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岁月(十二)

大学岁月(十二)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薛松话一出口,觉得自己太唐突了,一是洪岩并没有明确向他表示这个意思,二是现在的师生关系怎么能成为恋爱关系?三是自己现在作为学生也不该帮这件事,其他人会怎么想?但话已经说出口了,怎么收回呢? 薛松想了想,说:“先让我把这次班级讨论会的发言准备好,待讨论会结束后再专门和你谈这件事。”
韩梅笑了笑说:“是的,先去抓紧准备发言稿吧!”
几天来,薛松一直泡在图书馆里,浏览当前各种报刊上对这个重大问题的讨论,正面的、反面的观点都看,做了许多笔记。还专门认真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有关著作和论述。对自己的观点和发言更有信心和把握了。
在各个小组讨论会上,大家争论异常激烈,各不相让,都举出了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在此基础上,各个小组推出了代表,到全班讨论会上发言。薛松也被推上了。
在全班讨论会上,薛松提出了五个基本观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其它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但不能绝对化和相对化。
实践是群体的长期的实践,不能用单个人的或某一次的实践来检验。
这么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性的基本原理之所以引起全党、全国这么大的讨论,说明许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文革阶段。
必须彻底打破思想僵化,才能真正的拨乱反正。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薛松的发言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支持,但也遭到了不少同学的反对,主要的反对观点有两条:一是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错,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已经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理论同样可以作为新的理论的检验标准;逻辑证明也可以用来检验真理。二是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容易造成思想混乱,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前进。
围绕这两个问题,薛松又作了专题发言。坚持只能有一个标准,不能有两个标准,不能用一种理论来检验另一种理论;逻辑证明只能是实践检验的辅助手段,不能代替实践检验。认为在这个时候在全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很及时,很有必要。这是突破文革造成的思想僵化的需要,是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必然要求。
班上各个组的代表都在讨论会上抢着上台,抢着发言,气氛非常热烈。最后,胡教授讲:“我今天不在这里总结,不作结论。目的是希望大家继续关注社会上的大讨论,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这次班级讨论,改革了教学方法,激发了大家的学习、思考的热情,也提高了全班同学的认识。大家都希望今后在各门课上多开展这样的讨论,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独立思考,这是教学改革的方向。
钟承和谢小林都是三组的同学,在这次小组讨论中,钟承表现很出色,引起了谢小林的注意。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讨论,慢慢地相互熟悉了。一天,谢小林主动问钟承:“听你的口音也是锡城的吧?”钟承说:“老家是锡城的,1969年随父母一起下放到苏北彭城去了。我是从彭城考来的。”“你中学是哪个学校的?哪一届的?”谢小林继续问。钟承说:“锡城三中67届初中。”“噢哟!我们是校友啊!我是68届初中,在这里遇到了一位学兄呢!”“真的?那太好了!”两人一下子亲近了起来。
钟承高大帅气,充满青春活力,谢小林娇巧玲珑,清秀端庄。两人都喜欢文学,喜欢诗词散文,真是一对江南才子才女。现在同一个系读书,又分在一个组,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谢小林说:“以后请学兄多帮助呢!”钟承说:“哪里哪里,我们一起学习。班上大哥哥大姐姐多呢,我们都要多向他们学习请教才是。”
从那以后,钟承和谢小林关系更亲近了,钟承对谢小林充满了好感,谢小林也很喜欢这位年轻帅气的老乡。两人经常一路来一路去,图书馆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学校东边的小河边上,印着他们的足迹。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欣赏唐诗宋词的美妙意境,互相修改对方写的诗词,有时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最后都是钟承让步,谢小林露出满意的微笑。
谢小林活泼大方,性格外向。一个星期六下午,她找到钟承,说电影院里放《简爱》了,约他明天一起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两人就在小面馆里吃一碗阳春面,然后沿着护城河边走回学校。两人一路走,一路讨论《简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走了一会儿,谢小林说:“我累了,坐下休息一会儿吧!”于是两人就在河边树荫下坐了下来。
谢小林还沉浸在《简爱》的情景中,她说:“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处处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她问钟承喜欢罗切斯特的什么方面,钟承说:“罗切斯特是一个正直、善恶分明而又带有幽默感的人,但他瞒着简爱家里有妻子而与她相爱并准备结婚,究竟是否道德呢?我拿不准。”谢小林说:“那是一个疯女人啊!”钟承说:“疯女人也是他的女人,并没有离婚。”“哦,看来你还蛮正统的呢!”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谈着谈着,不觉月上柳梢头,时到黄昏后,但双方都没有想离开的意思。谢小林偎依在钟承的身边,感到无比幸福。不一会儿,她猛地抱住了钟承,把嘴唇凑了上去。四片火热的嘴唇贴在了一起,两颗滚烫的心在激烈的跳动,两人忘情地搂着吻着……,突然,钟承好像想起了什么,即刻松开了手,停止了拥抱,推开了谢小林站了起来。
“你怎么啦?”谢小林睁大了眼睛,惊讶地问……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吉培坤,网名好人一生平安,男,江苏盐城人。1948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上山下乡。1969年到1977年先后担任大队和公社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取江苏师院(现苏州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盐城师专(后升格为盐城师范学院)政教系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2008年退休,现为串场晚晴等群群员,与大家一起进行文艺创作。

