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服饰讲究多,穿戴需按官衔和品级,不容发生僭越错误

清朝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在宫廷朝会及筵宴活动中,要跟随皇帝穿著礼服、吉服、行服等不同的服饰。同时,由于清朝文武品官自上而下均实行九品官阶制,其佩戴的冠帽、穿著的服装也必须按照各人官衔和品级戴用,不允许发生僭越错误。官员服饰实际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标志。

清 石青直径纱补服

清 石青直径纱补服

补服是君臣在春夏秋三季里举行嘉礼庆典和吉礼祭祀活动时套在朝袍外边穿着,或单穿的一种礼褂。既属于礼服,又属于吉服。

清,纱,身长122.1、中腰70.9、下宽116、袖长84.9、袖口30.8厘米。

补子分为正方形、圆形两类,因分别缝于补服的胸、背之处,又称其为“背胸”,补子面上以织、绣、缂丝等工艺固定织出单只鸟禽、猛兽的纹饰,作为区分文、武官员及其品级的徽识和标志,文官用禽,武官为兽。文官、武官一至九品皆饰方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室成员用圆补。文官一至九品补子图案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此件孔雀补子为文官三品补子,正方形,表面为石青缎地,衣料有暗团龙、回纹缠枝花纹饰,对襟有镂空铜扣4枚,在前胸和背部各绣一块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补子,补子上绣有孔雀、红日、云蝠等图案。

清 石青色芝麻纱暗团龙补服

清 石青色芝麻纱暗团龙补服

制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纱。身长113、袖长79、腰71、下摆105厘米。

补服为石青色芝麻纱暗团蟒纹,圆领,对襟,平袖端,裾四开,袖与下摆略短于袍,对襟有铜镀金光素扣5枚。在前胸和背部各绣一块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补子,补子上绣有白鹇、红日、云蝠、立水等图案,应为文官五品官补服。

清 石青暗团龙江绸补服

清 石青暗团龙江绸补服

绸。身长127、腰63、下摆82、袖长81、袖口228厘米。

武官一至九品补子图案为: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此件狮子补服为武官二品补子。补服为石青色对襟之褂,圆领,平袖过肘,衣长过膝,袖与下摆略短于袍,蓝绿色绸里,有五个铜扣,在前胸和背部各绣一块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补子,补子上绣有平金狮子、彩云等图案。

清 蓝宁绸织金蟒袍

清 蓝宁绸织金蟒袍

清在京官员庆典朝会时所穿。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制,绸。身长134、腰76、袖长110、袖口2.5、下摆118厘米。

蟒袍又称花衣,是皇子、福晋下至文武百官的专用服饰,属于吉服类。凡遇有庆典、文武百官皆要内穿蟒袍外罩补服上朝,官员所用蟒袍通常为蓝色或石青色。蟒袍从用料到蟒龙纹饰各有不同,均按定制使用,不得僭越。

此件蟒袍为大襟式长袍,圆领,马蹄式,领、袖为石青色镶织金缎边,左右开裾。通体饰四爪蟒9条及火焰珠、云朵纹,袍下部又金线海水江崖、牡丹纹图案,缀有铜鎏金扣5枚。从该件蟒袍绸色及纹饰上看,应为清乾隆时期公、侯、伯所用之蟒袍。

清 红顶夏朝冠

清 红顶夏朝冠

清官员所用。冠径18、檐径32、顶高11厘米。

清宫廷冠饰有朝冠、吉服冠、行冠、雨冠以及便帽等。在清代冠服制度中,朝冠或吉服冠上要镶以各色宝石素金,按品级定制不得逾越。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又有冬夏之别。乾隆以后顶戴制规定:文武一品至八品官,均镂金为顶座;文、武一品官,顶用红宝石,中饰东珠;文、武二品官,顶用镂花珊瑚,中饰小红宝石;文、武三品官,顶用蓝宝石,中饰小红宝石;文、武四品官,顶用青金石,中饰小蓝宝石;文、武五品官,顶用水晶,中饰小蓝宝石;文、武六品官,顶用砗磲,中饰小蓝宝石;文、武七品官,顶用素金,中饰水晶;文武八品官,顶用镂金;文、武九品及未入流官,顶用镂银。此冠为文武二品官员夏朝冠,其形状为圆锥形,直檐,帽胎用藤丝编成,外表为白罗凉帽,里面衬以红芝麻纱,边镶以黑色的片金(织锦缎),冠面满缀朱纬,冠顶有镂花银座,上嵌红珠,中饰珊瑚顶一个。

清 亮蓝顶冬朝冠

清 亮蓝顶冬朝冠

清官员所用。冠径17、檐宽7、顶高13厘米。

此冠为文武三品官员冬朝冠。以青缎为表,红布里,其冠上皆缀朱纬,并长出冠檐,冠檐以黑海龙皮制成,冠顶为镂花鎏金座,上嵌珊瑚珠,中饰亮蓝宝石顶一个。

清 带翎管亮蓝顶冬吉服冠

清 带翎管亮蓝顶冬吉服冠

清官员所用。冠径19、檐宽7、顶高5厘米。

按照清代官制所定,一等侍卫戴单眼孔雀翎,宫内一、二、三等侍卫和蓝翎侍卫品级分为正三、正四、正五品和正六品。此冠为一等侍卫的冬吉服冠。黑缎里,冠上均缀朱纬,长至冠檐,冠檐以黑呢制成,皆上仰。冠顶为镂金寿顶座,上饰亮蓝料顶子一个,翎管一个。

