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多伦路上这栋小楼修旧如旧,焕发新活力!

位于多伦路的左联旧址建于1924年,是一幢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去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完成了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改建和展陈改版工程。修缮后的新馆与以往相比会有什么不同,馆中又会展出哪些“重磅”展品……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左翼作家联盟背后的故事

‍‍‍‍‍‍‍‍‍‍‍‍‍‍‍‍‍‍1927年,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聚集在上海,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广泛传播。左翼文艺界人士和文化机构在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一带空前活跃,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就是在上海窦乐安路233号(今多伦路201弄2号)的中华艺术大学底楼一间大教室里成立,当时到会的有五十余人。左联成立后,迅速向全国扩展,同时,左联迅速走向国际。

左联是第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革命文化团体。在五四新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国新文化,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理论建设和新文化的传播。但随着左翼文化的蓬勃发展,国民党当局采取残酷压迫的政策,严厉查禁文艺刊物,通令取缔左联组织,秘密捕杀左翼文化人。以1931年的“左联五烈士”事件为标志,左翼文化运动进入了艰难时期。但左翼文化先驱们从血泊中抬起头来,顽强抗争,调整策略,在黑暗的岁月里,用生命写下了光明的篇章。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1930年春成立到1935年底悄然解散,虽然只有短短六年,但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使得中国文艺的总体格局、走向和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从1928年到1937年8月全面抗战爆发为止,左翼文学界出版的小说、散文、诗歌专著847种,翻译433种,创办刊物128种。

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

修缮:保育活化,重现昔日精彩

2018年,左联会址纪念馆启动了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改建和展陈改版工程。2020年5月18日,修缮后的左联会址纪念馆重新开馆。

修缮后的纪念馆共有三个展厅楼层,一层由场景复原、序厅、接待室、文创商店、服务中心所组成。二层由左联历史展厅、观影厅组成。阁楼层主要展示左联的影响和传播。

此次修缮的亮点在于外墙面丰富的各类材质,有肌理粗粝的干粘石墙面、表面细腻的水刷石墙面、还有清水红砖墙面。修缮前,不同墙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针对不同材质的损坏程度分别进行处理,使得修缮后的外立面与建筑原貌充分协调,再现了建筑当年的风采。

修缮前的阁楼空间内布置局促压抑,储藏室内堆积着左翼联盟当时的手稿原件,没有展示出原有阁楼空间的独特价值。修缮后的阁楼空间,完整展示出原有的木屋架,对建筑所有木材进行了防虫防腐处理,整体形成一个开放的展陈空间,同时也是老电影放映厅。

新的纪念馆展陈面积由原来的100多平米扩展到现在的350平米。目前馆内陈列了300多张照片、400多册旧版书刊杂志、100多件套左联盟员使用过的实物,和10多个多媒体装置,不仅再现了左联的活动历史,而且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剧联、美联、社联及电影小组的活动,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左翼文化运动史。

开放时间、门票

地址: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

门票:免费参观

建筑打卡处

阁楼沙龙空间

阁楼沙龙空间无疑是左联旧址最精彩的网红打卡点。修缮后气派的木屋架完整展示了建筑原有特色,此空间展示了当时左翼文学界出版的各种刊物的珍贵原稿,相当壮观,不禁让人触景生情。选一个合适的座位坐下,还可以在阁楼内观看一段左翼作家联盟的黑白电影,这种沉浸式体验融合更使得老建筑活了起来。

周边打卡景点

多伦路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由英国传教士窦乐安筑于1911年。上个世纪,特别是二、三十年代,有诸多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曾在多伦路战斗过,呐喊过,栖息过,为文化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令后人永远缅怀的贡献。期间,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以及丁玲、柔石等著名作家的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的历史地位;而闻名遐迩的孔公馆、汤公馆、白公馆、鸿德堂、拉摩斯公寓等风格迥异的优秀建筑示使多伦路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周边旅游线路推荐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
李白烈士故居(修缮中,暂停开放)
上海鲁迅纪念馆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免费,沪游码预约)
鲁迅故居
(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 门票8元,沪游码预约)

《三十而已》取景地

北外滩来福士剧透

《安家》虹口取景地

虹口又多一家老字号

素材来源:乐游上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