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雨:“幼小衔接”从家长开始

导读:

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填鸭”现象,大量家长出于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的焦虑,希望孩子提前进入小学学习的状态,并给幼儿园施加压力。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幼小衔接任务的实际执行者,幼儿园教师必须让家长成为自己的“战友”,否则难以贯彻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华东师范大学钱雨副教授提出:教师对待幼小衔接问题的正确方式应是,做我们认为对的事,尽力争取更多的战友;培养我们所期望的儿童,让儿童及其家长都拥有健康的心态。

这两年,我越来越认识到家长群体给幼儿园教师所带来的压力。很多幼儿园教师提出,在幼小衔接问题上“搞不定”家长,因此感到特别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我们实施“幼小衔接”本身没有错,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幼小衔接任务的实际执行者,幼儿园教师必须让家长成为自己的“战友”,否则难以贯彻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家长是战友,不是对手

杂志的编辑在约稿时曾问我,有哪些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做得比较好,或者和周边小学建立了比较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我觉得,我所了解的幼儿园中,在幼小衔接方面做得很努力的还真不少,但若以小学教师的标准来看,恐怕没有哪所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是令他们非常满意的。

试想,幼儿园教师用了至少三年的时间,努力培养孩子们在游戏、生活中学习,欣赏他们的奇思妙想,引导他们成为幸福、独特的个体;可是,在这群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小学教师所持有的是一套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标准:孩子是通过大量的上课和做作业来学习和巩固知识的,孩子的那些奇思妙想被视作古怪念头而受到了压制,教师希望孩子听话、守规矩,考试分数高的才是优秀的学生……这无疑是横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一道鸿沟。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填鸭”现象,大量家长出于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的焦虑,希望孩子提前进入小学学习的状态,并给幼儿园施加压力。我想,幼儿园教师对待幼小衔接问题的正确方式应是:做我们认为对的事,尽力争取更多的战友;培养我们所期望的儿童,让儿童及其家长都拥有健康的心态。真正连接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这道鸿沟的,不正是每一个孩子的家长吗?

其实,面对幼小衔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承受压力的不仅仅是我们幼儿园教师,还包括广大家长。他们并不是我们在幼小衔接问题上的“对手”,而是“战友”,因为他们必须和孩子一起面对小学教育的要求、接受小学教师的训导,过去甚至还得代小学教师批改孩子的回家作业。

这几年,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在研究幼小衔接问题,研究幼儿园和家庭应该帮助孩子做哪些入学准备,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我们怎么做准备,孩子在上小学后依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即便是一些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学者,也难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免于在入学之后遭遇种种挫折。儿童的天性就像一座活火山,在儿童心灵深处一次次喷发又一次次被强行压制;厌学的情绪在作业、考试的汪洋大海中不断涌现,一浪接着一浪。这年头,若要说还有什么比家里有一个小学生更让家长头疼的,那就是家里有两个小学生。

今年9月,我的小儿子雨果即将进入小学,我家将迎来第三个小学生。我把自己在幼儿园执教以及陪伴三个孩子成长的故事写成了一本家庭教育指导书《教育全在细节中》,将在“六一”节后出版。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滋养孩子茁壮成长的土壤,而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是幼儿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幼儿园有责任举办幼小衔接方面的家教讲座

家长的教育观念受到社会大环境的极大影响。当前,我国大多数家长在教育观念上仍是重视知识学习的,是“分数”导向的,改变他们的想法的确不容易,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能就此轻言放弃。

其实,当前的家长可以分为“打鸡血型”“左右摇摆型”和“佛系”三类。这样一分析,我们便能乐观许多,因为至少“佛系”的那一部分家长很可能是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上、拥有比较一致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剩下的那一部分“打鸡血型”和“左右摇摆型”家长,则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努力争取、不断说服的对象。

教师可以告诉家长,幼儿园做了什么,更应该告诉家长,幼儿园为什么这么做。例如,我们都知道“教育即生活”,可是家长并不知道。我看到,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积极推广,把幼儿园里各种活动的照片或视频配上有趣的文字,发布在公众号上。家长们看了觉得很有趣:“嘿,小朋友还自己做糕点吃!”“幼儿园还有这么好玩的参观活动!”……教师觉得自己的宣传很成功,殊不知“外行看热闹”,家长们主要是忙着从照片、视频里找自己的孩子呢,他们并不理解为什么教育必须源自生活。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里,有一段情节十分打动我:女主角麦苗来到福建打工后给她的爸爸写信,这个之前不乐意读书的女孩,自从外出打工之后,通过亲身经历认识到了拥有文化知识对人的发展有多重要,生活给她上了最好的一课,告诉她学习的作用,让她产生了对学习的渴望。这便是对“教育源自生活”的生动阐释。如果家长理解了并认同“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相信他们会自发地抵制那些让孩子进行高强度机械训练的教育,他们逐渐会由对幼儿园施加压力转为对小学施加压力,迫使一些小学对灌输式的教育进行改革。

