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荃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临证经验总结
本论文是柴胡桂枝汤的临床经验总结性介绍,包括文献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两部分。文献研究部分主要是介绍柴胡桂枝汤古代文献梳理及现代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吾师李廷荃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第三部分为典型病例分析。目的:总结李廷荃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的临证经验,探寻吾师运用柴胡桂枝汤的经验思想和方药规律。内容与方法:1.收集整理李廷荃教授门诊应用柴胡桂枝汤验案。2.通过跟师抄方、随诊笔记对门诊病历分类、回顾进行分析总结。3.收集整理李廷荃教授所著论文。4.根据临证跟师笔记,讲座学习结合定期深度访谈,总结提炼有效经验等方式,分析临床诊疗思路,辩证依据、用药特点及规律,总结柴胡桂枝汤的应用规律,及吾师的经验和学术思想。
研究结果:1.李廷荃教授学术思想渊源李廷荃教授,山西省名医,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张琦教授、全国第二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导师肖汉玺、全国名中医王晞星,为山西“肖氏中医流派第八代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在临床诊疗中,讲究灵活辨证,精简用药,对脾胃系疾病,重视脾胃升降功能的恢复为治疗之本。在学术上崇尚经典与传承,强调传统文化对中医论治思维的深远影响,其对“履中蹈和”思想在内科疾病尤其是脾胃系疾病的治疗思路与用药原则方面颇有心得,形成其主要学术思想与诊疗特色。2.李廷荃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2.1致中和,合内外之道“和”法既是治法,也是目的,同时更为一种理念。“和”即是中医治病要达到的目标和价值所在。吾师认为“和”法思想应该贯穿中医治病的始终。从“致中和”理论认识脾胃系疾病、肿瘤疾病的治疗;从“枢机理论”认识心系疾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使各脏腑各安其道,各司其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履中蹈和”思想。
2.2整体观念下,注重顾护脾胃五脏为一个有机整体,脏与脏,脏与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脾胃系疾病,以恢复脾胃升降之序为根本,保障气机升降出入如常,气血流通,阴阳平衡是其关键。
2.3辨证论治,注重病机演变吾师认为动态观察病机变化,对于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判断极为重要,使医者能在诊疗中,有效掌握治疗主动权,提高临床疗效。
2.4诊法合参,注重舌诊观其舌象,审详病机,通过对舌质与舌苔的观察,综合分析病机、病势,为临证中处理标本缓急提供辩证依据。其中舌体与舌苔的变化对临床辨治脾胃的盛衰,胃气的强弱,更具指导意义。结论:吾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对于中医内科杂病,尤其在消化系统疾病、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通过三年研究生的学习,多年的门诊抄方,聆听教诲,受益良多,此文通过三年跟师学习记录,总结学习导师运用柴胡桂枝汤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