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研究|杂谈创新扩散
FPGA的前世今生2½
杂谈创新扩散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为了后续更好地介绍FPGA及其生态的现状,故撰写本文作为导引。
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社会学及传播学学者Everett Rogers系统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中创新的传播路径及模型,他称之为Diffusion of Innovation。二十一世纪初,本书中译本出版并将其译为“创新的扩散”。“扩散”二字也许并不能很好地还原作者的本意,但我们不妨延用这一二十年来的翻译语。
社会学和传播学中对于创新的态度往往分为需求派和供给派两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下探讨的“创新”包罗万象:科技的迭代、产品的更新、模式的交替、行为习惯的改变、语言的变化等,只要有同过去不一样的变化都可以归入“创新”(Innovation)。篇幅有限,这里只能简要概括一两百年来社会学者对于创新传播的两大派系,不能深入探讨更细分的见解和案例。
需求派:创新被采用/接纳(Adopt)是因为满足了需求。
供给派:创新被采用很多时候源于供给端对用户的教育,供给端的适应性改变可以通过供给创新催生需求。
需求和供给在市场上本来就是孪生兄弟,互为伯乐。在早期需求派远远占据上风,人们更容易理解也更同意其主旨,相对而言供给派的思路并不是那么简洁易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供给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其中就以E.Rogers为核心人物。下面分别以麦当劳、共享单车、3D工业机器视觉三个跨越领域较大、跨越时间维度也较大的三个创新做三段陈述,提供关于需求派和供给派学者的研究思路。
【需求派】社会变化导致了快餐需求的产生,麦当劳的标准化快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满足了顾客需求。
【供给派】麦当劳标准化快餐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创造了需求、教育了用户,提供了整齐划一的用餐体验。麦当劳有标准均一化的员工和服务、可以被预判的味道,它们和高效率共同培养了用户习惯以及餐饮预期,这是麦当劳作为全球餐饮快餐化先驱所打造的创新。
麦当劳作为“创新”是一个很好的社会研究案例,如果希望对此有更深的了解可以参看George Ritzer所著的《麦当劳化》(McDonalization)。尽管麦当劳是一个典型的供给派案例,George Ritzer本人却对需求派和供给派皆不怎么认同。他最不同的观点为非理性的合理化(Irrationality of Rationality),即过于追求所谓的理性,一味地去“符合”需求,反而制造了大量的“不理性”。进一步来说,他认为整个社会的各种“麦当劳化”作为创新被接纳,这种一味追求效率的做法违背了基本的“人道”。
【需求派】共享单车的出现来源于需求的催生,人们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而有人认识到了这一块的强大市场,所以共享单车被接纳是因为满足了需求。
【供给派】共享单车诞生之初确实是为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需求一直在,但是没有相应的创新出现。最后的破局者来自于供给侧的创新,如果没有人做出共享单车,那么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再强烈也不会催生创新。
时至今日,共享单车也并不仅仅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一创新的出现可能因为其自身的存在催生了更多的需求。
【需求派】3D机器视觉被采用是因为随着工业上机器人的发展,3D机器视觉可以解决机器人高精度工作上的各种需求。
【供给派】3D机器视觉被逐渐采用更多是因为其实用性提高,提供的服务日益完善,应用端可以购买到整套服务,而不是碎片化分裂的产品。
3D机器视觉与共享单车和麦当劳不同的是,其刚刚进入爆发期,而共享单车和麦当劳已经被接纳(Adopt)。另外有点不同的是,3D机器视觉暂时更面向的是细分社群(工业),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将这一细分社群当成一个社会整体来进行分析。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需求派的分析往往是非常简单归一的:XX创新被采纳是因为有XX的需求。但是因为过于简单以至于产生无效的模糊正确而逐渐遭到抛弃,在当今社会这如同说:人不喝水会死。虽然正确,但是无效。供给派的陈述相对而言往往复杂许多。需求派和供给派并没有对错之分,仅为提供一个思考及实测的角度。需求派在一百多年前往往是挺适用的,因为那时社会结构较为简单,信息流动慢,商业模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都与现在有较大区别。这里不再展开过多。
Rogers作为供给派的开山立派之人,通过实地调研、历史回顾和经验性分析,拆解了“创新”在社会扩散中的特征和所需的特质,其中有三大点归纳值得注意:
创新的扩散阶段
创新的扩散对象
创新能否被接纳的关键特性
在这个阶段,个体看到了创新的出现,但是不知道关于创新的更多信息。个体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刺激去寻找更多关于创新的相关信息。
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对观察到的创新感兴趣,主动地去寻找更多关于该创新的信息。
