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郑小瑛执着于指挥舞台,原来是这个信念在支撑

一袭黑裙白色衬衣,一头银发绾在脑后,指挥家郑小瑛在掌声中稳步上台,鞠躬致意,拿起话筒,中气十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光荣年份里,我们来到国家大剧院献上一曲优秀的中国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能够第三次在'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这部作品,我们感到非常荣幸。”4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郑小瑛与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音乐会上,郑小瑛以边演边讲的“郑小瑛模式”,为观众带来反映客家精神的交响乐作品《土楼回响》。这也是郑小瑛二十年来率领厦门市的乐团第四次晋京演奏这部作品。

执拗、坚韧地汇入大海

时间向回拨30个小时。演出前一天下午14时,郑小瑛抵达国家大剧院排练厅,16时30分结束排练转场新闻发布厅,准备晚上19时的讲座《土楼环球行 梦想终成真》。文稿、设备全部调整完毕已经18时15分,观众即将入场。郑小瑛进休息室吃了口晚餐,稍坐片刻,便在热烈掌声中回到讲台,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干净利落的表达,完成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并接受之后的媒体采访。晚上22时,一天的工作终于进入尾声。“郑老师,明天上午9点排练,下午走台,晚上演出……”工作人员开始跟她确认第二天的行程。

郑小瑛的工作激情令人钦佩甚至费解。这位今年92岁,与癌症抗争二十多年的女指挥家,年初还以“91岁硬核奶奶在沪指挥音乐会”登上热搜。

《朗读者》主持人董卿曾问她:“这个年龄还需要工作吗?”“不工作干什么呢?工作就是我的生活。”而对于疾病,郑小瑛说,“不要太看重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可恐惧的,生命就是有限的,我们今天已经很幸运了。有的时候觉得(死亡)来得太早了,有些事情还没做完。怎么办?赶快做呗。”

2000年2月,郑小瑛趁春节假期回老家福建永定偈祖寻根。她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参观曾被美国卫星误认作密布在闽西山区的导弹发射井的客家土楼。沿着山涧小溪修建的密密麻麻的土楼古雅朴实,处处体现着厚实的中原文化传统和中国人的无穷智慧。“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得知当年11月世界客家人代表大会将在龙岩举行,郑小瑛脱口而出,“要是有一部反映客家精神的交响乐就好了!”在她的推动下,作曲家刘湲创作的长达37分钟的五乐章交响诗篇《土楼回响》,于9个月后在龙岩体育馆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闭幕式上由她指挥首演。

2000年11月,郑小瑛与厦门爱乐乐团首次在土楼里奏响交响诗篇《土楼回响》。

山区的体育馆里,来自全世界的客家人代表听得入了神,最后随着指挥棒齐声击掌,并高唱一曲客家山歌,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这部作品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大型交响乐作品惟一金奖。“中国的大型交响作品在首演时便获得轰动性成功,在我的指挥生涯中还是第一次。我想,在我国交响乐首演史上恐怕也是很少见的。”

2006年,郑小瑛在国家大剧院指挥《土楼回响》第五乐章

郑小瑛将《土楼回响》带到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12个国家演出了76场,创了我国交响乐套曲演出场次之 最,圆了她的“土楼环球梦”。作曲家刘湲说:“在推动作品的过程中,郑老师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他在《土楼回响》总谱上写下题记:“你们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如滚滚的黄河之水,执拗地、坚韧地汇入大海。”在刘湲眼中,郑小瑛就是客家人坚韧不拔精神的代表。

4月16日晚的音乐会上,来自北京卡林卡合唱团、国航合唱团、北京海燕合唱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合唱团二百多位歌者组成的土楼爱乐合唱团,用客家方言高唱第五乐章的“客家之歌”:“你有心来我有情,不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还有造桥人!”这首每到一地都由当人用客家话参与的民众合唱,再次让郑小瑛感受到那种来自穹苍的,“世人皆兄弟”的心灵震撼。

4月16日《土楼回响》演出现场

经过两天的紧锣密鼓,音乐会圆满结束。在持久而热烈的欢呼声中,郑小瑛返场、谢幕。这时,合唱团突然齐声高喊,“郑老师,我爱你!郑老师,我们爱你!”一声比一声响亮,台上台下响彻一片。郑小瑛驻足,挥手,泪目。音乐会结束,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在音乐厅外排起长队,手中拿着郑小瑛的专辑、传记,等待“偶像”签名。

