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大臣,大臣死前提一个小“要求”,朱元璋大笑:正合吾意

说起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出身与行事风格跟许多养尊处优的皇帝都不太一样。

由于朱元璋出身贫苦人家,建立明朝后的一些所作所为又被认为过于残暴,因此赵翼才会说朱元璋有“盗贼”的一面。而朱元璋做过最令人非议的事情,恐怕就是不顾一切地清除开国功臣的行为了。
为了确保继承人在自己死后可以坐稳江山,朱元璋不顾一切地将开国功臣基本上全部处死了,就连一些功劳很大甚至有同乡、姻亲关系的功臣也不例外。
其中,有这样一位功臣,连大名鼎鼎的常遇春都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猛将”,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后还成了儿女亲家,为何最终还是被朱元璋处死?号称双刀的他临死前又提出了什么要求,让朱元璋大笑不止呢?
乱世聚众,投奔明主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迫于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各路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当时,安徽凤阳当地出现了一位双刀王——王弼。武艺高强的王弼在乱世之中主动召集村民依山傍水结寨自保。由于擅长使双刀作战,而且多次击退进犯盗贼的侵犯,王弼因此赢得了“双刀王”的绰号。
后来,朱元璋率军经过王弼所驻扎的营寨。王弼得知朱元璋所统领的军队军法严明,从不侵扰百姓,认定朱元璋是值得辅佐的明主,就率领几百人马归降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说过王弼“双刀王”的名声,又见他武艺高强、能征善战,就接受了王弼的投诚,还把王弼提拔成为自己的宿卫亲将。
屡立战功,开国封侯
王弼追随朱元璋后,由于作战勇猛、一往无前,经常被朱元璋派到重要的战场上发挥作用。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王弼带领二百水军充当敢死队在泾江口发动突袭,打乱了敌方的阵脚,为明军歼灭陈友谅争取到了时间。
后来,朱元璋发起了对张士诚的围攻,兵锋直逼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困兽犹斗的张士诚亲自带领精兵想从西门突围。王弼率军反击,奋勇当先击溃了敌人,张士诚差点被王弼活捉。
就这样,王弼凭借着多年来的赫赫战功,深受朱元璋的器重,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王弼被封为定远侯。后来,王弼的女儿还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桢,王弼与朱元璋成了儿女亲家。
扬威漠北,反遭猜忌
明朝建立后,原本统治中原的蒙古人被明军逐出了塞外,但是依旧虎视眈眈地想要入侵中原。为了一劳永逸,朱元璋策划一举消灭盘踞在塞外的北元政权,解除蒙古人的威胁。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派蓝玉为主帅,王弼为副将,领兵北伐。明朝大军在到达蒙古的捕鱼儿海时,并没有蒙古人的踪迹,而且经过长途跋涉粮草已经消耗殆尽。蓝玉见状想撤军,但是王弼认为:“我等十万之众,深入漠北,未见敌而班师,何意复命?”
最终,在王弼的坚持下,明军终于找到了蒙古军队藏身的地方并予以歼灭,解决了朱元璋的心腹大患。然而,因此登上巅峰的王弼很快感受到了危机的降临。
鸟尽弓藏,留下遗言
王弼屡立战功,体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然而正因如此,有心想清除功臣为子孙铺路的朱元璋瞄上了王弼。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被指控谋反,王弼也因此受到牵连。王弼接到朱元璋命令自己回京的诏书后,自知命不久矣,连忙给儿子写信,劝告儿子,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能造反。果不其然,朱元璋召见王弼后就强逼他自尽。
王弼眼见必死无疑,就向朱元璋提了一个小要求:“陛下所忌惮的是我们这些有才能的功臣,我死不足惜,求你放过我的儿子们,他们还可以继续为大明效力。”朱元璋听到王弼提的这个小要求,知道王弼是个明白人,大笑一阵后说:“正合吾意!”

王弼死后,朱元璋果然没有杀他的家人,并且朱还为王弼立碑,封他的儿子为安远侯。王弼能够猜到朱元璋诛杀功臣的用意,主动领死来换取朱元璋对自己家人的保护,也的确是个聪明人。
小结
有道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历史上的众多功臣大多避免不了这种悲剧的命运,王弼自然不会例外。所幸的是,王弼通过死前的一个小要求保全了家人,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参考资料:《廿二史札记》、《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