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针刺之怪谈
事情从前不久的两件事开始说起。
我是一个从业15年的中医主治医师,期间跟两样东西打交道最多——病人的手腕和针灸针。说不上硕果累累但也小有所悟,也得到了部分患者和同行的认可。
第一件事就是有位经常交流的同行远赴外地开诊,前不久打电话问我“有个牙疼的患者,开完药给他扎两针,合谷和下关,为什么没啥反应反而合谷那里更疼了?”
第二件事则是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快下班有位患者就诊,诉2天前长时间下蹲起身直立时右腘窝处疼痛,行走时明显加重。想进行针灸治疗,因为刚发病时一位同行对其左上肢针刺,有效果,但再去时效果就不大明显了。
首先我说这两件事不分谁是谁非,第一件事那位同行水平比我厉害,只不过几乎没动过针,第二件事的同行也是位高手,从取穴对侧上肢就可以看出,各位看官不明白的可以翻一下筋膜学,靳三针等等,都有类似的方法和解释。
说这两件事重点不是如何治疗,而是针灸这项技术在现有医疗环境下出现的问题。
1,针刺不是西医,穴位不是西药。
白细胞升高就用抗生素,这是西医,但如果牙疼就取下关,合谷,足三里;腰疼就取委中,肾俞。那就是可笑了。但可悲的是这么干的不止一位。
2,针刺之前最好要对患处看一看摸一摸,毕竟针刺不是万能的。比如说那个牙疼,据我所知有些口腔问题像牙龈萎缩,像牙龈癌(此处会引起不适,图片已删)
我想别说针灸了,你给他开中药也没多大用吧?
还有那个腿疼的,触诊腘窝有肿胀,半腱肌半膜肌附近明显按压疼,辅助股二头肌收缩时屈膝疼痛减轻。那基本确定是一个局部的急性损伤,针刺只能开始缓解,却不好进一步减轻。给予红外线照射和局部肌肉低频脉冲刺激,缓解股二头肌附着点后,患者行走时明显减轻。
3,不少人热衷于远端取穴,或者取特定穴。
一是简单省事,腰疼扎个手上的腰痛点或者后溪,肩周炎扎个条口什么的,不耽误自己扎完继续看病。二是故作神秘,这个我最是痛恨——哪不舒服不去管,却哪远扎哪,上来直接头病扎脚,脚病扎头。为啥?这样显得神秘,患者眼中显得本事高,这才是中医理论的体现。上来就扎近端,太普通,太LOW,是西医的的思路等等。
中医的辨证论治,针灸一样也要适用。死板教条只能让针灸越走越窄,高手越来越少。君不见无论何地,开中药的老仙们好找,针灸出名的确是难寻。
最后劝一句,那些偶尔针刺有效就抱着医书为那几个穴位找理论依据的,你们把路走反了。还有结合结合西医不丢人,就算是张伯礼院士该切胆囊也得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