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与生活
一谈到艺术,人们总是将它和高雅、触不可及的神圣连在一起。小编今天主要从生活的角度来浅聊一下个人见解。
前些天电影《我不是药神》备受观众青睐,朋友圈偶然看到一篇相关文章,忍不住下班便跑去电影院看。全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程勇被张长林发现在售假药并警告威胁,当他意识到如果继续卖药可能要自身不保,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卖了。其实不卖的举动很正常,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伟大到自我牺牲。可真的不继续这“慈善”,又被认为没人情味,有点好人难当的感觉。个人其实不太会评价电影,更侧重直观感受。最大的触动是感受到电影中本真的描绘了人性以及鲜明的人物特写,这种从有形上升到无形的表达堪称艺术佳作。
再来聊下设计。在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大众很容易将艺术和设计混淆。实际上,设计需要理性思维来解决问题,是在美感的基础上为需求者服务的。而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通过感受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朋友想要你为他量身定制一幅画,于是你耗费精力与时间完成了,但结果朋友并不满意。这对于设计结果而言,它就不是一个好的作品,因为你没有抓住对方想要的点(哪怕并不是真的美),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毫无疑问它是一件艺术品(也许并没有什么价值)。
我们常听到某某的画作价值连城,那么它的价值是如何评估的呢?是否画面足够细腻和美好就足够值钱?个人认为东西的价值更侧重于背后的故事。通过表象引起后人的深思才是价值的根本所在。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初中时候,有一次历史课考试,老师让提前复习。由于历史中有好多时间、人物和事件,没有规律的记忆真的很头疼,况且自己又不太爱背书。于是,便将时间表画了一个轴线,顺带附加人物和事件说明,结果很意外居然考了高分,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发现这种方法很有效。那张图随后的命运很可能就是废纸,但它却让我赢得了高分,这相比于几本教材、几节辅导课具有更多价值和意义。
小结:艺术源于生活,无论美丑表达的是社会,像诗词,更像是抽象的历史。有时候用设计的方法来艺术的表达反而会增加一种神秘感,但无论如何表达皆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