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与科技赋能新机场,民航机场智慧发展创新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4月15日,在中国民航局指导下,由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主办,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上海机场集团和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共同协办的“民航机场智慧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召开,主题为“以智慧与科技赋能四型机场建设”。

本次研讨会旨在贯彻“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线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民航“十四五”发展战略,落实智慧民航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总结民航机场领域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智慧转型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实践,充分发挥智慧与科技对四型(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四个工程、平安工地和品质工程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出席并讲话,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致欢迎辞。中国民用航空局安全监察专员兼机场司司长刘春晨、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司长韩钧、中国民用航空局人事科教司副司长陈朝霞,分别就机场科技发展、民航科技产业发展、“十四五”民航科技规划等作了专题报告。

董志毅讲话指出,近年来,中国民航坚持把科技创新和智慧转型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和主攻方向,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牢固树立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题的发展思路,汇聚力量,共同推进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他表示,近年来我国民航机场的创新发展充分彰显了科技的推动作用,成效显著。他同时强调,要深刻认识到,机场科技创新与智慧发展工作中还面临着四大挑战。要全面贯彻“四型机场”建设理念,聚焦机场高质量发展,就要持之以恒把智慧与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坚守智慧发展的定力,统筹推进机场智慧场景整体构建:要坚定自主创新的志气与自信,布局推动智慧技术的自立自强;要坚持研用融合的推动模式,着力强化智慧科技研发协同;要具备比肩全球的格局和视野,持续提升智慧品牌的国际影响。董志毅寄语与会的民航各单位和与民航发展相关的各方,以民航强国建设为导向,以四型机场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瞄准智慧机场科技前沿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勇做新时代机场智慧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贡献民航力量。

方守恩表示,当前全球民航业正在快速进入“智慧民航”时代,未来五年是我国民航从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同济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机场工程专业方向的高校,近年来,在中国民航局和各行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同济大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民航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同济大学将进一步融合交通运输、人工智能、管理科学、航空航天、建筑城规、土木工程、信息通讯等学科力量,以智慧为核心,开展高质量、基础性的科学技术研究,培养航空运输高层次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四型机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刘春晨表示,中国民航的发展要做到敢抓机遇,以国内和国际行业领先为目标,不断深化设施基础建设,构建与时俱进的标准体系,打造更多的合作平台,推动智慧发展和科技创新。

韩钧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民航业运行模式变革和效能提升的基础,建设智慧民航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建设智慧民航要打破行业界限,打破部门界限,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储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陈朝霞表示,做到坚持需求导向、战略引领、自主攻关、重点突破,围绕智慧民航建设,瞄准科技发展前沿,重点支撑智慧机场,智慧航空器运行与空中服务,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完善中国民航系统的智慧体系。

副校长童小华主持了上午的主题演讲。来自同济大学、民航局机场司、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院空港枢纽院等的与会嘉宾,在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来自民航局各司局、各管理局和监管局、民航各重要科研机构、民航各运行保障单位、各地机场、民航各局属企事业单位、民航相关协会单位,以及部分地方高校、规划设计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人士近300人受邀与会。

上午的报告结束后,与会者在济人楼一楼大厅参观了“民航机场智慧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展”,随后又分别实地观摩了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史馆、地震工程馆、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基地到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

(文/黄泽蓉      图/周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