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68:离任杭州,升任密州知州,王朝云初来苏家

1074年的九月,指导完各县的捕蝗事宜,苏轼回到了杭州。转眼间,他在杭州担任通判已近三年,按照朝廷规定,应该予以升迁或者调任。

作为当时保守派的一员干将,苏轼一直得到保守派大佬范镇、文彦博等人的关照,时有书信往来,他们也在为苏轼的升迁四处活动。

前不久,两浙路代理提刑潘良器已经向朝廷举荐苏轼,认为应该提拔他到京师任职。此时,王安石还在相位,当然不会允许苏轼杀回京师。

经过一番运作,再加上神宗皇帝对苏轼的印象一直不错,最终苏轼被任命为密州知州。从杭州通判到密州知州,也算是前进了一小步,毕竟是主政一方。

而此时的杨绘也接到调令,杭州知府任上不到一个月,又被调回翰林院。九月八日,杨绘摆下筵席,宴请苏轼和众僚属,席上苏轼填了一首词以助兴:

《浣溪沙·菊节》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这首词是典型的应景之作,为了配合离别的情绪,故意营造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伤情绪,艺术上并无出奇之处。

其实,在杭州的生活,苏轼过得十分悠闲。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王安石将他派往此地本就含有消磨他心志的意思。

三年时间里,苏轼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游山玩水、拜僧访道,地方官员仰慕他的才望,经常聚而饮之,苏轼的酒量虽不佳,但也乐此不疲,曾戏称杭州是“酒食地狱”。

日子过得滋润,赋诗填词就成为常态。离任之时,有书商将他的作品辑成《钱塘集》,一时风行天下,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估计苏轼也拿了不少版权费。

离开杭州前,苏轼家里又添了一个新成员——十二岁的王朝云。王朝云是艺伎出身,杭州本地人,被王闰之买来当丫鬟使唤。

王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跟随在苏轼身旁耳濡目染之下,十分仰慕他的才华。成年后,王朝云就顺理成章的成了苏轼侍妾,在他的晚年扮演了重要角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