▌指导家长理解孩子、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把许多父母困在家里,他们不得不去应对前所未有的密集型的亲子共处时间。家长在家办公,孩子在家上网课,超长时间的零距离相处,让许多家庭里家长和孩子“短兵相接”,一时间,简直是“鸡飞狗跳”“地动山摇”。疫情期间,我接到了大量孩子家长打来的关于孩子问题行为的咨询电话。“我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孩子一身的毛病……”许多家长在电话里这么说。其实,孩子没问题,有问题的往往是大人。

下面的场景你一定不陌生:在电子游乐场里,一位家长给孩子买好游戏币,就让孩子独自去玩电子游戏,而自己则坐在休息区玩起了手机游戏。在课外辅导班,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好名,把孩子送进了教室,便坐在教室门口的家长等待区玩起了手机游戏。你觉得这两位家长的做法有区别吗?依我看,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不只是给孩子花了点钱,并且自身都爱玩手机游戏。事实上,后者未必比前者高明,即使他看似占领了“道德的高地”。

幼儿园应该让家长了解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是怎样的,帮助家长理解儿童,从而可以识别教育质量的优劣。幼儿园未必要请专家来给家长做讲座,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本身就具备指导家长的能力。专业让我们自信,专业让家长信服。如果幼儿园的家长讲座能时不时地告诉家长儿童的早期学习具有怎样的特点,适合不同年龄孩子阅读的书有哪些,早期读写启蒙有怎样的价值及哪些策略,幼小衔接阶段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如此科学“洗脑”,家长的观念能不发生转变吗?

若能使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儿童发展的科学规律,长此以往,相信小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会因此而做出相应的变革,以应对家长新的需求。比如,只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去投诉和抗议中小学教师让家长代批改孩子回家作业的做法,这种“奇葩”的现象才会得到遏制。反之,如果连家长都认为“题海战”对小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小学教师又怎么敢给孩子“减负”呢?

前不久,我的小儿子雨果所在的幼儿园邀请我去给大班孩子的家长做一场公益讲座。讲座中,我发现家长们非常关心一个问题——“学什么能让孩子在入小学之后脱颖而出?”家长们特别希望我能聊聊这个话题,我却认为,这本就是个错误的命题:一开始就错了,因为获得成功的关键往往不是学了什么;后半句的表述也过于理想主义,因为“入小学之后脱颖而出”并不代表人生就成功了、圆满了。上小学时的学习成绩到底有多重要呢?我认为,入学准备中最不重要的恰恰就是知识的准备。

相较于学业准备、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品质塑造等幼小衔接阶段常常提及的重要概念,我觉得有一种准备更加重要,却往往被忽视,那就是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准备。幼儿园教师对孩子说话时大多是轻声细语,以鼓励为主,不少幼儿园教师的口头禅便是:“宝贝你真棒!”然而小学教师经常对孩子说的是:“你还需努力!”我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还能保持健康的心态,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便是幼小衔接工作追求的目标。

我自己对孩子在小学阶段表现的期许也在不断调整。每个孩子都曾是家长心中的天才宝贝:1岁多便能说四字成语,3岁会背唐诗,5岁会说英语……但孩子进入小学后,短短的时间就能让家长们心中“家有神童”的幻想一个个破灭。我的女儿特别聪明,从小就很爱听故事,记忆力很好,一个故事听过三遍就可以复述。而她上了小学之后却总记不住当天的家庭作业,考试时不是把上一道题的答案写到了下一道题那里,就是把减法做成加法、将除法看作乘法。小学教师一次次告诉我们:“还不够努力!”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素养和高情商,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几乎就是亲子战争、夫妻反目、家庭不宁的起点。

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我们当前常常忽略但恰恰非常有必要告诉家长的是,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孩子入学后遇到的种种挫折。家长要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强硬,向孩子表达对他的期待;也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示弱,告诉孩子他们的担心,并鼓励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家长更要学会等待,不急于要一个结果。

我的大儿子笑笑性格有些内向,所以我一直努力培养他学习表达需求,识别情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往往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孩子考试时在标准答案面前被扣了分,但答案并不算错,我便会提醒孩子:虽然这道题你被扣分了,但你的回答其实是有道理的;在试卷上,你可以按照老师的规定和要求回答,但在试卷之外,也许你的答案才是更好的。

2020年,江苏常州的一名小学生据说因为经受不住教师的批评而选择了轻生。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相信他的家长一定会在他遇到挫折时选择坚定地支持他,帮助他走出低谷。保护孩子,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教师应指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知道该如何面对挫折。

