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忆(一)《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借着可以确认的年轻的好记性和多愁善感,写下属于自己的与书为伴的记忆。这是唯一做得到的预防年长后选择性遗忘或记忆里模糊、衰退可能的可行性方案。如同日记一般,第一篇记于斯。
在华峰员工宿舍重遇《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法国比利时游记》是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散文。说是散文,实际上又都是信札记录的游记。只是文字有着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单独用法英同源的词“essay”更容易形容书中每一篇的内容形式,也就是中文类似于小品文的文体。但它的行文却很散漫自由,每一篇都可以单独来读(毕竟是信)。并且,由于书中年代跨度较大,独立阅读并不影响欣赏作者游记中表达的情景,反而达到了“诉诸笔端,跨越时空”感。很多浪漫情怀的人阅读过他的游记后都在按图索骥一番后感慨百年来变化中的不变,在文字与现实中和雨果来了一场超时空对话。阅读此书,犹如置身于木心先生《从前慢》的诗境中。
木心的《从前慢》让当下快节奏下的人们感慨从前的小日子
这本中文版书实际上是两本书组成,忠实于1910年法语原版的原书结构。翻译时中文集结为一本。前一本是正题书名,写他在法国比利时的游记,主要是两国边境的美景;后一本实际上是《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游记》的中译。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描写比利牛斯山的文字以及本书开篇写坐在火车上的情景,那也是我被抓睛的第一缘由。至今,虽然我无法背诵原文,却总能联想起蒸汽火车行驶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时作家在火车上看到的窗外景观。甚至于大学选修二外,弃日语而择法语,更有此书中风景名胜描写的帆影。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在大学的图书馆。时间应该在2008年后。由于大学时的日记本在汶川地震时遗失一部分,近余日记的零散笔记和地震后的一本日记,已经记不清楚具体哪一日开始读的这本书。2008年5.12的汶川地震影响了太多人。甚至于我的感情启蒙也源于那次地震后。但印象深刻的是大学翻阅图书馆书籍时做的两百多本书的读书笔记里就有一本专门第一页就抄录本书第一页内容。
之所以对这本书记忆犹新,实在是当时感慨火车旅行+雨果大文豪的新鲜感和冲击力。当时的我历史知识还没有铺开到知道雨果时代的铁路发展情况。而事实上,雨果的火车行也确实证明了当时的火车旅行是个新鲜事物。相较于后来马克吐温写的钻到火车铺座底下逃票的司空见惯,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和比利时却刚好在我们历史学习概念中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机车和机车头依然是货运为主,运输煤炭这类最主要的燃料资源。火车旅行甚至客运火车依然还是刚刚普及的状态。
1893年反应阿尔卑斯山风景的插画
在雨果写下的书中第一篇游记的年代正是工业革命迈向peak time的时刻,时在1834、1835、1836和1837这四年。彼时对岸的英国正是工党熠熠生辉的时刻,也是大不列颠傲视全球的巅峰时刻。不久后,他们将迎来开膛手杰克式的犯罪和福尔摩斯时代背景下的雾气伦敦;可就在一片香醇沃野的法国和比利时在平原地带上仍然有着田园风光旖旎,吸引着坐在火车上的大文豪,令他止不住起笔给家人、朋友——他的妻子阿黛尔和友人路易·布朗热写信,分享他眼中的美景。当然,法国的工业革命正如我们历史书中提到的紧随英国之后。书中提到葡萄酒产区的法国中西部地区(勃艮第)的井已经用泵机取水,而不是人工,也算是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对传统农业地区的影响缩影。对于作家来说这样一种相遇也是一件趣事。而书中多处是这种对新事物分享的乐趣。要知道,法国和比利时的蓝图不过一个浙江省+江苏省,至多再plus半个安徽。而那时候的主要交通工具仍然是马车。好一点的譬如carriage(四轮马车,通常带车厢),更多的可能就是voiture(法语,轻便马车)。而雨果的这些信件都是在旅社或驿站甚至火车上、马车上写成的。在他那个年代的快慢节奏切换中,他完成了自我身心灵的轻快洗礼。雨果过世后,直到世纪末的1892年这部分游记才由雨果的遗嘱执行人集结出版。
