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高级幕僚们都是如何进谏的?

贞观之治的出现,得益于君臣的通力合作。一方面,唐太宗李世民有建立强盛王朝、成就千古明君的远大志向,为此他从谏如流;另一方面,以房玄龄、孔颖达、张玄素等为代表的高级幕僚殚精竭虑,建言献策,倾力辅佐。

房玄龄激励荐人

房玄龄是秦王李世民倚重的高级助手,曾在秦王府掌管记室(负责撰写章表文檄)十余年。当时,秦王府许多有才能的人都被外调,李世民对此十分忧虑。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房玄龄没有用可靠的论据证明杜如晦经天纬地的才干,因为很难做到,而是采用了当初萧何荐韩信所使用的方法——激励刺激。如果李世民安心做一个藩王,杜如晦就无所作为;如果打算君临天下,就需要杜如晦这样的王佐之才。君临天下的愿景显然刺激了李世民的进取心,重用杜如晦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历史事实证明,杜如晦确实为参谋辅佐李世民治国理政发挥了重要作用。

房玄龄能说服李世民的因素是什么呢?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招贤纳士,建立了不世功勋,其势力急剧膨胀,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对此颇有忌惮,调走秦王府的人让李世民左支右绌,李世民只能仰仗信任的属下作决断。因此,房玄龄才可能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述、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快速说服上司采纳他的建议。

孔颖达引经启智

孔颖达是著名经学家,隋时任河内郡博士、太学助教;唐高祖时担任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旋即擢升国子博士;贞观初年受封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从履职经历来看,孔颖达主要承担教职、文学顾问及审议等工作,是典型的高级幕僚。他为什么能够得到李世民的信任,官拜国子祭酒,并侍讲东宫成为皇太子的老师呢?这主要归结于孔颖达的公忠体国,归结于李世民的唯才是举、从善如流。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孔颖达精通历史,谙熟儒家经籍,他实际上是用专业性极强的引述说服了李世民。

孔颖达曾受诏撰《五经正义》,此为南宋刊印底本影印的《周易正义》中两页

据历史记载,唐太宗曾经问:“《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他问的其实是历代帝王共同面对的问题,身居高位,易自矜大,也是隋炀帝覆宗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虚己待人,从而发挥属下的主观能动性,是唐太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孔颖达回答说:“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惟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知。《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孔颖达依据经学进行解释并有所发挥,其核心是引用《易经》的一句话——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意思是帝王治国,要用表面上的蒙昧无知来滋养正道,用藏智于心的方法治理民众,如果炫耀聪明,就会蒙蔽圣听、自取灭亡。孔颖达的阐释让唐太宗非常满意。

只有内行、专业的幕僚,与上司沟通时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对于地位较高、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上司,要发挥专业优势,运用有说服力的论据,这样更容易使上司信服。

张玄素直言规劝

贞观四年,唐太宗下旨重修洛阳宫乾阳殿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劝止,其中有几句话颇为刺耳:“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异昔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唐太宗生气道:“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张玄素得理不饶人:“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他紧紧抓住隋炀帝因奢侈腐化、滥用民力终至覆灭的教训,警示李世民:百姓刚经历战乱,民力疲敝,不堪驱使,如果此时营建宫殿,无异于承袭隋朝灭亡的弊端,祸乱可能会超过隋炀帝。唐太宗最终叹服道:“我不思量,遂至于此。”张玄素成功阻止了唐太宗重修乾阳殿的动议,李世民下令“所有作役,宜即停之”,在错误的道路上终于止步。

可见,建言献策要正确把握上司心理。建议能被接受,不仅取决于说服者对所承担角色的准确认知,也取决于说服对象的合作态度,提建议时要兼顾双方,考虑周全,不可偏废。当上司可能犯错或者正在犯错时,幕僚要择机直言不讳,善于选择警示性信息,让上司意识到错误决策可能产生的后果,阻止上司犯错。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