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即将消失的职业① | 北京LOOK

 北京即将消失的职业①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
总有那么一群人在潮水中站定
甚至有些固执地传承着
///
LOOK遇见4位坚守至今的「老师傅」
他们在北京热闹或清冷的角落
灿烂而全力以赴地工作和生活

「为老街坊开着的挂历店」

“为了怹们也得继续开啊”

8、90年代时,挂历还是过年送老师、送亲友、送长辈的必备礼品。随着手机普及,挂历变得无人问津,小店见证了挂历从流行到衰落。

 “北京最后的挂历小店” 

金大爷这家挂历店开在西皇城根北街的胡同里,从改革开放后一直经营。很多老顾客称这里是“北京最后的挂历小店”。

不大的屋子里格式挂历挂了满墙,有的包着崭新的塑料膜,有的已经卷边儿泛黄,也有各种特殊形制的挂历。从40年代的古董挂历,到今年新版挂历都有。常有慕名而来的收藏爱好者,来问询收购特殊年份的挂历。

 大部分都是街坊邻居老主顾 

过年的时候来店里买挂历的比较多,大部分是街坊邻居老主顾。一些岁数大了不方便,会让子女过来买。“为了怹们(街坊)也得继续开啊”。

我们问金大爷,是什么让他坚持了四十年的时候,大爷说:“跟这挂历离不开了。”

「楼里的非遗料器工坊」

“这行的幸苦,并不被外人所知晓”

竖向标题

北京料器是北京土生土长的特有手工艺品,有将近700年的历史。刘宇师傅的母亲邢兰香是料器邢第6代传人。刘师傅从小耳濡目染,如今自己也成为非遗传承人,在少有人进入的百工坊2楼,开了间狭小的工作室。

 火中雕塑,入行门槛特别高 

料器入行门槛特别高,学徒5年才能出成品。匠人通过抻、压、点、印、溜,将烧化的料棍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一切都要在火焰进行变(动)态操做,所以也被喻为”火中雕塑“

“做一个料器的时间是固定的,超过40分钟原料就会因过热而崩坏。单位时间内,一个作品步骤越多,技艺要求就越高。但外人看成品基本无从分辨。”刘师傅说。

 如今还在干活的,只剩刘师傅一人 

料器7、80年代曾经家喻户晓,90年代进入低谷。到2003年国家寻找这个工艺的传承人,只剩3位还在从事,如今还在干活的,就只有刘宇师傅一人。

常年在火上摆弄,每天面临各种烫伤。夏天挨着喷射的火焰却不能开空调,冬天又因为温度的缘故,失败率高。与辛苦的付出相比,料器的价格却不高,有的只能卖2、300元。又因为过于小众走不起销量路线。

 跑庙会攒下来的老客人 

料器邢工作室的客人,大部分是他十几年跑庙会和展会攒下来的老顾客。因为将传承料器视为自己的责任,刘宇师傅一直坚守至今,同时他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去买他的料器。

「最后的副食品店」

“现在这个商店已经是一个回忆了”

在北京钟鼓楼后面,开着一家老副食店。这家店建国初期1956年在了。”掌柜“李瑞生87年被借调到这里工作,就再也没离开直到近些日子退休。柜台、货架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

卖北京人没吃够的东西 

过去副食店、粮店、煤铺是北京居民生活的必配。曾经赵府街副食店承载着1400户居民的供

应。”随着社会变迁,居民生活逐渐提高,副食店的形式逐渐被取代。

现在这个商店已经是一个回忆了
“李瑞生说。
麻酱、黄酱、酱油是赵府街副食店的拿手招牌。老李所有进货渠道都严格把关,力求店里的东西都维持当初那个的老味道。
这个老店在繁华的都市中依然存在,就是因为因为咱们家有这个过去特色的老的商品,北京人没吃够的东西。

 广告画是镇店之宝 

竖向标题

店里这些老宣传画、广告牌是镇店之宝。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原版。曾经有外国人想花2000元购买,老李没同意。

从1956年到现在,绝大多数副食店都消失了。赵府街副食店在时代洪流中如同定格一般,靠着坚持如一,反而成为有特色的存在。

「失传六七十年的北京饽饽铺」

“一样的材料,有没有手艺做出来的不一样”

在北京的护国寺街,有间古色古香的铺子。店里售卖精工细制的满汉饽饽点心,环境复刻旧时达官贵人厅堂布置。叫上几碟点心和一壶茶水,颇有几分穿越的闲适。

 有些味道机器做不出 

王希富先生今年84岁,对于美食传承可说家学渊源:外祖父是御厨,父亲是民国时致美楼的名厨。为了复原已经失传6、70年的纯满族点心,退休后的王老爷子从家传的老菜谱里一样样寻找复刻。

