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唐诗解读——杜甫之《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妲娥寡,天寒奈九秋。
注:
山吐月:诗人身处夔州群山之中,故见“山吐月”。
水明楼:登楼望月,其明照于水而光映于楼,故日“水明楼”。
尘匣:喻暗山。
镜:喻月。月虽缺而光犹在,当其从山中吐出,如宝镜出于匣中,自无而有,故日“开”。
钩:亦喻月。月既缺则形不全,弯月挂檐,如玉钩悬于帘外,由低而高,故日“上”。此非人力所为,故日“自”。
兔、蟾:皆指月。传说月中有玉兔和蟾蜍。
鹤发:白发,诗人自指。
斟酌:犹酌量、量度,想料之词。
姮娥:即嫦娥。张衡《灵宪》:“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
九秋:秋天,亦日三秋。末借嫦娥自说单寒。
解读:
这首诗是大历元年(766)诗人居夔州西阁时作。
杜甫以“月”为题的诗有多篇,除本首外,尚有《月・三首》和《月》(天上秋期近)等,各有特色,时间上也有先后,“四更山吐月”诗早于其他两首。杜甫的一生只在成都有过一段安定的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到处流离漂泊中度过,五十九岁便离人世,其是穷困和战乱中走过他的生涯。他的人生感受颇深,对月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从月圆中企盼国泰民安与阖家团圆,从月的盈缺中体会到人生的浮沉与上下,因此诗人有时也用月诗的创作来寄托他的情感。
这首五言律诗以月为主轴,围绕景与情来展开,在写景中含情,在抒情中带景,形成人月与共,生趣盎然。诗可分为两个段落,前四句落主要写月和水,夜深四更时山间吐出了一轮明月,在此时的残夜中茫漫一片水月已难分辨了。这里有两个字用的十分精巧。一为“吐”,月升起用吐,妙在哪里呢?妙在是瞬间冒出山谷,一是突然,二是如新棉吐絮,有奇妙之感。另一个是“残”,残夜,将尽之夜,陆游诗中有句云:“短檠膏涸夜将残”,这更见夜已深沉了,苏轼认为此两句为“绝唱”,不无道理也。下两句进一步写月,好似在暗山中刚推出了一块明镜,此句用两个比喻来描月,尘匣喻暗山,镜喻月,是承上而来,是“吐”字的延续,神态毕露,富有境界,使月的形象更逼真。
后四句为下一段落,主要是由感月而生,写出了人与月相依恋的深厚情感。前两句又用玉兔与蟾蜍来喻月,又用鹤发和貂裘来作引伸,联想到人与月的关系,就上两句所写,可谓形影相伴,若有依恋。这里用了“疑”和“恋”两字,其意明显,即两者结伴和相依,那么其中的款款深情昭然若揭了。后两句从爱月的视角来思考,月中嫦娥寡居冷月之中,天寒冷冰之时顺时而至,这也着人忧虑,虽然乃无奈之事,而流露出真挚的情感,看来这似乎是诗人痴心的现象,无病呻吟,其实不然,人与月似生灵之物,但在人类生存中与月已结下了情缘,尤是诗人杜甫,漂泊的人生更需要与月相伴,在五言的对答中,在相视的刹那间,有了特殊的感受,这恐怕也是诗人乃至人类与月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认为,后三联平淡浅俗,“全入恶趣”,虽言过其实,却也不无道理,看来诗圣之诗亦未必句句皆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