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大城市铁岭

文化之旅

——大城市铁岭

2016年9月25日,我随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来到了大城市铁岭。铁岭乃名胜之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康熙帝在此驻跸时曾赞美它“塞草自绿,山花更红”,既体现了铁岭独特的自然景色,又平添了几分人文气息。每次和文保团出行,都是一次快乐的旅程——团里既有大朋友,又有小朋友;既有老朋友,还有新朋友。我们一行三十余人,最大的姐姐69岁,最小的弟弟5岁。在铁岭市政协文史办刘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寻找铁岭历史文化记忆之旅”活动。

我们先来到了圣水寺,全称为盘龙山圣水寺。圣水寺为明代所修,寺庙右边有一池泉水,其水可以疗疾,故以此水为名。元末明初,有一位云游僧来到盘龙山山下的凡河岸边,突然听见山中隐约传出木鱼声,于是顺着声音的来源找去,竟然走到了一个开阔的地带,古树高高地向上生长,直插天际,半山坡上有一汪清泉,至此木鱼声戛然而止。僧人认定,这是因缘已到,便决定在此处修建一座寺庙。因山旁的泉水甘甜清澈,经年不竭,故取名为“圣水寺”。僧人相信,寺庙的修建定会保佑凡河两岸风调雨顺,百姓永世平安。百姓于是纷纷为建庙捐资献力。我们在圣水寺里看到了一个倒下的石碑,上面刻有捐赠人的名单。刘老师介绍说,这是元代的文物。不过,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寺院是1999年复建的。它依然像数百年前一样,环境清幽,风景如画。刘老师还告诉我门,圣水寺里有参临学院,我也期待着一次净静的体验。

我们的第二站是催阵堡高句丽山城。高句丽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地方政权。它创立于公元前37年,灭亡于公元668年,历时705年。公元22年,居住在今西丰、开原等地的原夫余族一部投奔高句丽,其地被划为高句丽北部,并被大武神王赐姓“络氏”。至隋唐时期,高句丽政权在铁岭已建造起7处山城,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西丰城子山山城和铁岭催阵堡山城,两座山城分别是高句丽的夫余城和金山城。唐征高句丽期间,曾在这里有过激烈的战斗。

催阵堡高句丽山城位于铁岭县东南,凡河北岸,是高句丽中期具有代表性的军事城,也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凡河北岸东西走向山脉中部的瓮型山谷中,属簸箕型山城。山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公里,南北长1.5公里,周长5200米,是辽北地区保留的较大的一座高句丽山城,至少可容纳万人大军。

远远地我们望见了一座崭新的石门牌坊矗立在那里,但是两边的山城已经被挖掘机破坏了。由于时间和季节的原因,我们今天没有登上山城,只是在山内的观音阁看看。正好道长今天过生日,吹吹打打很是热闹。

接着我们来到了民国时期的爱国人物冯广民的故居。冯广民,字子安,1882年生,铁岭催阵堡人。他少年时曾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14年毕业于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堂(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毕业后,他曾先后在辽宁各地从事教育事业,并于1920年担任奉天省教育会会长。此间他做了一件轰动辽宁的大事——费尽千辛万苦把被段芝贵从沈阳掠夺到北京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完璧归奉。他还曾担任东北大学教务总长,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故居是四合院建筑,现只剩下正房和东侧厢房。这座老房子的建筑满汉结合,充满了地方特色。房子保存还算完好,虽然砖雕花饰已看不出来,但正房石柱上的刻花还依稀可见。正房内厅的天棚为西式穹形。正房和东侧厢房之间是相联通的,屋内墙上有壁柜。北面有一回廊,不仅能够防寒,还兼具储物的功效,设计十分巧妙。同行的张姐说,现在铁岭地区的平房也是这种建筑结构。据看房的大姐讲,此房已卖给刘姓人家。热心的队长为我们摘了甜杆,这让我们回想起了儿时的甜蜜滋味。

在观音阁里清代的老建筑上。镶嵌着一块有着“铁岭红”之称的红色石头。刘老师给我们讲,这是铁岭地区李千户乡的特产,驰名全国。在当年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时,就采用了当地的“铁岭红”大理石,并为纪念堂增光添彩。

李千户乡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明朝威震辽东的一代名将李成梁就出生于李千户乡小屯村。现村里两千多口人,仍以李姓人家为主,他们是李成梁的后裔。李成梁家族墓在该村村南附近,背靠一条小岭,前濒一条溪水河,远方是山峦。这里的石像生为双双四重对面排列,依次为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像。石虎昂首蹲立,羊、马俯卧于地,文官手握笏板、武将手持剑器,石像皆挺胸站立。中线为正东西向。因为这里的墓地早年曾被损毁,现在各个石像生的位置都是经过后世维修后重新确立的。这些石像生是李成梁为其先祖李哲根穗修建的陵寝设施。这是辽北境内现存仅有的明代墓前石像生作品。可惜周围杂草重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后山半坡是李如松、李成梁之墓(衣冠冢),其后侧、左侧和右侧是其后裔的墓群。这也称李氏族墓老坟。由于时间关系,李氏族墓新坟我们没有参观。

