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周轶君,亲眼看着一群孩子“自愿”去死

2002年8月,周轶君成为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唯一一名常驻的国际战地记者。

她见过导弹爆炸后现场的碎尸,自己的鞋上因为血迹和汽油变成黑红色;

看到过孩童跟同伴说自己第二天将会成为“人体炸弹”烈士,大家真诚地祝贺他;

遇上过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自己,对方手指扣住扳机。

“加沙的生活,直面生死,容不下矫情做作,类禅宗棒喝,立见分野。”

导弹时常划过周轶君的窗户在附近落下,当地人对她的围攻和骚扰也从不间断。

这里是真实存在着的人间炼狱,死神随时会来。

周轶君从未想过离开,即便其他国家的记者都住在较为安全的耶路撒冷。

她说:“坚守,是为了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都发出中国人的声音 。”

图 | 周轶君

2000 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流血冲突爆发。

加沙是巴以战争交锋的最前线,为此西方的战地记者们全部住在加沙隔壁的耶路撒冷。

即使是这样,依旧有十多名记者在战场上牺牲。

到了2002年,两国交锋更加疯狂,尸骸遍布的加沙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狱之城。

周轶君就是在这个时候申请去加沙的。

理由简单又莽撞:功利心驱使。

“当年申请去加沙,仅仅是受年轻人的虚荣心怂恿。我想当一个好记者,当一个战地记者,觉得那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具有挑战性,希望自己到了那里可以有一份好成绩,得到荣耀。”

这一年,周轶君26岁,还是新华社的新人。

她有对战地记者这个职业的热情,有对“年少有为”这份荣誉的渴望。

战地记者少有女性,且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地方一待就是两年,周轶君申请了两次都未获批。

她不停地提交申请,并给出了合理的理由。

“男性的爆发力可能比女性强 ,但女性的忍耐为更好。去加沙是两年,不是两个星期,耐力重于爆发力。 ”

领导终于点头,周轶君开心自己离梦想又更进一步。

新华社的老记者跟她说:“如果你是我妹妹,打断腿都不让去。”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周轶君只跟二老说要去以色列,只字未提加沙。

图 | 在汽车炸弹爆炸现场

到了加沙,她就告诉父母自己是两头跑。

如果加沙发生了空袭,她就说自己在以色列;

如果以色列发生了空袭,她就说自己在加沙。

安抚好家人,周轶君开始收拾行装,赶赴战场。

在去的飞机上,周轶君幻想过千千万万遍自己将要生活两年的地方。

战火连天、生活贫穷、哀嚎遍野,她自认为能接受战争之下的一切黑暗。

直到她在加沙住下之后才发现,一旦走进这个城市,每个人都是难民,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图 | 巴以再生冲突 记者实拍炮火下的加沙

在加沙,女性必须要穿长袍,戴头巾。

女性的头发和身体线条被视为引发邪念之物,因此这里的女性即使下水游泳也不能脱掉外袍。

否则就会被视为下等人,即使这里的女性本身就地位低下。

刚来的周轶君曾因此不止一次被围攻。

贾巴利亚难民营是加沙最大最贫穷的难民营,也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一辆躺着死人的广播车从周轶君身边开过,车的尽头正是这个最穷的难民营,人们要在那里举办葬礼。

