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唐诗解读——杜甫之《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注:

大明宫:唐代都城长安三大皇宫之一。即东内,为朝臣朝谒之所。

五夜:五更。

漏声:铜壶滴漏的声音。漏,古时用来计时的漏壶。箭:壶中刻有时辰的浮标。

九重:九重宫门,极言宫门的深邃。后世以“九重”“九重门”代指皇宫。这里以“九重”极言唐王朝宫殿之深邃。

龙蛇:指旌旗上的图形。

香烟:指宫殿中的熏香。

珠玉:本指珠和玉。此比喻贾至的诗篇文辞优美。挥毫:指提笔。

世掌:世代执掌。贾至及其父贾曾父子两代同为中书舍人,故称“世掌”。

丝纶:丝,细缕;纶,粗绦,即丝编的带子或绳子。丝纶。用以比喻帝王的一句极微细的话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后世以“丝纶”称帝王的诏书,这里也是代指帝王的诏书。

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言纶粗于丝。……绰又大于纶。”

池:凤池,凤凰池,指中书省。

凤毛:凤凰的羽毛,用以比喻别人继承先人遗下的风采。这里是说贾至继承其父贾曾之后也任中书舍人,称美其凤姿文采颇似其父。

解读:

这首诗是乾元元年(758)春杜甫在左拾遗任上作。中书舍人贾至早朝时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其中王维、岑参皆作诗奉和。前文多有提及,可参考。

杜甫这首诗是针对前一首应制诗而作的唱和诗,都是围绕“早朝”而展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诗的前四句着重于写景,用“醉”“动”等字眼烘托出深宫院内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气象。后四句侧重于赞美贾至的才华和青春得意。第五句诗“朝罢香烟携满袖”紧承贾诗“衣冠身惹御炉香”而来,体现了唱和诗的特色。

杜甫这一段时间像是暂时做稳了京官,虽仍是任拾遗这个不大的官职,但他感到自己也算得到了身为近臣的荣宠,心中高兴,就接二连三地写起了华丽的宫廷诗。与贾至唱和的这首诗,写得花团锦簇,玉润珠圆,艺术上也音韵铿锵。单看字面,仿佛此时已是太平盛世,其实不然,两京刚刚收复,战乱远未结束,但肃宗却扮演起了盛世明君的角色,大搞祭祀、上尊号、封赏等活动。这一时期粉饰太平的诗多了起来,杜甫也未能免俗,读这首诗不仅有艺术上可资借鉴之处,而且可以形象地了解当时的宫廷生活和一些封建士大夫们渴望“中兴”的盲目乐观情绪。客观上有一定认识价值。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