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步 ▌罗枚春
散 步
作者:罗枚春
散步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愉悦心情,是老年人健身的一个好方法。我和老伴坚持天天散步已有十多年了,几乎天天没有间断过。清晨和晚餐后各一次,每次30多分钟,就在居住的小区内行走。上午9点左右又走出家门,去到远一点的地方,逛上个把小时,顺便到市场买点蔬菜,或者逛逛超市,回到家里,看看电视,看看报纸,读点书,玩玩电脑,做点家务或到住房顶上的菜地打点打点,一天时光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一
清晨太阳还没露脸,我们迎着朝霞,踏着晨曦,迈步在小区的林荫道上,阵阵微风带着香樟、桂花的清香轻轻拂面而过;高高的香樟树上,有几只斑鸠用它那高亢的歌喉,发出悠长的咯歌叫声,给宁静的清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给散步的人们带来了喜悦和欢乐。
前几年小区内散步的人很少,我老两口算是带头人,时间长了,陆续的有几个老人和中年妇女也参与到我们的行列来。大家虽住在同一个小区,平常少有来往,散步中走在一起,说说笑笑,很自然地拉近了距离,彼此亲亲热热,成了一支欢快的队伍,甚至成了好朋友。邓娭娭最早参加到我们二人队伍。她70多岁年纪,胖胖的身材,走起路来有些吃力,不能走得太快。她为人友善,我们从散步中建立了友谊,成了好朋友,她常把自己种的蔬菜送点给我们,下种时给我们送来菜秧,女儿旅游带回的小食品,也要给我们送来一份,真是一个讲情义热心肠的老人。
散步队伍中的几个大嫂子年龄都在50岁上下,她们是散步的积极分子,每天来得早,走的时间长,又走得快,我们几个老者,只能做她们的尾巴,她们走了两圈,我们几个走一圈还没完成。熊大姐爱说爱笑,是队伍中的活跃分子,不知谁给她封了一个“官职”,叫她“熊队长”,每天一出门她就吆喝大家早出来,很像一个领头的队长。我们一会面总要开几句玩笑:“熊队长,你没有负起责来,今天怎么还有几个人没来呀?”她嘿嘿一笑说:“马上就会到”。她也要逗笑我们几句:“马老师,你何解不快点跟我们走,你们老两口何解咯亲热,散步也离不开?”引得大家一阵笑声,边走边说,随着笑声她们又走得远远的了。
散步队伍中还来了一位颇不寻常的新成员,就是小王的妈妈,她是队伍中的最长者,8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只是耳朵有点背。前几个月我对小王开玩笑说:“你如果把你妈也拉出来散步,算你狠,叫'熊队长’评你为散步模范”,果不其然,没过几天,王娭娭真的出来散步了,只是不同我们的“大队伍”走,一个人慢慢悠悠地走着,我走到她跟前大声地对她说:“王娭娭,是你妹咀(子)把你拖来的吧。”她嘿嘿一笑:“我里满妹咀在我耳朵背后念个不歇气,硬要我出来散步,我一个人坐在屋里也冇味,出来呷点新鲜空气呢。”
一天、两天、十天、几十天她真的坚持下来了。而且散步又带出了她一门新生“职业”——收捡废品。一边走,一边把垃圾桶里的废纸壳,塑料瓶收集起来拿回家,集聚多了,就用她那购物小车拖着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不知情的人以为她生活困难。其实恰好相反,她家条件很好,儿子儿媳都在税务部门工作,收入不低,并且儿女们都很孝敬她,只要有点什么小毛病,就即刻送她去县人民医院检查,老娭娭还有点信不过县里的医院,闹着要去省医院,儿女们就依着她,送她到省医院检查,没查出什么大的毛病,她就放心了。儿女们并不支持她去捡废品,可是无法阻止,已成为了她一种“爱好”。王娭出身农村,辛苦一生,养成了一种勤俭节约的美德。
小区里住着上百户人家,年青人有他们的事业,他们天天早出晚归,我们这些老人是“留守兵团”,除了做家务、散步,健身就成了一项主要活动。通过散步这个桥梁的连接,形成了一个和谐友善的群体,每天在一起除了健身,相互间还传递着一些美好的“新闻”和讯息,给老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二