●●●

●●●

“饽饽糖油面来回转,最多加鸡蛋”。但一样的材料,有没有手艺做出来的不一样。现在点心的质量普遍下降,揉不到搓不到(位)。虽然手工点心很辛苦,但有些味道机器做不出。

 退休前教古建筑 

王老退休前教古建筑(其实是跨界来做饽饽的~)。他随手向我们展示自己手绘的古建筑,精度比照片还高。有点出人意料的是,老爷子还很擅长photoshop。

其实开饽饽铺做点心,只是王希富老爷子各种本事的”冰山一角“。他重开了父亲当年的“荣华富贵”班,培养了不少徒弟,复兴了900多将近1000道菜。重开”冷庄子“、复兴汇集中华饮食文化精华的满汉全席,是王老一直努力的方向。

//////

这些老店铺老手艺
是生机勃勃的历史
时代印记让这份坚持弥足珍贵
总希望这些,有人继承,有人发扬光大
把它们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北京老手艺指南》

【金大爷挂历店】

西皇城根37好

【料器邢】

光明路乙12号京城百工坊2层

【赵府街副食店】

赵府街67号

【富华斋饽饽铺】

护国寺街85号护国新天地一楼

 #评论互动# 

你还知道哪些北京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欢迎在【北京LOOK】评论区留言分享
我们将抽取1位幸运观众送TA
金大爷的2021年复古日历
快来说出你知道的故事:)

LOOK提示:

-因为疫情原因,营业情况以实际为准

END

图片 /LOOK编辑部 撰文 /Suica

本文为北京LOOK原创

(0)

相关推荐

  • 胶东乡村记忆:元宵节之前,重温正月“出门”的点滴往事

    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三,距离元宵节只有两天的时间.按照民俗,过了正月十五,就算"出了年".不管城市还是乡村,过年的气氛就会就此淡化,新一年的征程也将正式开启. 元宵节前后的气氛差别,在 ...

  • 这家副食店在鼓楼大街开了64年,现在成了“网红”

    鼓楼大街东侧,藏着一家"网红"国营副食店.和大多数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副食店不同,走过了64年风雨的赵府街副食店,凭借地道的老味道和几十年前的老物件吸引了不少顾客"打卡&q ...

  • 中国十大即将消失的职业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有一些老行当注定会消失.总有人为此感到遗憾,但小编向来是是一分为二地在看这个问题.像图中的这种行当--补锅匠,工作辛苦,收入微薄,消失了有什么可遗憾的呢?这最早是街道手工作坊的 ...

  • 即将消失的北京胡同

    即将消失的北京胡同,这里的曾经是多么的美好.

  • 北京平谷消失的八大灵塔

    1934年的"平谷县城图". 平谷老县城西门内有条塔儿胡同,胡同里有个罗汉院,院内原有座佛塔. 佛塔坐北朝南,八角,二层.上层空心,里边供奉着大肚弥勒佛泥塑坐像,人称大肚弥勒佛塔. ...

  • 大家都在等待北京即将到来的大雨

    现在是北京时间20:52,北京这轮的大雨还没有来到三里屯.刚刚新闻说,暴雨最盛的时间可能从明天凌晨2:00开始,局部地区降雨量可能达到2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的级别. 今天朋友圈都在等待北京这场大雨. ...

  • 画说北京丨消失的地安门

    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上的地安门图 地安门元称厚载门,明代称北安门,清顺治八年改称地安门,俗称后门,位于中轴线上,基本上是元大都萧墙厚载红门的位置,因明北京城中轴线略有东移,宫城建筑 ...

  • 老照片复现了北京早已消失的青龙桥城关

          关于颐和园北侧的青龙桥村历史曾记载村东侧有一座城关(过街楼),光绪年两版地图也都标注出了青龙桥的这座城关,但是城关从没有人见过.前些日子在德国女摄影师海达.莫里逊民国时期(1933年--- ...

  • 北京早已消失的西山方庙和圆庙(方昭、圆昭)

           方庙.圆庙(方昭.圆昭)原在北京西山宝相寺"旭华之阁"(无梁殿)西北不远处,现早已踪迹皆无.         史书载:"方庙圆庙其制皆平顶,有堞如碉房之式, ...

  • 北京西郊消失的“單水門”村

    北京西郊玉泉山西門外原有自然村名"單水門",其名是有來歷的.乾隆年間為了補充京城之水源,乾隆匯聚靜宜園(香山).碧雲寺.臥佛寺水源頭之泉水引入靜明園(玉泉山) 再入清漪園昆明湖,其 ...

  • 农村即将消失的3种职业,别再继续坚持,已经没有前途了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好政策,加上中国人的勤劳,人们纷纷过上了好日子.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地升级.曾经农村里的一些传统的职业,也渐渐地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未来,3个农村里常见的职 ...