受到广大观众爱戴,缘于郑小瑛坚持几十年不讲报酬、亲历亲为地普及音乐知识。四十年多年前,她就开始在剧场休息厅,在每场歌剧开演前做20分钟歌剧音乐普及讲解,到大学开设音乐知识讲座。三十年前,她参与创办并担任音乐指导的“爱乐女”室内乐团,常年坚持义务为大中学校演出。“我人生的目标就是音乐为大众,为人民,而不是为了造就个人。把自己的收获与大众分享,这就是我的初心。”郑小瑛在《后汉书》中读到“阳春白雪,和者必寡”时,执拗、坚韧地将“阳春白雪,和者日众”作为音乐理想,“作为指挥者的我,从一次次受欢迎的音乐普及演出中,感受到群众对音乐的喜爱。'阳春白雪’也要'和者日众’,哪怕一天多一个人也好!我们艺术家,就是要努力把音乐和音乐知识送到人民群众中去。”

郑小瑛与父母合影

她是有罕见才华的女指挥啊!

郑小瑛1929年出生,成长在上海一个推崇新文化新思想的家庭中。父亲郑维、母亲温嗣瑛思想开放、民主,性格开朗,在教育女儿时从不墨守成规,更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观念。郑小瑛6岁开始学钢琴,父母希望她把音乐作为一个淑女的修养,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医生。

郑小瑛演奏钢琴

1947年,天资聪颖的郑小瑛轻松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按要求她先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读医预科,同时跟着音乐系的冯谢佩贞老师学钢琴。她的音乐才能使她在第二年转到了音乐系。她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48年底辗转到达中原解放区参加革命,在文工团敲锣打鼓扭秧歌的生活中,接受了“文艺为人民”的革命人生观的洗礼。

1948年5月21日,高举横幅走在金陵女大参加南京民主学生运动的队伍中的郑小瑛

1952 年,郑小瑛被保送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随后进入苏联专家杜马舍夫合唱指挥培训班,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性合唱指挥。

郑小瑛与杜马舍夫

杜马舍夫的指挥课程,安排得十分全面、系统,教学方法也非常严谨、规范、实用。他不仅给学生们讲授视唱练耳、总谱读法、合唱学、指挥法的基本知识,还教给他们如何组织一个合唱团,如何策划一场音乐会,如何安排一套节目单等。当他发现郑小瑛有很强的读谱和听音能力时,便将指挥班的视唱练耳课程交由她来上课。

郑小瑛早年指挥照

1956年夏天,郑小瑛从指挥班毕业,回到中央音乐学院。在继续向另一位苏联专家巴拉晓夫学习指挥的同时,她兼任指挥系的主课教师和苏联指挥专家班学员们的视唱练耳课教师,并在系主任黄飞立的率领下,参与了中国第一个高等音乐学府指挥系初创时期的所有工作。1960年,31岁的郑小瑛被中央音乐学院公派到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歌剧、交响乐指挥。导师是功勋艺术家安诺索夫教授与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教授。进修期间,郑小瑛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刻苦钻研学业上。列宁图书馆是她经常光顾的地方,馆内俄、英文所有关于指挥方面的书籍,她几乎都翻遍了。音乐学院大厅每天都有她的身影,那是她在带着总谱观看和聆听各位指挥大师的排练。莫斯科所有音乐厅演出的歌剧剧目,她几乎没有落下过一场。看演出之前,她总是提前做足功课,观看时细心地研究思索,并在节目单上写下感受和体会。法籍俄罗斯指挥家马尔凯维奇,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举办了一个指挥大师班,郑小瑛旁听了他的全部课程,提高了对指挥技艺的认识。

安诺索夫与郑小瑛

安诺索夫曾带郑小瑛去见苏联第一位女指挥、他的学生杜达洛娃。杜达洛娃不解地问:“你不是说过,再也不收女学生了吗?”安诺索夫认真地回答:“这位可不一样,她是中国选派来的有罕见才华的女指挥啊!”安诺索夫被郑小瑛出色的成绩打动,主动提出为她申请延长一年以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并评价,“郑小瑛具有非常清晰的音乐思维天性和富于激情的严谨。她令人信服的对音乐的理解力和音乐感觉,使她能影响演奏员和听众,从而取得成功的保证。她独特的指挥艺术,使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她从事指挥的光辉前景和她对祖国交响艺术事业的发展中将起的作用。”

