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修雨伞
北京一入暑伏,就进入了雨季,出门在外,雨伞也就成了必携用具。现在的雨伞五花八门:轻巧的,能折叠几折放口袋里;功能多的,说不仅挡雨还能防紫外线辐射?真是林林总总,眼花缭乱。可是我小时候,老北京的伞大多都就是一种——油纸伞。伞面用韧性特别好的纸,例如高丽纸糊在竹制的骨架上,刷上几层桐油,为了防水效果好,桐油里还要加入猪血,于是白纸变成了红棕色,又防水又结实。这种雨伞用时打开直径近一米,不用时合拢后似一粗棍,随身携带颇有几分豪迈,那幅著名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画面中出现的就是这种油纸伞,成为了表现主题的组成部分。
伞的历史二千多年了,早期雏形是古代贵族马车挡雨遮阳的车棚子,后来发展为民用。“傘”字就是一个完整的象形字,上面是张开的伞盖,中间一竖是伞把,繁体字里面的四个叉子是伞的骨架。
伞作为重要的生活器具,必须随时保持使用时完好无损,而竹架油纸又很容易剐蹭破损,在勤俭度日的年代,修理雨伞的工匠就挑着担子应时而来了。修理雨伞这行儿没有带“响器”的,全凭一副好嗓子吆喝,“修理——雨伞”,前两个字吐声高而亮,中间拉长声,雨伞两字从喉咙里出来,低而下滑。胡同里听见吆喝的住户,就纷纷拿出旧伞出门寻声而来。挑子前后两个圆笼,一个装工具,如手钻、刀铲、刷子、装桐油的桶等物品。另一个装修伞用的材料,如竹棍、竹签子、铁丝、麻绳和一卷高丽纸。修伞的工匠先检查伞的破损情况,如果是伞面破损,就先在破洞周围刷上桐油,待桐油微干,再剪一块大小相当的高丽纸贴在破损处,然后再刷一层桐油,高丽纸就被牢牢粘住了。如果是伞的竹架有折断,伞匠的巧手一会儿就给拆旧换新了,收费又很低廉,比买一把新的便宜多了。整个夏天,伞匠高音低腔的吆喝声充斥着街巷胡同,也成了城市大合唱中的一个音符。
如今,街上色彩缤纷的雨伞种类繁多且价格低廉,破损就扔掉的做法已是司空见惯,当然也不会再有修理雨伞这个行当了。(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