周轶君跟上,在葬礼附近的一间平房房顶上找角度拍摄。

没多久,一颗石子落在自己的身上。

周轶君看到是个孩子,便没有理会。

然而,石子越来越多,逐渐变成了“石头雨”,周轶君的腿和背隐隐作痛。

她火大地捡起手边的石子准备回敬。

一个好心的小孩跟她比划说,她的一截头发从头巾里面露出来了。

初来此地,周轶君裹头巾的手法还很陌生,平时动作幅度稍微大些头巾就会下滑,她有些无奈。

还没将头巾整理好,又一轮的“石头雨”开始了。

这里的巷子错综复杂,周轶君在逃跑过程中彻底迷路了。

丢石子的小孩们还在后面边跑边扔,直到一块大砖头狠狠地砸向她的脖子。

周轶君疼得呲牙咧嘴,那群小孩才彻底罢休。

之后的半个月,周轶君连脑袋都转不动,吃东西时嘴巴里的食物会掉,就连喝水也是疼的。

这里的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周轶君每次出门跑拍摄都要裹着长袍,戴着头巾。

图 | 周轶君采访亚辛

一旦没有佩戴整齐,就会遭到其他人的鄙夷,就连当地的警察也会替她羞耻。

可即使是入乡随俗,在这个传统父权的国家,作为一名女性的周轶君仍是举步维艰。

一个难民营刚刚被轰炸过,周轶君得到消息赶紧开车冲到了现场。

这里的女性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别说开着车出门。

周轶君在人群中就像个异类。

人们将她围得水泄不通,疯了一样地拼命摇车。

他们想让这个违反秩序的女人出来接受惩罚。

车顶上爬的是人,车窗外也是人。

周轶君看到玻璃外面有密密麻麻的手,那些手正在疯狂拍打玻璃。

她期待车窗玻璃质量更好一些,最起码能撑到人潮散去。

如果此时摇下车窗,那些手就会伸进来抓自己,他们还会把沙子扬到她的脸上。

这些她之前全都经历过。

不过和这里的其他人正在遭受的一切比起来,周轶君觉得这没什么。

她可以承受。

图 | 周轶君

蜷缩在冰凉的地板上,周轶君听着窗外连续的爆炸声。

几分钟前,她家附近出现了一个爆炸点,一声轰鸣将她掀到办公桌下面。

前两天有个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方向发射了一个火箭,今晚以色列人来寻仇了。

50多辆坦克在直升机掩护下直接驶入加沙城。

头顶上盘旋着直升机和战斗机,它们正在寻找目标向下发射导弹。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空袭,全城断电,一片漆黑。

弹火不长眼,周轶君不知道下一发导弹是不是会降临在自己家里。

“那个晚上,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承受一种本不想干的煎熬。”

一个多小时后,声音平息,周轶君从地板上爬起来,劫后余生地喘了口气。

拿着相机,周轶君去了现场。

一栋楼房里,梯子上铺满了血,此时还在流淌。

客厅里满地黄铜弹壳,玻璃粉碎,墙上是密密麻麻的弹孔。

卧室里的床垫下面,血和脑浆,尚未凝结,又稠又软,红白相间。

这是周轶君第一次见到这么血腥的场面,她恶心得有些麻木。

给她带路的巴勒斯坦人看了看周轶君头上戴的防弹头盔,笑得不以为然。

两年前他穿着防弹衣,还是挨了以色列士兵8枪,膝盖窝的子弹取不出来,至今还在身体里。

周轶君第一次感受到死神逼近后的恐慌,生命在战争下的脆弱。

对自小长在和平环境下的周轶君来说,这里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在加沙,定点清除、空袭特别多,你完全预料不到什么时候一个炸弹就会从天而降,危险总是如影相随。”

这座城充满了血腥、暴力、恐怖,这座城里的人不像人,不像鬼,像怪物。

“为什么来这里?”周轶君第一次质疑这趟加沙之行。

然而,没人能安抚她心中的迷茫。

异国他乡,这里只有周轶君。

图 | 周轶君

一个巴勒斯坦人在腰上绑了重磅炸药,随后伪装进入耶路撒冷。

在一个人群密集的广场,他引爆炸药,完成了一出“自杀式爆炸”。

不到一个小时,以色列人来复仇了。

他们依旧用导弹的方式袭击。

这次他们选择的是加沙的一个集市,时间正是购物高峰期。

一颗导弹从天而降,三辆车瞬间焦黑,死伤人数不计。

广场上拥挤的人们抬头看向空中,他们在等待第二轮的空袭。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充满了仇恨、愤怒和恐惧。

果然,几个小时后,导弹又来了......

“你知道等另一只鞋子从楼上扔下来的故事吗?我们就是天天这么等着。”旁边的人说。

周轶君看到了炸碎的汽车,焦黑的尸体和脚下染血的鞋子。

“有人说,新闻造就记者。可我无法不祈祷,一切就此结束。”记者不应该把情绪带到工作中,但周轶君有些绷不住了。

全世界都在都在关注巴以冲突之下的政府民族,军队武器。

而周轶君看到的是那些为了仇恨把自己献祭了的人,那些“人体炸弹”们。

“真正动人的故事是在前线稍后一点的地方,要做爆炸背后人性的东西。如果我们的报道永远只是告诉你我离炸弹有多近,那没有更深层的意义。”

这是摄影师曾告诉周轶君的话,也让周轶君在此时真正意识到,最好的新闻不在前线,在后方。

前线是战火,后方是人性。

已经有太多的镜头对准战场,可那不是巴以冲突下最完整的模样。

因为还有许多的人还未被世界看见。

那些刚学会走路就拿着枪支模型练习瞄准的孩童;

那些在全身绑满了炸药的“烈士”生前的模样;

那些死了丈夫的未亡人,失去父母的婴孩;

......

