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释放信号,调控将有三大变化,购房者买房预期改变
最近,国家多次强调,楼市调控不仅不会放松,反而还会更加严厉。调控将向何处去,房价还会不会涨,购房者要不要买房,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购房者却已经对未来预期发生了明显变化,而楼市调控方向也有了明显的定调。
1、打击炒房保护刚需
自从2016年年底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之后,特别是2017年年底再次强调了这一国家定位,就注定未来一年将继续深化房住不炒的定位。所有的政策都将围绕房住不炒而展开。唯有打击炒房,净化市场,才能让真正的刚需得到最大的实惠。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将严格落实各项调控政策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进一步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
同时还指出,要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虽然现在提高首套房贷利率,但是这是打击炒房保护刚需的开始,不能只看眼前,未来就刚需的利好消息一定会相继出来。国家支持刚需买房将在2018年拉开序幕,首套刚需或成最有利者。
2、破局高房价大招
占房地产开发成本“大头”的地价,一定程度上构成、影响房价。地方依赖“土地”,被视为地价上涨的根源之一。不过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这种依赖性将逐步减弱。
其实在增加土地供应的同时,我们依然发现土地不够用,房子不够住。《中国国土资源报》曾刊文称,就土地供应而言,假设平均每年无条件地向全国开发商出让1亿平方米住宅建设用地,看起来土地供应量大大增加了,可是这些土地到了开发商手里,可能马上就会被囤掉7000万平方米,其余的3000万平方米慢慢开发。
也就是说,土地并没有被及时开发供给到市场上,所以问题出在了这里。许家印曾表示,要建立长期限价机制,降低拍出高价地的概率。
3、长效机制更治本
房地产正在由内而外地发生着巨变,未来10年我们也无法用现在的思维去想象,但一定会具有颠覆性。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坚定的定位思想指导下,房地产正迎来一个全新时代,而一切的变化也都源于房住不炒、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的定位。
不仅调控不再单纯调房价,购房者也面临着调整思路的处境,转变买房的观念成为新时代的投资逻辑。
不少购房者反映,真没想到,对于真正刚需,以前总是在问房价降不降,其实我们更期望房子是否买得起住得起,现在看来为民谋福利的政策一波又一波,层出不穷。如今有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可以满足大家都能住有所居。
无论是大家经常说的财税制度还是租购并举住房制度,都可能成为未来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一部分。这可能将实现房地产调控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所以,央行近日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下季房价,48.2%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预期“基本不变”的居民较上季略微上升,而预期“下降”的居民对比上季有所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老百姓对房价有了一个基本明确的判断,房价不可能大涨大跌,而目前的微跌也是稳定房价的需要,但长期来看还是以稳为主。所以,该不该买房,似乎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