丰盛的午餐后,我们走进了铁岭博物馆,去品味辽北历史的完整和厚重。博物馆的时空隧道是以汉代的竹简形式,记录了昌图人从一万年前起,经新时器时代、青铜时代、战国及汉代、辽、金、元、明、清至百年前在铁岭境内发生的大事件。可以说是城市文化、文明发展的履历表。博物馆里大量展出了各遗址的出土文物。而且还规划出了一小块实地,让人们去体验下野外考古。

我在博物馆里了解“铁岭”的由来:明朝之前,这里曾先后有银州、新兴等名字,明朝建立之后的第26年,这个被称作“银州”的地方开始被称为铁岭。这里诞生了《红楼梦》的续作者高鹗,执笔画鼻祖高其佩,以及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这里还有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故事。国宝一级的“风”字型砚台,更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菩提叶上的十八罗汉图,更是让人叫绝。铁岭八景文化,将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已然成为城市的记忆。昌图、开原、西丰也先后出现了八景文化,与铁岭的八景一起,共同组成了辽北独具特色的八景文化。

我在博物馆里第一次听说了铁岭的“流人文化”。清朝初年,清河流域的尚阳堡接收了朝廷流放的一批流犯。从此,尚阳堡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辽北古堡小镇成为与宁古塔、卜魁齐名的重要流放地。明代陈循的铁岭八景、清代函可、左懋泰等文化流人创办的“冰天诗社”、郝浴创办的银冈书院、董国祥等文化流人编撰《铁岭县志》等文化活动,都为铁岭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走出博物馆,来到了银冈书院。银冈书院在东北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关东第一书院,还是清代五大著名书院之一,并且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书院。它为祖国培养出了一大批英才。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在银冈书院入读小学。银冈书院现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岭之行,感触颇深。铁岭的文化底蕴丰厚,古迹资源众多,可惜它们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保护。此刻我想起了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感谢刘老师的全程讲解,感谢文保自愿者们辛苦的付出。

(0)

相关推荐

  • 辽宁考古确认铁岭地区高句丽时期城址7座

    2021-02-20 00:59 华人号:中新网 中新社沈阳2月19日电 (韩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9日发布消息称,铁岭地区2020年度高句丽遗迹调查共涉及城址15座.墓葬8处.遗址5处,其中可确 ...

  • 东北最早的古代书院在哪?

    位于 铁岭 市内的银冈书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距今已360多年.银冈书院是 清代 东北地区建院最早.影响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古代书院,也是东北地区现在保存最为完好的书院. 银冈书院的创建 ...

  • 高句丽文物遗迹及其价值

    '流淌的记忆' 东北地域文化十五讲 第十一讲 高句丽文物遗迹及其价值 主讲人:耿铁华 耿铁华,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中国朝鲜史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世界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入选时间:2004   地址:吉林.辽宁 高句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边疆民族,位于吉林省的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就是高句丽王朝文明的最好展现.古建群包括国内城. ...

  • 尼泊尔最大的印度神庙,不一样的建筑,不一样的文化之旅

    很多人对国外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不管园不圆,总之有些文化还是比较奇葩的,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尼泊尔最大的印度神庙,欣赏不一样的建筑,感受不一样的异域文化! 原创声明:本文由 ...

  • 融汇半岛·茶花小镇的文化梦旅,诗酒于巴渝街巷间

    融汇半岛·茶花小镇 城 市 名 片, 文 化 地 标 巴渝形胜之地,承人文历史璀璨 一场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 的设计之旅由此展开 江岸饶商贾,仿古建筑沿街而立,夕阳铺洒在青石板道上,街巷错落,院落重生 ...

  • 走进超高村【温水义 | 文化之旅2223】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 沿着高速看中国|节拍天下:从成都到西安,来一场历史文化之旅

    沿着高速看中国|节拍天下:从成都到西安,来一场历史文化之旅

  • 庄严文化之旅— 暨首届庄严书画名家采风活动

    系列报道之-11诗赋篇 参加:"庄严文化之旅一首届庄严书画名家采风活动"有感赋诗一组.2017.11.30严军. (严军.严跃进合影) 庄严富春之旅(一) 严军 庄严之旅富春游,突 ...

  • 系列报道 ①|庄严文化之旅

    首届庄严文艺座谈会 首届庄严文艺座谈会 于2017年11月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 富阳区富阳国际贸易中心大酒店隆重举行  首届庄严历代书画作品展      第二届世界庄严华人经济论坛 "首届庄 ...

  • 【行走天下】文化之旅 荡漾于灿烂的历史风情

    2020年10月国庆长假期间,人文武汉志愿者学会组织赴豫.冀.鲁.皖进行了文化寻访,历时8天,行程2000多公里.沿途,学会一行33人分别踏访了河南项城.安阳.商丘.鹿邑,安徽亳州,山东临清,河北大名 ...

  • 富春三小 楼书舟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西安文化之旅》

    No.6 少年文学院2019暑假西安研学习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西安文化之旅 富春三小  六(1)班 楼书舟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特色,可能是令人向往的自然风光,也可能是历史悠久的人文历史,而西安这 ...

  • 西南联大文化之旅:“中兴业 须人杰”

    作者:范稳(云南省作协主席) 这是当年在抗战的烽火中,由西南联大部分师生组成的从湘过黔.再经黔入滇的抗战迁徙之路,这是一条闻一多.曾昭抡.穆旦等前辈大师们走过的艰辛图强之路,曾经激荡过一群读书人战火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