“如果你有一种信念,有一件事要干,有一种目的,有一项任务,这真能帮你克服恐惧和动摇。”

让全世界看到巴以冲突的背后——成了周轶君在这个人间炼狱里努力穿梭的信念。

加沙的人把死亡演练了成千上万遍,孩子是最鲜美的祭品。

他们会举行人体炸弹化妆演出,携带武器游行;

他们的教科书内容是战斗,街头表演的是赴死;

这些是巴勒斯坦人的日常生活,是儿童娱乐的一部分。

“给我照相!我明天要当烈士啦!”一个孩子开心地跟周轶君说。

——“怎么当烈士?”

——“绑上炸药去犹太人定居点!”

——“炸药哪里来的?”

——“别人给的。”

——“怎么训练?”

——“不用训练,给我炸药就行了。”

孩子让周轶君给他照相,他说他明天是要登报纸的。

几天以后,两个巴勒斯坦儿童在犹太人定居点被以色列军方逮捕。

而这些孩子们的“赴死”并不罕见。

一个16岁的少年跋涉两天两夜去了以色列,在靠近军车时,他引爆了腰间的炸药,当场死亡。

成为最年轻的人弹。

周轶君曾问一个父亲:

“如果你的三个女儿要求当人弹,你会同意吗?”

“愿意!烈士不会死,只是进天堂。”

“天堂里有什么呢?”

“想什么有什么。”

周轶君不再单纯地看待这里人们死亡。

在我们看来,他们对生命麻木,他们疯狂失智。

可或许对于他们来说,那是解脱。

“他们生长的环境里,赴死的仪式频繁演出,它接管了所有绝望、不如意,乃至希望的去向。”

“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说明你离得还不够近。”

因此周轶君住在了死亡之城——加沙。

加沙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更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

周轶君无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幸运的是仅仅只是擦肩而过。

她亲眼见过一座邮局被轰炸的全过程,那时她正在去邮局办事的路上,离目的地只有50米远,断壁残垣,尸体横飞;

她前一天待过的咖啡馆,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被人体炸弹炸毁,里面的人无一生还,而爆炸的核心点正是她坐过的位置;

她曾见过一群士兵追着一群少年,子弹从自己眼前飞过,射进了一个男孩的身体里,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离开;

她也曾在某次的空袭中一边数着自家窗外飞过了多少导弹,一边担忧导弹位置偏斜投到了自己头顶上;

“不管碰到什么情况 , 我不能放弃。”周轶君仍旧是恐惧的、压抑的,但她还是没想过离开加沙。

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我憎恨战争,所以要(用镜头和笔)揭露战争。”

图 | 周轶君

周轶君要在这里发出中国人的声音,她要让全世界看到战争的真相。

没有记者的战地,是谣言纷纭的战地,是被历史掩埋的战地,是被那些霸权主义国家扭曲战争真相的战地。

“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

他们渴望和平,所以他们穿梭于硝烟炮灰之中,行走在枪林弹雨之间。

只为给那些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描绘战争的残酷,从而更珍视当下,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

没人比战地记者更热爱生命。

跌跌撞撞,生死起伏,周轶君完成了与加沙的两年之约。

回到国内,迎接自己的是没有战争的和平,是对生命至高无上的尊重。

“玻璃窗上的震颤、爆炸的轰鸣、绝望的呼喊、刺鼻的血腥......窗外阳光灿烂,人群熙攘,那一切恍如隔世。”周轶君在自己的书中写道。

这是周轶君的经历,也是所有战地记者的经历。

战场之上,子弹无情,人命如蝼蚁,每一个选择去战场上的记者都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

幸运的有,像周轶君一样活着回来;

