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的那些事儿,每个朝代都有不同,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官员选拔历来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事,而科举无疑是最有效、最公平的,但科举制度在不同的朝代有着很大的区别,需要区别对待。
先秦以前,官员主要是世卿世禄,汉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也就是地方官员的推荐,魏晋南北朝则是九品中正制,但都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弊端甚多。
直到隋文帝杨广,他创造性的发明科举制度,居功至伟。隋朝科举一共有十科,到唐朝初年逐渐发展至五十余科,经过武则天的大胆改革,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朝的科举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是每年固定时间考,制科则皇帝根据需要特招。常科分为三级,州府一级叫解试,礼部主持的是省试,最后是殿试,殿试是武则天时开始的。
常科必须按照规定一级级的考,唐朝时进士名额极少,每次不过二三十人,或者几个、十几个,整个唐朝录取进士名额不过数千人。
宋朝的制度大致沿袭唐朝,刚开始也是每年都考,名额也不多,后来逐渐延长至二年一考,最终确定为三年一考,名额越来越多,一科有数百人,遂成定制。
除了增加录取名额,宋朝还改进了考场规范,首创誊录和糊名,大大减少了徇私舞弊的可能,历朝历代对于科场舞弊的处罚都非常重。
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后,进入它的鼎盛期,名称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州府一级的改称乡试,礼部主持的改称会试,而且增加了资格考试——童试。
唐宋时期并无会元的说法,只有解元和状元。解念jie,第四声,解送京师之意。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制科没有资格要求,也没有名额限制,但实际上名额极少,必须有公卿推荐。制科分为五等,但一、二等是虚设,最高只授予三等。随着常科制度的日益完善,制科逐渐衰微。
每个朝代考试的内容也大有不同,唐朝初期主要考经义和策论,从武则天时代起,诗赋逐渐成为主流,唐玄宗时达到顶峰,有唐一代诗赋都是重要内容。
宋朝初期也很重视诗赋,在王安石的建议下,科举逐渐取消了诗赋,后来虽曾恢复,但诗赋已经不是科举最主要的方面,策论才是重头戏,特别是殿试。
明清时代越来越重视经义,逐渐发展出八股文,严格规定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导致科举内容越来越僵化,最终和时代脱节。
从科举的内容可以看出,各个时代的进士气质也有很大区别,比如,唐朝进士善写诗,宋朝进士喜议论,明清进士则被八股文累得够呛,纯粹是应付考试。
此外,还有武举,这也是武则天的首创,最著名的武状元是郭子仪。
唐朝时武举很注意武艺,只要练得一身好本事,就能考中。到了宋朝,就加入了军事策略,明清时军事策略超过了武艺,先谋略,后武艺,武艺过得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