清 亮白顶夏吉服冠

清 亮白顶夏吉服冠

清官员所用。冠径30、全高21、顶高5厘米。

此冠为文武五品官员夏吉服冠。形如圆锥体草帽。帽体无前后檐儿,以细竹丝编制,表面覆以朱纬;冠顶为镂空累丝镀金暗八仙纹顶座,上嵌圆形亮白玻璃顶子;帽里面衬以红色芝麻纱,下沿边镶以石青片金边;帽前部上沿缝缀一颗珍珠。

清 涅蓝顶冬吉服冠

清 涅蓝顶冬吉服冠

清官员所用。冠径20、檐宽7、顶高5厘米。

为文武四品官员所戴吉服冠,冠为圆形,里用黑缎,檐及面用黑呢做成,帽顶平齐,帽檐卷起二寸左右,冠面满缀朱纬,冠顶为镂花金顶座,上嵌涅蓝顶子一个。

清 黄直径纱团龙单马褂

清 黄直径纱团龙单马褂

清宫廷侍卫、官员所穿明黄色马褂。纱。身长73、腰宽76、下摆82、袖长75、袖宽36.5厘米。

按清朝典制,马褂也是皇帝行服的一种,因皇帝多用明黄色制衣,所以宫内常有“黄马褂”之说。除皇帝外,宫内另有皇帝特赐的御前侍卫、官员等可穿用黄马褂,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领班等。

此马褂为典型的黄马褂样式,为夏季穿用,黄色直径纱上绣团龙纹,圆领,对襟,平袖,袖长及肘,三开裾,有圆铜扣5枚。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405期《锦绣大清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服饰(下)》

作者:王建芙

(0)

相关推荐

  • 清朝的官服

    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入主中原未久,清廷就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服饰.顺治九年(1652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强行推广满洲服制.清代 ...

  • 清朝文武官员服饰介绍,原来清朝官员的服饰,有着这样的划分|吉服|官服|纹银

    清朝官员所穿的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正式官员在办公时的着装.清朝官员所穿的官府又被称为补服.官服具体又分为:官帽,外衣,朝珠,朝靴. 清朝官员在办公之时,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着不同的着重,官员 ...

  • 王邦杰[清朝官员]

    清咸丰八年(1858),朝廷为了抵御太平天国起义军,王邦杰应征从戎投奔于曾国藩督帅的江南大营先锋军帐下听命,参加进剿丹阳等地的大战,积有战功,同治元年(1862)任把总之职.嗣后,投效宁夏,在金顺营率 ...

  • 中国历代官员服饰掠影

    中华民族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服饰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服饰中的官服体制又以其系列化.延续年代久远而著称,在世界服装史上绝无仅有. 我国古代官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官服&q ...

  • 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前 为何要先“啪啪”甩两下袖子

    文章写到这又是到了跟大家分别的时候,有什么记得在评论区留给我亲爱的各位观众朋友们好啊,非常开心大家能够点开我的文章近些年,清宫戏在荧幕上大行其道.人们很熟悉这样的场景:当清朝官员觐见皇帝时,都会甩两下 ...

  • 女性喝茶有讲究,“按需选择”能达到保健效果!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能起到去腻消食和生津止渴效果.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这属于抗氧化物质,能清除自由基,阻断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尤其是女性,适当喝茶能吸收放射性物质,起到防辐射效果,进而保护肌肤.不过 ...

  • 古语说“早清明,晚寒食”,祭祖时间有何讲究?届时需注意什么?

    "死者为大"向来都是国人所遵循的准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后人都会在祖先的祭日或者是特定的日子去拜祭祖先. 常见的祭拜祖先的时间便是清明.寒食.大年初二,其中以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

  • 清朝官员在跪拜时为啥会先拍两下袖子?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满族建国,因此很多礼仪与汉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读书人也相当鄙视清朝,后来清朝文化被汉文化所熏陶,渐渐被汉文化所融合,很多礼仪被去除,但是有一项 ...

  • 120年前慈禧掌权时期的中国昆明录像,外国人和清朝官员抱拳

    120年前慈禧掌权时期的中国昆明录像,外国人和清朝官员抱拳

  • 沈阳有两个门值得一游,清朝官员必经之地,帝后辞宫必经之处

    沈阳这两个门离得不近,但是也不远:怀远门位于沈阳市方城内沈阳路西端,俗称大西门,过去,它是内城的门户,是清朝官员们进出的必经之地:还有个正红门是陵寝总门户,顶上满铺黄色琉璃瓦,石刻冰盘檐,红墙,是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