不幸的有,在炮弹之下,命丧他国。

周轶君回来了,就会有人再次从中国出发,去以色列,去巴勒斯坦,去那战火连天的地狱之城。

战争一天不停,战地记者就会永远驻守在前线。

有统计显示:“在人类近两千年历史中,彻底没有战争和冲突的时间只有58天。”

当阿富汗和塔利班的纷争再次拉开帷幕,又一批战地记者冲在了最前线。

那里有街头难民拥挤推搡,人命如草芥;

有孩童流离失所,家庭七零八落;

有战火硝烟漫天,哭喊惨叫一片。

我们能看到的战争与真相,全是他们拿命换的,那是他们超脱死亡之外的勇气。

罗翔说:“勇敢是最稀缺的品质。”

“我从来都没考虑过自己是否勇敢这件事,我只是害怕,我所做的配不上他们的苦难。”这是一位战地记者除了勇敢之外更加可贵的悲悯之心。

愿异国他乡的他们能安全回家。

愿世界和平。

参考文献:

1.周轶君《中东死生门》

2.郭之恩 翟健《周轶君:战地“小菊花”》

3.张媛 《周轶君:战火中盛开的中国玫瑰》

4.尘衣《敏锐周轶君: 在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傲然绽放》

5.深蓝《周轶君:在每一个地方都发出中国人的声音》

6.夏榆《周轶君:惟一长住加沙的国际记者》

(0)

相关推荐

  • 哈马斯那么弱小,加沙那么狭窄,为什么以色列不能彻底消灭呢?

    从表面来看按照以色列目前的实力,想要征服弹丸之地的加沙似乎轻而易举,不过理想与现实总存在差距.所谓"将军有剑不斩苍蝇",当年以色列的确长期占领过加沙,后主动撤出,不是以色列无法征服 ...

  • 巴以冲突升级,为什么说美国难辞其咎?

    当地时间17日,美国白宫发布消息称,拜登总统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电话交谈中表示,美国支持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停火. 但自相矛盾的是,美国当日再次阻挠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呼吁中止巴以暴乱和保护平民 ...

  • 以巴停火:腐败的哈马斯

    以巴停火,拜登说他和埃及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他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 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约翰·奥利弗(John Oliver)在一档节目中批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哈马斯恐怖分子的反应太猛烈.来自加沙地带边界附 ...

  • 两枚火箭弹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射向以色列南部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12月25日深夜,以色列军方证实,当天晚上,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武装人员向以色列南部的阿什凯隆发射了两枚火箭弹,被以色列防空系统"铁穹"拦截.听到 ...

  • 72小时内,以色列遭1500枚火箭弹袭击

    近日,中东再次掀起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发激烈冲突.而这次冲突的强度,是自2014年加沙战争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国也警告,双方"正升级全面战争". 打开凤凰新闻, ...

  • 什么是中东战争?

    1948-1982年的中东战争中东战争自1948年至1982年止,历时近40年,它是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所进行的战争.40年来共爆发了五次大规模战争.通过战争,以色列几乎占 ...

  • 阿盟: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战争罪行和侵略行为”

    阿拉比亚电视台5月15日消息,据沙特通讯社发布的声明,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和加沙地带的战争罪行和侵略行为,以及以色列当局实施的所有种族清洗计划和措施" ...

  • “不会参与对巴勒斯坦人的屠杀”,意大利码头工人拒绝为以色列装卸武器

    截止今日,巴以冲突已造成巴勒斯坦死亡197人,包括58名儿童,另有1235人受伤:以色列至少10人死亡,包括2名儿童,564人受伤.当地时间5月14日,拥有约25万会员的意大利基层工会联盟(USB)发 ...

  • 巴以冲突彻底升级!以色列人已经亲尝战争的滋味

    短短几天内,中东的暴力事件已经不断升级达到多年来的最严重水平.哈马斯恐怖分子在周三早晨向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枚火箭.自中东冲突开始以来,以色列沿海大都市特拉维夫遭受迄今最严重的火箭弹袭击,袭击中至少有五人 ...

  • 法塔赫在这次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中,为什么要保持静默?

    法塔赫在这次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中,为什么要保持静默? 法塔赫坐山观虎斗,静看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打得"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法塔赫目前对以色列进攻加沙地带保持沉默的最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