在我的孩子上小学之前,我花了不少时间来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相信大家都遇到过个别老师脾气比较急躁、对学生态度不大好。我的大儿子笑笑的乒乓球教练便是如此。我了解情况后的第一反应是赶紧退课,但转念一想,孩子今后遇到这样的事不可能永远选择逃避,那不如现在就开始学习面对。我哄着笑笑说:“教练骂你是喜欢你!”笑笑憨憨地说:“那我的教练特别喜欢我,他天天骂我。”等孩子稍大一些,他自然会知道教师的训斥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这时候,我们就得告诉孩子如何判断别人对你的批评是否正确。

比如,你没能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老师着急了,你觉得这个老师怎么样?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办?又比如,由于个别男生调皮,老师就罚班里所有男生不许参加课外活动,老师这样做对吗?你应该为受到这样的惩罚而难过吗?我也经常在自己遇到困难时问孩子: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办?我们一起讨论各种可能性。成人必须支持孩子并和孩子共同面对挫折,而非让孩子回避或代替孩子承受挫折。只有在被尊重和被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才具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底气。

小小的种子正在发芽,虽然不知它们会开怎样的花,结哪样的果,但我们知道,它们都需要水、空气和一定的自由空间,需要阳光的温暖,需要春风的亲吻,也需要冰霜的洗练。一名好老师会指导家长尊重孩子,回应孩子,以温柔而不失坚韧的态度陪伴孩子在风雨的洗礼中茁壮成长。

图片/网络

编辑排版/周珊

(0)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去“小学化”要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

    高维公 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日前表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刘晓庄建议,要加强幼儿课程管理,遵循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

  • 幼儿园毕业上小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让孩子上衔接班是画蛇添足

    [家教智慧 第815期] 五一过后,这学期虽然还有一多半,但不少幼儿园大班孩子家长,却让孩子早早毕了业,退了园,将孩子送进打着"国学阅读""数学神算"" ...

  • 教师大赛组委会祝贺李慧老师大赛特等奖作品发表啦!

    参加大赛即可获得免费发表刊登机会! 大赛组委会老师一直连续不断的将往届参赛作品向<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幼教园地><中国教育报> ...

  • 衔接和巴结

    衔接和巴结 作者:李广生 今天上午,在一所幼儿园参加教师研修活动.这是我本学期第二次走进幼儿园.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我向园长询问周边房价,想让自己的孙子或孙女在这里接受学前教育.这次活动结束后,我坦言: ...

  • 【家长讲座】幼小衔接中家长工作指导

    讲座名称幼小衔接中家长工作指导主讲人莫源秋适宜对象家长,教师,园长讲座长度2小时讲座目的1.让家长了解孩子上小学面临的挑战2.让家长掌握指导孩子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的技能,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

  • 幼小衔接中家长工作指导

    适宜对象家长,教师,园长讲座长度2小时讲座目的1.让家长了解孩子上小学面临的挑战2.让家长掌握指导孩子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的技能,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一.孩子成长需要真诚陪伴陪伴及陪伴的意义二 ...

  • 宅家做幼小衔接?家长先做自身评估,3类父母的方式各有不同

    群里面有很多妈妈为孩子寒假做了计划.辉辉妈就私信向我求助,该如何利用这个假期,给娃做好上小学的准备.这篇文章,我就带大家换个思考角度看看该如何带娃做"幼升小"准备. 宅家带娃衔接小 ...

  • 幼小衔接,家长须知的关键攻略!

    幼小衔接 幼升小的难度.跨度丝毫不亚于小升初与初升高,某种程度上会更甚.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曾说:"小学生学会'1+1=2'的意义远大于大学生学会微积分."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 ...

  •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可能理解错了

    当孩子上幼儿园中班时,很多家长就开始关注幼小衔接了,因为有的幼小衔接班要提前半年或以上开始报名才有机会.有的幼儿园在大班加入了幼小衔接课程, 家长们就可以省心一些,也有的家长会选择自己辅导孩子幼升小. ...

  • 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的几种误解

    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适应与表现,所以孩子上小学前父母要在科学的教育观之下,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果雪儿了解到,对于幼小衔接的概念和认识 ...

  • 破解家长对孩子零基础入学的焦虑,即使不上幼小衔接,也能跟得上一年级的进度……

    作为语文老师,也是经常被问这个问题:你的孩子上不上幼小衔接?虽然我也考虑过,往幼小衔接班一送,家长真省事了,但是考察了众多衔接机构,昏暗的教室,拥挤的课桌,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甚至有的机构连消防.食 ...

  • 语文 | 幼小衔接怎么抓?一份详细的学习辅导指南,分享给家长朋友们

    到语文启蒙,很多家长就会认为,这是幼小衔接阶段的启蒙.其实,我们从开始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需要启蒙了.尤其是语文,识字是关键,如果启蒙做不好,并不是说孩子以后就学不好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艰难.做 ...

  • 面对家长“学前班”焦虑,幼小衔接教学该动真格了

    半月谈评论员 艾福梅 前不久,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