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接受创新的概念和即将到来的改变,然后开始衡量采用(Adopt)创新的利弊关系,从而决定是否要采用创新。因为在这一阶段个人判断的属性十分浓厚,所以最难获取经验性证据(Empirical experience)。
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创新。个体将通过实际体验决定这一创新是否有用。
在这个阶段,个体将确认他们是否继续使用该创新。在这个阶段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确认,也可能是一个人内心采用创新的个体确认,有可能出现纠结的感觉。最终需要确认采用创新是“正确的选择”。
注:上述内容编译自《Diffusion of Innovation》,作者:Everett.M.Rogers
先驱者是第一批采用创新的人。先驱者一般愿意去承担创新的风险。相对其他创新扩散对象来说,先驱者的画像一般为:最年轻,最高的社会阶层(Social class),最大的财富流动性(Financial liquidity),喜欢社交,与科学资源有较紧密的联系,与其他先驱者有很多交互。因为有较多的财务流动性,所以先驱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强,可以接受采用创新带来的失败。
早期应用者作为第二批采纳创新的人群,相较于其他人群通常有如下画像:意见领袖(KOL),较为年轻,较高的社会阶层,较大的资产流动性,较高等的教育背景。相较于先驱者来说,有更多的创新选择供早期应用者选择。早期应用者也会意识到他们所采纳创新有利于保持他们的意见领袖地位。
早期大众采纳创新的时间往往会在不确定的时间期限当中。通常这个采纳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先驱者和早期应用者。早期大众的画像一般为:采纳创新的过程较慢,高于平均的社会阶层,与早期应用者有一定的沟通交流,极少成为意见领袖。
这一类的人群接纳创新的时间将晚于整个社会接纳的平均时间。他们往往怀着高度怀疑的心态接触一个创新,尽管他们关注到早期大众已经接纳了创新。通常他们有低于平均的社会阶层,较小的财富流动性,一般与早期大众和晚期大众交流,极少有意见领袖。
滞后者是最晚采纳创新的一群人。他们通常不会有任何的意见领导力,他们习惯于避免改变,年龄也相对较大一些。滞后者习惯于专注传统的方式,与其他四类人群相比,他们通常处于最低社会阶层,拥有最低的财富流动性。通常他们只与家人或朋友沟通交流。
注:上述内容编译自《Diffusion of Innovation》,作者:Everett.M.Rogers
这五类人群的占比可以参考下面的创新接纳曲线:
定义:创新所带来的提升较之前的方案/产品/习惯等,有什么样的相对优势。
举例:触屏手机屏幕更大,操作方式更“酷”,具有科技感(以下皆以键盘手机到触摸屏手机为例)。
定义:创新是否可以被良好的同化进个体的生活中,与创新之前的场景是否能够兼容。
举例:可无缝兼容生活场景,完美取代键盘手机。
定义:这个创新是否足够简单,如果过于复杂则难以被接纳。
举例:触摸屏手机甚至不需要说明书,完全可凭借直觉操作。
定义:创新是否足够容易被尝试,如果创新足够容易被尝试,那么人们更有可能在尝试后接纳。
举例:在早期智能手机的可尝试性并不高,一是价格贵,二是可尝试门店不多,但在价格被诸多厂商打下来后,便飞速地取代了键盘手机。
定义:创新是否能被除应用人以外的人观察到。一个更容易被观察到的创新更容易扩散。
举例:触摸屏手机的使用很容易被使用者身边的人观察到。
注1:上述内容编译自《Diffusion of Innovation》,作者:Everett.M.Rogers
注2:举例:智胜深蓝
一句话总结,一个具有相对优势,兼容性好,复杂度低,可尝试性高,可观察性高的创新更容易被接纳。
我们再以激光清洗与工业自动化为例。
激光清洗:相对于酸碱洗法更加环保。
工业自动化:成本控制的稳定性提升,效率控制的稳定性提升。
激光清洗:兼容性较弱。需要专门的设备、场地及人工。
工业自动化:兼容性强。因其本身就涉及用来替代。
激光清洗:复杂度较低(对于应用端而言)。
工业自动化:复杂度中性(对于应用端而言)。但是人员架构需要改进。
激光清洗:可尝试性处于中性状态。虽然可以适用,但是在工厂大规模推广的尝试性并没有那么容易达成。
工业自动化:可尝试性低。当企业需要上工业自动化的时候,即使试点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配合系统商完成工作测试调试等。
激光清洗:可观察性处于中性状态。厂家之间对于彼此的清洗方式还是有一定的摸底及交流,不会处于完全的黑盒状态。
工业自动化:可观察性高。
激光清洗:兼容性和可尝试性。
工业自动化:可尝试性。
激光清洗:成立激光清洗加工中心。企业需要将工件交至加工中心,否则整体激光清洗的替代可能难以实现大幅度推广。
工业自动化:目前来看,严格意义上的可尝试性难以有质的突破,只能靠系统商和设备上的不断优化;最终工业自动化的创新扩散,可能是来自于相对优势的大幅提高、使得早期应用者之后的阶段不得不采用,从而不被淘汰。
以上对于创新的扩散阶段、创新的扩散对象、创新能否被接纳的关键特性这三点的总结不免有些单薄和缺少实证,但是限于篇幅只能提取出最关键的部分。当今的诸多传播学、市场及营销的书籍及理论,大多绕不开《创新的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这一四百来页的学术巨作。有一位审书人评论:世界上关于创新传播的书有两类,一类为《创新的扩散》,一类为《创新的扩散》的补充。尤为有趣的是,尽管这本书及理念创作生成于五六十年前,其模型至今仍能广泛适用而没有过时。
大的框架模型设计之初是来自于观察验证社会性较浓的创新,当时的学科门类也并不如现在的尖端学科那样远离我们的生活。将其套用在我们如今的大部分场景,结合一定因地制宜的改变,用于观察FPGA的发展现状不失为有趣的框架性观察方式。
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把FPGA的发展现状(结合过去的一些重要时间节点)放入“创新的扩散”下进行讨论。
与卓越者为伍
微信号:ZSDeep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