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富民:霍去病墓读石

霍去病墓读石

文/袁富民

  

  一个深秋的下午,我怀着怏怏失落的感情,独自一人骑自行车离开咸阳去茂陵访古探幽。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座落在咸阳西北10余公里兴平境内的北塬上,覆斗形的墓冢上新栽的小小的松树伴着蓑草枯蒿在瑟瑟的秋风中摇曳,一种荒凉冷寂之感涌上心头,于是想到古人“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的诗句,喟叹人生苦短,世事沧桑。

  

  站在茂陵之巅,四顾茫然。当我把目光落在东方不远处一堆浓重的翠绿上时,才恍然大悟,那不就是西汉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的墓冢吗?

  

  霍去病!这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仅仅24年的短暂生命,却谱写了一曲抗击外侮,保卫祖国的嘹亮战歌。他曾先后6次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祖国的统一和汉王朝巩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打通了河西走廊,促进了我国与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为了纪念他的赫赫战功,汉武帝在茂陵近侧用天然石头堆成像祁连山形状的大型墓冢,将这位青年将领隆重地埋葬在这里。

  

  霍去病是荣耀的!他的墓较之茂陵要恢宏得多,气派得多。而茂陵则显得萧然冷落。状若祁连山的墓冢上遍植松树,蓊蓊郁郁,森然肃穆。墓冢周围罗列着许多大型石雕,乍看起来,以为是未经雕凿的天然石料,但当走到近处,仔细斟酌,才发现那石头其实都是经过雕凿的,有鱼、有象、有蟾、有蛙、有牛、有虎、有猪、有马、有人、有熊,还有什么“怪兽吃羊”、“马踏匈奴”……我被这一件件简朴、粗犷而又生动传神的艺术品深深地吸引着,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当如血的残阳使这些石雕幻化成古铜色的雕像时,我才清醒过来,天色将晚,于是带着深深的遗憾返回咸阳。

  

  回家之后,我常常想起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两千多年前的无名工匠们何以创造出这般惊世骇俗的杰作?这期间蕴含着多少智慧?多少哲理?多少情思?

  

  怀着无限眷恋,无限遐思,无限深情,我又三去霍去病墓瞻仰凭吊,读石问石,终于,有所领悟。

  

  从霍去病墓的石雕,我读出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那历史便是炎黄子孙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所创造。一尊“马踏匈奴”便是明证。这是一曲抗击外侮,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纪念碑。那马巍然屹立,雄壮而威严,它代表着汉王朝,代表着霍去病。马蹄下是匈奴侵略者痛苦挣扎的狼狈形象。

  

  从霍去病墓的石雕,我读出了道义,读出了正气,也读出了人格的力量。彪炳史册的汉武帝何以对一个仅24岁的青年将领这般青睐,赐以厚葬;众多的人民何以不辞辛劳垒石成山,为英雄造墓;工匠们何以呕心沥血,鬼斧神工般镌雕如此精妙的艺术珍品为英雄陪葬;两千年来,沧桑巨变,天灾兵燹,而这些石雕又何以能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难道这不是由于霍去病的爱国精神,他的英雄业绩,他的高尚人格和他的浩然正气使世世代代的人们尊重他、爱戴他、纪念他?

  

  从霍去病墓石刻,我读出了时代精神。由高帝刘邦所缔造的我国封建时代第二个王朝——汉王朝持续了426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武帝刘彻在位的53年,以他独有的雄才大略,强化封建极权,发展经济,征战南北,把汉王朝推向高度统一,推向鼎盛。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达,军事的强大,造就了杰出的文学和艺术。司马迁的《史记》就为中国文学史,史学史建树了一个很难逾越的高峰。作为汉代艺术典型代表的石刻,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简朴、雄强、浑厚、博大,正是汉时代精神的突出体现。这也是除霍去病墓之外所发现的汉代石刻的共同特征。

  

  从霍去病墓石刻,我读出了自然界生存竞争的残酷和人战胜自然的艰巨。《怪兽吃羊》《人与熊》便是明证。《怪兽吃羊》用一块长近三米,宽近2米的巨石就势雕成,一只凶残的怪兽,正在吞噬一只小羊,而小羊还在奋力地挣扎着,那情景,真令人触目惊心。于是我不由得联想到“弱肉强食”的成语。《人与熊》则是用一块巨石雕成一个深目隆鼻的巨人,两肩耸起,用力地缚住一头小熊,小熊在反抗对咬,紧张生动。这两件石雕构思精妙,看罢令人抚掌称奇而又遐思翩翩。

  

  从霍去病墓的石雕,我也读出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那鱼、那蟾、那牛、那猪,其石料本身就与实物酷似,那些无名工匠们独具慧眼的选择和匠心独运的雕凿,寥寥数刀,便使这些动物活脱脱跃然眼前。那件大型石雕《跃马》,就抓住战马一跃而起那一刹那间的动态,把战马骠悍、威猛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我们仿佛看到它奋蹄扬鬃,驰骋于滚滚征尘之中,似乎听到它激越的嘶鸣。这些石雕,充分地表现出汉代石雕取材新颖,刀法简洁,气势雄浑,造型概括的艺术风格,朴实无华而又光焰四射。

  

  霍去病墓前的石刻,它实在是世界艺术宝库中无与伦比的瑰宝,它是百读不厌的,我觉得我读的还很粗浅。我期待着第五次、第六次读它,不断领悟它深邃的内涵和博大的外延。

  

  作者简介:袁富民,1942年7月生,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曾任陕西省乾县县志办公室主任、主编。他在任教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模范班主任。他致力家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多次被评为陕西省模范家长、优秀儿童工作者,家教论文获省级奖励并被选入《儿童·家庭·教育》一书中。1982年调县志办工作后,潜心修志,主编《乾县志》。先后多次被评为咸阳市修志先进个人和陕西省修志先进个人,受到咸阳市政府、陕西省人事厅、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的表彰奖励。出版诗集《纯情的思恋》、散文集《独守宁静》,与人合著《乾陵百谜》,主编《乾陵楹联荟萃》等。退休后总编纂《乾县建设志》《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典》《乾县文化体育志》《可爱的乾县》等。

注:本刊对稿件有可能做修改,不同意修改者请注明。

继续阅读更多文章

史说 || 张镭:女皇与她的男宠们

小说|李桂芳:带她去看海

随笔|张耀锋:论蚊子与盗贼

王亚凤:马河声书画展八卦图

情感小说 || 李思纯:譬如朝露

书评 || 屈龙杰读《终南漫志》

赵熙:太白山,一棵树

书讯 || 作家孙兴盛长篇小说《峣柳风云三部曲》出版

书评 || 张兴海评介《终南漫志》

安黎:看望一棵树

史说 || 雷钟哲:薄姬,刘邦的好女人

何丹萌:咒男人

书讯:陈嘉瑞小品散文集《终南漫志》近日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