(0)

相关推荐

  • 转:谢,岁月给我打的赏

    我的心魂常常逃匿我的身体,孤独地跑到遥远的森林,原野,穿越到远古,宇宙,遨游得不知时间几何,不晓春醒秋枯,夏燥冬藏.有时太想把自己拽回到身边,怎奈何,竟成痴心妄想,这是怎样的孤绝呵! 不知是怅然,还是 ...

  • 大学岁月(二十九)

    大学岁月(二十九)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玉洁在汽车保养厂上班也已经半年了,初步适应了工厂的劳动和环境,也初步掌握了磨床操作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因为有文化,后来 ...

  • 大学岁月(二十八)

    大学岁月(二十八)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教育部早就从全国各个高校了解到了部分老三届同学面临的这个实际困难和严重问题,经过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 ...

  • 大学岁月(二十六)

    大学岁月(二十六)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薛松和刘宏急忙跑到系主任办公室,陈书记.张主任和韩梅都在那里,校学生会主席丁伟也在那里,丁伟和他们都是同班同学.见他 ...

  • 大学岁月(二十五)

    大学岁月(二十五)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玉洁来信告诉薛松的消息,确实是令全家都十分高兴的事情.延城地区革委会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要求延城文教卫生系 ...

  • 大学岁月(二十四)

    大学岁月(二十四)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我亲眼看到韩梅和洪岩两人在大街上肩并肩地走在一起的."李亚兰神秘地对陈军山说."在什 ...

  • 大学岁月(二十二)

    大学岁月(二十二)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洪岩第一次走进韩梅的办公室,喊了一声:"韩老师,你好!有事吗?"   韩梅说:" ...

  • 大学岁月(二十)

    大学岁月(二十)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到了学校,谢小林已经在前两天回校了.钟承把家里的情况.父母的态度和自己的想法与决心清楚明白地告诉了谢小林.谢小林问 ...

  • 大学岁月(二十七)

    大学岁月(二十七)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这位同学说:"江苏省革委会已经向各地区革委会发出了正式通知,要求做好知青返城的工作,城镇各大中小企业单位要 ...

  • 大学岁月(二十三)

    大学岁月(二十三)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大家围在一起在看一张小字报.薛松一看署名,不就是我们班的陈勇写的吗?还有一个醒目的标题:<" ...

  • 大学岁月(二十一)

    大学岁月(二十一) (连载小说)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图  片:选 自 网 络 韩梅正在办公室有事,系秘书来找她,说胡教授请她去一趟.韩梅急匆匆地跑到胡教授的办公室一看,胡教授正在看她的研究生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