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文鄂州怡亭的裴虬是怎样的的一个人?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唐代名人李阳冰、李莒、裴虬、裴鸥等来鄂州怀古游玩,曾任容州长史,虬为著作郎兼侍御史、道州刺史、谏仪大夫。
安史之乱前后10年间,裴氏兄弟饱经战乱之苦,北归不成,来到比较安定的江南武昌,此时马作令和元结隐亦居于武昌。因为有知音,兄弟在鄂州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段时间。为了纪念这段美好的回忆,于是,(公元765年),当时隐居在鄂州众名人李阳冰、李莒、裴虬等相约当时的武昌门附近建亭。
作为当时山东豪杰兼具门阀士族的裴虬和裴鸥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裴虬,字深源,河东闻喜人。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虬终于谏议大夫,乃洗马裴之后。裴虬事迹,传世文献中主要见于韩愈为裴虬之子裴复所作的(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
近年来,新出土了八方与装虬相关的墓志,包括裴虬墓志一方,裴虬之父裴旷墓志两方,裴虬之妻博陵崔氏基志两方,裴虬同母妹裴婉墓志一方,裴虬孙媳裴璟妻彭氏墓志一方,裴虬孙女裴琪墓志一方。
其中裴旷基志与裴式妻博陵崔氏墓志都是鲜见的一人双志,裴旷墓志的两方志文分别为楷书和隶书,楷书由唐朝名相李吉有模文,张诚书丹,隶书由唐朝王端撰书;裴虬妻博陵崔氏两方墓志,一为宝应二年权葬丹杨基志,由天木阃伯均撰书,一为改葬邙山墓志,由唐朝名相李吉甫撰书。
李吉甫和韩愈都曾为裴虬家族撰写墓志铭,裴虬家族可见一斑,其家世、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下文将先对新出土裴虬家族基志进行研究,勾勒出裴虬显赫的家世和背景,梳理出裴虬一生的仕官经历:再对杜甫赠裴虬寄赠诗进行解读,一是考察两人之交谊,二是补充装虬安史之乱期间的任言情况;最后,结合上文两部分总结的装虬仕宦经历,对裴虬安史之乱期间是否存在担任伪官进行考证。
峥嵘怡亭,磐礴江汀;势压西塞,气涵东溪:风云目生,日月所经:众木咸幄,群山作屏:愿余逃世,于此忘形。
此即著名的《怡亭铭》,是裴虬唯一留存的传世文字,体制短小且文字简约,寥寥数句而多用韵语,将怡亭势压西塞、气涵东漢的地理位置,众木环绕、群山作屏的磅礴气势描摹得淋漓尽致,风云在这里生起,连日月也要途经此地,元怪乎裴虬会发出“愿余逃世,于此忘形”的概叹,文虽不长足可窥见裴虬之文采。之后铭、款由李莒用隶体书写,一并刻于巨石之上。裴虬之铭、李阳冰之序、李莒之书被宋人蒋之奇称为“三绝”。
“裴公性情高洁,行方践义。志尚所感,而妃女丕焉。不然者则莫能两大。
“裴公以道存匡济,才为人伦之冠:夫人以动循法度,行为女史之则。君于合好,室家载穆。于禄百福,于孙受之,宜其有后也。-r
裴虬在天宝末以门荫补太庙斋郎。然而裴虬子裴复在为其父撰写墓志时,却漏掉了家世书写,这颇令人感到不解。江依璇博士又结合裴虬妻博陵崔氏的墓志考察了裴虬的宦海沉浮,裴虬曾求宦于京邑,因安史之乱,又从事永嘉任主薄,经历袁晁之乱。后又有一段官运亨通时期,在京任谏议大夫,深得代宗信任。但是,好景不长,居一年,出为楚州刺史,旋移温州,又贬为驩州司户。江依璇博士以为这应该是裴虬触怒当朝掌权者的结果。驩州,位于岭南道南,后来又从驩州北迁至永州、朗州。于贞元二年死于朗州司马任内。江依璇博士还考察了裴虬的婚姻状况,裴虬一生至少有三位夫人前两位是博陵崔氏,一位是河东薛氏,显然,这是名门大族之间的联姻。还值得注意的是,后来,李吉甫和韩愈都曾为裴虬家族写墓志铭。论文考证绵密详细,但是结论却多少显得有些单薄。
后世皆盛赞裴虬高洁的性情,做事践行道义,用道来匡扶济世、其才华湛称人中龙风:其妻遵潘法度、行为可作女史典芜。裴或与妻毫氏,一为博陵学胄,一为河东盛门,二人秦晋匹也是为始婚。于孙后代亦可享福也。简言之,从(怡亭铭摩崖石刻)可窥见其文天,从新出土裴氏慕志中可见察就敢演净之性察、行道义之品行,两方裴虬妻墓志是对其印证说明。
然而,就是裴虬这样一个勇气,有谋略,敢进谏的谏好议大夫,也注定裴虬最后会被贬谪,而且偏偏这样耿介端直的人最后也难走出被贬的阴影。最终老死在被贬谪的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