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课》,是一堂精妙的电影课
和北堂一起看电影
「影评」
作者:东狐
一位热爱观影,热爱文学的少年
图片源自网络
《波斯语课》,是一堂精妙的电影课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3月份上新了一部小众类型片。
影片的票房不高,却好评如潮,甚至被媒体称为“奥斯卡遗珠”。
它是一部战争片,却看不见大枪大炮,也看不见血流成河。
它的镜头从来没有指向正面的战场,我们却能看到战争的残暴和荒谬。
它名为《波斯语课》,讲的却是一堂精妙的电影课。
《波斯语课》的故事发生在1942年,正是在二战期间。我们理所当然以为故事将在军队、枪炮、战场中进行时。
《波斯语课》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视角,它的镜头指向了集中营以及高级军官科赫的办公室。
这是它的精妙之处,这将它区别于其他所有通过血肉横飞的画面,通过生理刺激以达成使观众愤怒、厌恶或是恐惧的战争片。
于是我们开始放松心态,去面对一个关于犹太人编造假波斯语向德国军官授课,并因此获得求生机会的故事。
但当导演让掌握极权且武断多疑的高级军官科赫登场时,我们就知道,对于假扮波斯人的尤恩来说,他将进入一个复杂的战场。这个战场的形势可能远比战争的一线更严峻。
在这个复杂战局中,尤恩需要不断地编撰假的波斯语以取得科赫的信任。
但是尤恩没有纸和笔,编撰新词不是一个困难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记住新编撰的词。
如果是曾深受学习外语之苦的90后或是00后,一定能体会这其中的困难,更何况在随时可能失去性命紧张的氛围下。
所幸的是尤恩因为教学波斯语,而得到高级军官科赫的礼遇,获得了记录集中营犹太人名单的工作。
而当尤恩记错了一个单词,科赫将他怀疑为骗子时,态度和初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之下,让我们知道不论尤恩是怎样一种身份,他永远都不过是俎上鱼肉。
这就是战争的荒谬之处,因为战争赐予一方权利而令另外一方沦为奴隶,使得人和人之间变得不平等。
在这一刻,我们所有人将再次意识到,这是一部战争片,而导演的镜头也同时不断推向集中营的俘虏们。
虽然后面尤恩还是骗过了科赫,并重新取得信任。但他却亲眼目睹了同胞的苦难,以汤水为食,却每日都在干重活,而且还要受到军队的欺凌,甚至可能会遭受枪杀。
我们发现这部电影的导演非常慎用大全景,但却将这个景别用给了运输大量犹太人尸体的场景。
几辆运输尸体的木车和占据画面更大空间的雪地形成强烈的对比,人对于战争的渺小正像是木车对于雪地的渺小。
尤其在无数个近中景镜头之后,一个巨大的全景镜头裸露在我们面前时,那种渺小感更是压得所有观众透不过气。
同时在这渺小感之中,激起观众愤怒无比愤怒的情绪,当然也激怒了主人公尤恩。
活在随时会死去的恐惧中的尤恩,在纳粹党派被敌军驱退时,决定离开科赫身边,甚至甘愿选择以和同胞们一同赴死的方式。战争的残酷之一就是让人失去希望。
当然尤恩最终被科赫救下,影片的结尾科赫逃往波斯,向波斯人说着满嘴假波斯语的绝望惹人发笑,同时也侧面印证了战争的荒谬。
但其实波斯语课的真正下课时分,是在尤恩向美军口述两千多名遇害同胞的姓名的时候,这是导演对纳粹和所有杀戮者的一次历史性讨伐。
电影的艺术在于展现丰富的视听语言,在于努力展现完整的物质现实,所以电影展示的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它不仅仅讲了一个故事,或是讲了战争的残酷和荒缪,它还有更多丰富的细节。
而所有细节中,我们最该关注的是人,如果不关注人,将错失电影最重要的内容。
首先我们讲到尤恩,他满足了我们对历史上聪明绝顶的犹太人的幻想。也符合男主角的要求——始终在完成整个故事中最艰难的任务。
当科赫表示需要将每天记忆的单词量从4个增加到40个时,尤恩和我们一样的恐慌,但他却完美化解了这一问题。
导演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会将角色过度神化,同时又让我们忍不住对角色顶礼模拜。
尤恩深受喜爱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还是一种我们极度向往的精神的代表——不破罐子破摔的精神。
即便是在极度昏迷状态下的尤恩,依旧努力保持清醒地去创造一个生存的突破口,取得一个再次生还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谈我们的反派主角,科赫。不知道其他朋友怎么去看待科赫,但东狐竟从头到尾不曾对这个反派角色感觉到厌恶。
其中之一的原因在于未曾看到他亲手染上鲜血,另外的原因之一在于,他的多疑和武断的性格,使得这部同时涵盖悬疑元素的电影更具有戏剧性。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发现他不是纳粹党派的忠实拥趸者,他加入纳粹只是因为他看到纳粹的军人好像生活得很快活。
科赫没有想到过德国纳粹会百分百胜利,已经留好了前往波斯的退路,学习波斯语。
在和尤恩的对话中,我们得知科赫在当兵之前,不过是一个三岁丧母,终年在厨房工作的一位普通厨师。看到这里大多数人不禁失笑,军队和武器竟然让一位“厨子”掌握了生杀大权。
也许是因为他最终救出了尤恩,让我们对他心生好感,即便他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不输掉20罐肉罐头。所以当科赫向波斯人说出一口假波斯语时,竟让我们在觉得有趣的同时,还感到有一丝遗憾和心疼。
再来看看其他的非主要人物。在集中营外围劝尤恩回去的老兵,是被迫参战的代表,他的身上完全不体现杀戮之气。
与老兵完全相反的是下士拜尔,他全剧之中从头到尾都在尝试欺压俘虏们,想方设法要残害尤恩,在某次失败后,枪杀了尤恩的同胞。如果不是因为权利不够,否则他完全符合二战时期杀戮恶魔的形象。
而其他角色都扮演什么角色呢。史托弗,能力不足,在战时依然不忘沉溺于与指挥官或拜尔的情爱之中。
雅娜同样沉溺于情爱幻想之中,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失利者,因此变得狭隘。给我们呈现了二战时德国女军人的另外模样。
掌握最大权威的指挥官,一样有着斤斤计较的心胸,以至于要将自己的情妇送往战区。
而真正不幸者的代表,为尤恩杀死真正波斯而牺牲自己的犹太朋友,又是所有被纳粹残害的代表,同时他又象征着一种知恩图报的美好精神。
所有角色形象都丰满而鲜明,使得这部电影充满魅力,并让这部电影在虚构故事中展现出了最大程度的真实。
《波斯语课》可能不是以视听语言见长的电影,但在剧作上却是难得一见的好电影。它的主题明确,而且主线非常清晰,选择的观察角度又非常具有独创性,既具备电影剧作的强大基本功,又在行驶电影艺术开拓创新的职业。
导演同时深谙电影的真谛,能将它区分于故事,既遵守故事的本性,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展示电影中的物质现实,将一个个人物丰满化,将合个场景细节化。
《波斯语课》并不是语言课,而是精妙绝伦的电影课,东狐由衷希望这样的好电影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