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如何观察针刺的疗效?
临床上如何观察针刺的疗效?
1、未针前
中医是以望、闻、问、切来确定病情,依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来制订治病方针的。虽有“针家不诊”之说,认为只需从口头上问明所苦而下针,实际上不应如此简单;还是应该从望、闻、问、切四诊上来决定取穴和补泻,并可借此作出收效迟速的初步估计。
望患者两目有无精神,面部色泽盛衰老嫩。听声音的强弱。问明病的新久和情况。诊察脉搏的强弱、大小、快慢。然后决定取穴的部位和针刺刺激的强弱,并可预测出收效的迟速。
例如神经官能症:头痛、头晕、失眠,如果患者目光炯炯有神,眼球有少许红丝,面色红润,声音正常,脉象弦溢,虽病起已久,仍应在四肢取穴,如列缺、神门、足三里、三阴交、行间、隐白等。以下肢取穴较上肢多为宜。刺激用较强的手法并留针。预测可能迅速收效。
如同一疾病,而患者两目少神,精神疲惫,面色淡,脉虚数,则应从头部、背部及四肢方面平均取穴。如百会、风池、肺俞、心俞、神门、三阴交等,针刺头部、背部诸穴用轻而较长时间的手法。收效预测要经多次的治疗。
又如上肢或下肢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症,发病时间短,虽痛苦较甚,艰于行动,但面色尚好,精神正常,则医治时可多取局部及远隔部位经穴针刺,用强刺激手法,预测见效较快。
如同样病症,但发病已久,虽患者勉可行动,且所感痛苦较前者为轻,可是在收效上,预测要较前者迟缓,治疗上应偏重局部取穴,多灸少针。
2、进针时
进针后,在捻转提插中间,能够立刻发生酸胀感觉,或如电击似的麻感,由针下向其他方向放散。例如坐骨神经痛针环跳穴,酸麻直至小趾。肩臂痛针曲池,感应直至肩端或指端。只要进针后,一经提插捻转,就有相当重的针感向外放散的,即可预测疗效良好。如果虽有感应,但不显著,放散距离不远的,则可以预测疗效是有的,可是收效较缓,要多针些时日。如果进针后,并不立刻发生感应,要经过一分钟以上的捻动诱引,才激起一些轻微酸胀,也不向他处放射,仅限于针的部位,象这样的情况,非长期针治不可,而且还须针药并用。假如始终不能得气,如针破絮似的,则治愈希望很少。
进针,是指针刺入皮下和进入到一定的深度而言。可采用刺插、提、捻、旋各种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一、二种或二、三种方法综合应用。
1.刺:针刺入皮下阶段,是针刺能否减轻疼痛的关键。以往虽有“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以及爪切”、“指压”和近年“管针”进针方法等,对于减轻针刺中的疼痛都有一定作用,但在严格要求消毒的情况下,有些方法受到了一定条件限制。因此,在进针中能作到(持针手)持针牢、执针正、捻转匀、刺入快、取穴准即可最大限度的减轻针刺的疼痛或达到不痛。
2.插:指在针刺入皮下以后,继续进针达到预定深度而言。此时进针要作到:进针速度慢(相对的)、刺入方向准。以便于在进针中探索、发现和掌握“得气”,并在“得气”的同时施行手法。
3.提:在进针到预定深度而未能“得气”,则可按不同的补泻手法将针向上提到预定部分。在提针中也要注意针感(得气),和按不同补泻手法掌握提针速度。
4.捻:在刺针和向预定深度进针都可以捻,但必须注意掌握捻的角度、速度。捻转的角度小、速度慢、牵惹肌纤维组织轻,则进针中疼痛也轻;若捻的角度大、速度快,则反之。
5.旋:是指进针中向一个方向捻转。当持针手感觉针下有一定阻力,或者病人感觉疼痛时,则应停止旋捻,或向相反方向旋捻。旋法多用于过于肥胖之人,在不易“得气”情况下,偶而应用,一般用时较少。
3、出针后
出针之后,针感大部消失,没有疲劳或不适感的,预测疗效迅速。如果出针后,仍有余感,或当时虽觉轻快,过后反更疲惫,或是针后当时轻快,过了半天、一天依然恢复原状的,预测收效较缓。
上述三项中,关于针刺的收效,主要是必须建立在针刺的感应上,所谓:“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可是感应的强弱和放散的远近,在操作的手法上,针身的粗细上,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进针的深度,或是太过,或是不及,未能恰如其分,就不易引起针感。所以在用针时,首先要注意深度的探索。古人所谓:“或进或退,或按或提,导之引之,候气至而方行针”,就说明了行针的方法。关于针身粗细的选用,则依照病员体质而定;体质弱的,针身要细些;体质强的,宜用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