏的职业便是做皇帝。
今人宜鉴古,较法古人,追赶古人,发奋图强。古人便成了后人的学习榜样,不亦乐乎?
让后世子孙对祖上信息有据可查
家谱都会记载家族祖先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生卒年月、婚姻和子孙情况、甚至坟墓所在的方位。这些为子孙提供了确却的文字依据。
对后世子孙的激励和警戒
家谱中都会为本家族取得荣耀的人增加文字篇幅记载,如获得功名,入仕,或受到某些封敕,为家族做出什么贡献之类等等这些都是要入谱的,对后世子孙也是种极大的荣耀,增加自信,也时刻激励着他们向祖上看齐,更进一步。
另外如某些人败坏了家族名声,如乱伦,革职,流放等等,都视为耻辱,是不能入谱的,就是警戒后世子孙谨言慎行,不能辱没祖上名声。
增强家族凝聚力
每个家族不断地瓜瓞绵延,越到后世,分支越远,出五服也是极为常见,人数也是越来越多,亲情势必会拉远,同为某世子孙互不认识,形同路人也再平常不过,甚至会有矛盾滋生,有家谱的维系就能很大程度化解,促进家族团结,社会和谐。
家谱也能反映出家族的起源和迁徙情况,或某些特有的地方风物也会通过家谱表现出来,为其考察和考证提供多方面的材料印证。它的修撰于内于外都非常有利,必须重视起来。
国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谱,5000年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大厦,便是由它们共同所构筑。
亲情、友情、乡情、族情……,中华文化的血缘传统,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据悉,每年清明前后,大批的海外华人、港澳及台湾同胞,不辞劳苦、不畏千山万水来到国内,寻根问祖,拜祭祖先,中国人这种寻根谒祖的情节,不能不说与延续数百数千年的家谱有很大关系,家谱,是各方人士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和凭证,它维系的不仅仅已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对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家谱也有其特殊的作用和价值。
而修续家谱,往往是一个家族之盛大事,大多数都是由族中最权威且热心人士所主持和操劳,家谱其内容不仅追溯渊源,反映人口繁衍、家族迁移及变迁等等,彰扬始祖和先人,记载本家族史上最杰出的名人,以及家训、族训、教勉子孙后代等,其实,家谱已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史书,更涉及历史、人口、经济、遗传等多个方面,也可以说,对研究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辅助功能。
因此,修续家谱不是迷信,而是传承,完全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