1962年10月2日,郑小瑛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了一场意大利歌剧《托斯卡》公演,成为登上国际歌剧指挥台的第一位中国指挥。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在她的结业证书上写着:“郑小瑛在学习中非常勤奋好学和认真,充分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使她有可能指挥演出了多场音乐会,并在以斯坦尼拉夫斯基和丹钦科命名的歌剧院指挥演出了难度极高的歌剧《托斯卡》。”

《阿依古丽》剧照

通向指挥台的道路漫长而崎岖

回国后,郑小瑛回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1964年5月1日,她与中央乐团合作,在音乐厅举行了向祖国汇报演出的音乐会;翌年,作为“最佳歌剧指挥”,在中央歌剧院指挥了剧院的“翻身戏”《阿依古丽》。“领导的信任,演员、演奏员们的支持,观众的喜爱,在上世纪60年代就那么顺理成章。直到我有机会到外面世界目睹了一些优秀女同行们遭遇性别歧视的困境,才知道,我,竟是个幸运的例外。”1994年,郑小瑛应邀在哈佛大学讲学,有媒体好奇地问她“是怎么战胜那些男性站到了指挥台上去的”。这让她深深感到,西方世界在女性担任歌剧、交响乐指挥方面,到20世纪末都还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而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女性在指挥台上取得的成就,在他们眼里竟然是一朵奇葩。

多年来,郑小瑛经常感慨:“我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女指挥,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女同行的羡慕,因为在我成长的年代,至少在知识界没有性别歧视。感谢祖国和人民。”今年3月8日,郑小瑛为曾经遭遇职业排斥,而今已获得歌剧、交响乐指挥职业资质的世界华人女指挥家发声,将30位华人女指挥的简介和指挥视频片段发在新媒体上,让人们了解这些活跃在这个不寻常音乐岗位上的诸多优秀华人女性。

女指挥与男指挥有什么不同?郑小瑛的回答是,在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上没有任何不同。没有一个职业团队会接受只有美好颜值,或只会手舞足蹈、夸夸其谈的无能指挥。郑小瑛认为,专业指挥面对的都是已有相当艺术修养的音乐专门家。能驾驭这艘艺术大船的有志者,必须具有超群的音乐天才和超群的好学勤奋。指挥工作的四个阶段,选定曲目、研究总谱、领导排练、指挥演出,要求指挥者不仅是具有足够理论知识、音乐表演素质的音乐家,也是具有足够组织才能的管理者。

“我希望自己既是音乐家,也是管理者。但在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不能做主。通向看起来风光的指挥台的道路,是一条需要付出毕生心血去艰苦奋斗的漫长而崎岖的险路。”1997年,已经68岁的郑小瑛应厦门领导之邀,到厦门组建我国第一个“公助民办”性质的职业乐团——厦门爱乐乐团。就在乐团筹备之际,她被诊断直肠癌,必须马上手术。郑小瑛冷静地完成早先定好的行程安排后,入院治疗,把病床当成办公室,继续乐团筹备工作。郑小瑛亲自把关乐团招聘,不抱门户之见,对应聘者不设学历门槛,只要求业务过硬、热爱音乐、人品端正。厦门爱乐乐团实行公助民办模式,没有财政拨款,不占国家编制,靠政府和社会企业支持经费。郑小瑛参照国际交响乐团运作模式,结合中国特色,试着按照艺术规律,采取全新体制,建立一个民办职业交响乐团。乐团以崭新机制迅速成长,为厦门带来了交响乐文化,被厦门市民选为十大城市名片之一,还荣获了民政部授予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2013年9月30日,郑小瑛宣布,不再担任厦门爱乐乐团总监。她希望,目前正在进行各种体制改革实验的中国乐团,能从厦门爱乐乐团的经验教训中,摸索出一个先进的中国模式。

作为歌剧指挥,一直以来,郑小瑛都在呼吁国内歌剧界,不应忘记引进西方歌剧也是为中国大众服务的初心。2010年,郑小瑛创办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积极倡导介绍中国优秀歌剧和以中文演唱西方经典歌剧的“洋戏中唱”方式。“世界各歌剧发达国家都在用各自的母语介绍外国歌剧,我们这个与西方文化差异更大的东方国度,却在全用演员自己都没完全弄懂的外语演唱洋歌剧,唱给谁听?”郑小瑛说,“老一辈的翻译家、声乐家为'洋戏中唱’留下了不少优秀作品,我还想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完善一些配歌,供那些愿为广大中国歌剧爱好者服务的舞台选择。我知道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我坚信这是社会需要的事情,我会急社会之所需,尽自己之所能。”

文  |  卢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