如果说在小区散步是锻炼身体,那么到沿江风光带散步就是一种享受,那里环境优美,视野开阔,舒适宜人。
我家距沿江风光带有约3华里路程,虽远一点,但我还是常到那里游览,观光,放飞心情,寻求精神享受。
美丽的沩江从巍巍的沩山深处,从千年古刹密印寺的脚下,从那幽深峡谷险道中奔腾而下,蜿蜒百多里来到县城,又悠悠向东流去与湘江连接。它把秀丽的青羊湖,把神奇的千佛洞系于腰间,3000多年前的商周古城也依托在它的双肩。南宋大臣张浚、张栻父子不顾千里之遥寻访到这大山深处,沩水的源头,赖着不走,永世长眠在这沩江河旁的龙圹山坳里,守望着长流不息的清泉。南宋状元易祓喝着它的清泉长大,蘸着沩源的神水谱写出千古流传的诗篇。近代的何叔衡、谢觉哉、甘泗淇等革命先驱,都是喝着沩江水造就了他们伟大的人生。这一条令人神往的沩河,它承载着古老宁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也为宁城增添了美景,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今天,政府出资把沩江两岸数千米长堤,打扮成一条美丽的锦带,环绕在县城的腰间,香樟树,桂花树各种名贵花木,构成的一条长长的林带,与清清的江水交相辉映,仿古的长亭楼阁傍江而建,古香古色,很是雅致而秀美,状元楼高高挺立在鳝鱼洲上,雄伟而壮观,彰显出宁乡灿烂的古老文明,标示着宁乡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多姿多彩的雕塑装点在绿林深处,百花丛中,充满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长长的围栏石墩上镌刻着古今文人墨客的名篇,有李白、杜甫千古不朽的佳作,有生于斯,葬于斯南宋状元易祓歌颂沩山的诗章,还有刘少奇主席在青少年时写的“咏铁牛”的诗篇,“南门桥上双铁牛,瞪眼竖角望河州,狂风吹来毛不动,暴雨淋时汗竟流。青草遍地常闭口,金鞭抽身岂回头,牧童空有绳和索,昂首江边孰敢收。”把镇守在古老南门桥头的双铁牛,描绘得栩栩如生,可惜1969年8月一场特大洪水,把有数百年历史的南门大石桥冲垮了,把镇守桥头几百年的铁牛卷走了,幸有刘少奇的诗句留下了铁牛的英姿笑貌。
我沿着江边,信步长亭,尽情地沐浴着沩水绚丽的风光,吮吸着甜美清新的空气,品味着儒雅优美的诗章;微波悠悠的江面上有几只水鸭子在自由自在地游弋,嬉耍,不时为游人表演它们拿手的潜水本领,几叶小舟在江上漂游荡漾;阵阵悠扬动听的花鼓戏乐曲,从幽静的绿树丛中飘来,那是一群爱好花鼓戏的老人在吹打弹唱;长亭前的广场上有几个爱好书法的老人,手握长笔蘸着清水在大理石地面上,展示他们的书法本领,见一长者,双手提笔,左右开弓,在地面上写出两行刚劲有力,漂亮的诗句,右手写的是正字,左手写的是反字,引来不少围观者阵阵掌声;还有那些舞剑的、打太极拳的、玩扑克牌的,各显其能,尽情舒展。
我们几个老同事也是这里的常客,都是“解甲还乡”脱下“官袍”的退休干部,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了,为了健康长寿不约而同来到这里散步,休闲。上世纪80年代同在双凫铺区公所工作的老周,我常与他在这长凳上坐下来歇息聊天,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去年突然听说他得了癌症,只几个月时间不见他来散步,不辞而别就去天堂了。一个身体硬朗,性格开朗的老人这么匆匆地走了,真使人难以置信。每当我来到这里,见长凳上没有他的身影,心里空荡荡的,感到惆怅和失落。
但愿老同事们能天天来这里散步,沩水会带走你的烦恼,沩岸的风光会遗忘你的忧伤,留给你美好的记忆,留给你强健的身体,来吧,每天来这长亭上走一走,舒展舒展一下心情,来这长凳上坐一坐,聊聊天,千万不能偷偷走了,我们散步的路程还很远,很远。
作者简介
罗枚春,宁乡巷子口人,系玉潭街道83岁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