这本书的中文译者徐知免先生是法语文学翻译家,他出生于1921年的江苏如皋。江苏一直是文人墨客的高产地,自明“苏湖熟,天下熟”以来诞生了一大批独立文人。徐先生作为一位苏人,在盛产名人的苏湖地区名人覆盖了。但这不影响低调的他的语言才华。徐先生的法语是科班出身,1941-1945年他就读于昆明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师从闻家驷,也得到“邻居”朱自清的点拨。在中法大学的科班学习也是他接触雨果的开始。那个年代,科班出生常常即意味着从事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以后徐老就和法国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一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界工作。今天,很多人都知道傅雷和他的五本法译著作,却很少有人知道徐知免先生的法语专业素养和教学研究。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有限。傅雷专精于他的文艺范儿,而徐老则是踏踏实实做他的教研工作和法国文学翻译。这本旅游札记的译文除去人名一时不习惯外,符合大多数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又保留了雨果的大师风范。
徐知免先生(1921-2015),法国文学译介人。除了《法国和比利时游记》外,他翻译的其他名家散文,如《自然纪事》、司汤达的游记散文《旅人札记》、克洛代尔的《认识东方》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而他翻译的里尔克的诗作意境也十分接近原作。
这本书至今读起来魅力十足除了译者最大程度还原雨果文字外,我们还能读到雨果本人在戏剧家、诗人以外的真诚一面。也就是文字里的真善美。因为雨果压根儿没想到出了他的诗歌、戏曲、小说外,他的这些私人信件有一天会被出版;可也正是如此,他以他的文字功底与我们共享了他眼中的点滴以及他当时的心情。
比如说书中记录他第一次出行的1834年,他作为职业作家,他完成了两部剧作、一本文论集《文哲杂论》后,自己觉得有点力不从心,就想去布列塔尼游玩20天,给自己放个假。于是有了和女演员看似双宿双栖的海滨旅行。以后,他又去了诺曼底,那个后来在二战中赫赫有名的滩涂地。文中他参观城堡、修道院,寻古问今。各种人文和自然景观娓娓道来,让读者身临其境。
而我最喜欢的开篇火车的内容则是记于1837年他去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及安特卫普等城市做一个月的旅行时初次见到铁疙瘩时的文字,也是最难的的一段文字。也是一个初次见火车的人很容易产生共鸣的文字。他描写下的感同身受既是私人的,又是大众的,因此他才会发出对“不懂的艺术”的市侩气的“火车和解”的感慨。
总之,在《悲惨世界》的剧作家雨果,以及《巴黎圣母院》的小说家雨果,以及《静观集》的诗人雨果之外,我们能在这本小小的游记里看到一个生活的雨果、现实的雨果,或者我们说“可以触摸的雨果”,他会哭笑不得、会在严肃之外活泼调皮,真真正正的接地气!
说起《静观集》、《心声集》这两部诗集,书中也有一个小插曲。是在雨果给他的朋友和妻子书信里提及的旅游小插曲。一个是《静观集》的创作背景,包括了他旅游的感触,灵感来源;当然,其中一首纪念其长女女婿1843年9月4日溺亡于塞纳河的悼念诗更是潸然泪下,也是这次事故让他结束了比利牛斯山的远足,赶回巴黎。
《心声集》的故事则是在这本书中给他挚友时表露的傲娇。他在信中提到自己在布鲁塞尔旅行时看到自己的《心声集》有盗版在售,就以三十个苏买下。当时在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都有他这本诗集的广告,版本不一。这倒是一个版权意识和名声大造的作家一个很好的侧面展现,也让我们读到了那个年代如饥似渴求取诗歌中浪漫一面的“浪漫照进现实的”欧洲风情。
雨果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自己遇到 本人诗集的盗版在比利时很畅销
今天,当我们看到新式散文如鲍尔吉原野、李娟等赢得新时代文艺青年热爱的时候,回头看看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与现实情怀的文字,特别是雨果大师的文字。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好的文字那么吸引人。那其中流露出的真善美和对自我的审视、乃至于苛求,以及对文字的敬重,才是文字尤其是散文应该赋予一个人内心真实的体现。
大学毕业的多年后,当我在华峰员工宿舍再次遇见若干年前在大学图书馆里初遇的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无法寻求文字表达。那股犹如“他乡遇故知”般的人生体会,也只有共情的人能理解吧。虽然他默默的躺在书架上,无人问之。却在几年后换了一个地方,和他的另一个同出一个版面的兄弟一样,捧读在我手心,温暖了一位读者。这应该就是一本书最好的待遇和归宿了吧。
也正是对这本书的“为爱痴狂”,我在二手市场上又去寻觅了一番,继续当年遇到那两本书时的“风花雪月”。这也让我发现了她于2016年再次得以精装版面出版,而此时距离徐知免老先生离开的2015年11月,已然过去一年。捧读游记之余,不免心存感念,感谢徐老先生将雨果真实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